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内蒙古政报》2008,(8):26-26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 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牧区,改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有关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全区范围内开展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实施"幸福乡村"建设,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巩固和扩大"产业富民"成果。积极推动"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着力解决农村经营体制面临的现实困境,激活农村沉睡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对资源(资产)和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让资源(资产)物尽其用,让劳动力人尽其能,真正增加农民的资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采取"查、审、晒、督"四字工作法,全面推行农村"三资"阳光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查"廉自2012年开始,椒江区着重把好三个关卡,重点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把好清查登记关。对农村集体账内账外的资金、资产、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账内资产做到账物、账账、账表相符,账外资产在清理核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牧区的困难群众也能够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说,农村牧区低保制度将惠及全区40多万名特困农牧民。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第一步财政将拿出约1.5亿元资金,实现特困农牧民每人每天补助1元的最低生活补助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提高补助标准。据了解,内蒙古一些盟市已在此前建立了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分别在2005年1月和4月开始全面实施农村牧区低保。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介绍,农村牧区低保制度的具体实施意见正…  相似文献   

5.
内蒙人故汉旗建立二了集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内容四位一体,生活救助与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推架。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化。自1997年散汉旗在长胜、木头营子、林家地一乡镇开展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试。lh反作以来,该旗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放汉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黝、《敖汉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指导办激、《敖汉旗农村牧【社会保障金筹集管理使用办娜等规范性文件,即指导了全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又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目前,全旗3O多个乡镇中,90%以上乡镇都根据…  相似文献   

6.
晒廉会     
当前我省大部分农村的账务主要集中在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上。这些村账管得怎么样,是广大农民最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任显智 《重庆行政》2013,14(3):77-78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是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政治、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8.
规范集体“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梅县针对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上存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监督不到位,少数村财务管理混乱;资源性资产底数不清,产权界定不明晰,有的还存在着产权纠纷;处置集体资产不民主,个别干部搞"暗箱操  相似文献   

9.
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是新常态下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有力举措,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三变"改革,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厚植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在农村"三变"改革方面各区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资源与资产挖掘利用效率需要提高.一方面,目前郊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如土地、林地、山场等都由个人承包,且分散、低效,闲置未利用现象比较突出.早期承包合同不规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盘活资源推进缓慢.另一方面,资源变资产过程中,对资源特别是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价值评估上,缺少比较科学的方法,对有形的经营性资产又缺乏项目包装,使资产的商业价值、交换价值不能充分显现,导致主动接收资源的开发方和承接主体较少,许多资源名义上变成了资产,但缺乏运营而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现金资产因政策因素多数以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为主,而没有有效投入产业发展获取更高回报.  相似文献   

10.
农村“钱袋子”:要“鼓”,更要“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资源、资金、资产事关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着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农村"三资"现状如何、监督是否到位,让农民"钱袋子"持续鼓起来的路径和突破口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努力使浙江农村集体经济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艳丽。  相似文献   

11.
徐培华  夏明 《中国发展》2012,12(4):87-89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为重点,创新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项制度,通过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强化督查,在农村建立了并推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勤廉双述"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规范农村权力运行.随着农村财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为突出的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郭刚 《思想工作》2006,(6):18-18
一、认真做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巩固工作。遏止农村牧区“三乱”,防止农牧民负担反弹。要继续加强对农村牧区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和村级组织收费行为的监督,抓好对农牧民补贴和补助资金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案件查处力度,对涉及农牧民负担的恶性案件、严重群体事件和造成重大影响的其它案件进行重点查处。二、进一步抓好苏木乡镇机构改革。一是切实转变苏木乡镇政府职能。要以建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和精干、高效、廉洁政府为目标,优化苏木乡镇党政机构设置,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实行…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在蒙山县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成为了预防农村腐败的"净化器",筑牢了农村干部的"防腐墙"。 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俗称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的老家底。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资"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步伐,加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保障农村牧区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5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上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之后,各个地方开始试点和推进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把这项工作作为农村改革的"牛鼻子"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一些成效。比较典型的有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安徽省小岗村的"三变"改革,重庆市有永川区财政支农资金的股份制改革、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童家桥村  相似文献   

16.
孙肖远 《群众》2020,(10):45-4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监督管理,是当前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集体“三资”规模加速扩大,对农村集体“三资”加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新形势下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重要举措,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农户和企业利益链接机制构建、农村资金分散、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等方面情况加重的形势下,需要将改革的焦点集中在围绕"人、地、钱、经营主体、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改革的总要求上来,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聚焦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大力实施“千村千企”战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沉睡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实现“涅槃重生”,推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农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形成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局面。2022年,全县百家村企整合流转土地8.2万亩、村集体资金3201.55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辽政办发[2010]6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政报》2006,(8):32-3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农村牧区公路是我区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基础条件。为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步伐,加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保障农村牧区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