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苗苗 《瞭望》2020,(1):36-37
深度贫困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决定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的关键。进入收官之年,还有剩下5%的贫困人口、10%的贫困县有待脱贫摘帽,这些地区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是消除绝对贫困的最后堡垒。2020年,我们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脱贫。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有限、任务明确、艰苦卓绝、必须胜利的战役,是质量与速度的辩证统一,是效益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阶段,剩余的大都是脱贫难、返贫易的贫中之贫,需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内外协作的各项工作。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脱贫成效,要建立健全并不断强化脱贫攻坚考核制度保障,这是保证扶  相似文献   

3.
董雅俊  欧阳迪娜 《瞭望》2020,(19):36-37
截至2019年底,我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脱贫。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还须系统建立防返贫和新致贫长效机制,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向定杰 《瞭望》2020,(15):62-63
脱贫不只是数量脱贫,更要看实绩。2019年我国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0多万、贫困县摘帽340个左右,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依然很重,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压力不小。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提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今年将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7,(12)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2016年6月,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进行专项民主监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3)
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是对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生动的、具体的诠释。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利益主体和评判主体。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遵循脱贫攻坚的内在规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助于更好地凝聚中国力量,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求知》2020,(5):63-64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双衔接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忠双认为,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首先要科学认识二者相辅相承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条件、重要基础和坚强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取得脱贫攻坚全面、彻底、决定性胜利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化在脱贫攻坚中不可缺位,而且其作用和意义是基础性的可持续性的,深情书写脱贫攻坚实践的小说《高腔》和《迎风山上的告别》就充分揭示了文化如何助力脱贫,进而从根本上祛除贫困。文化在脱贫攻坚中要以发挥扶智与强志为出发点,重在"富脑袋";在脱贫攻坚中要着力焕发文化的力量,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在文化脱贫攻坚中发挥主导作用,与其无止境地"送文化",不如实实在在地鼓励农民"种文化";要在官产学研中形成对文化扶贫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某些共识。  相似文献   

9.
近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为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无数人勇担重任,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的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阶段性胜利绝非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新征程、新目标的起点。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与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续与升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何伟  刘彤 《瞭望》2020,(1):38-40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位于中越边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走进龙州县扶贫办主任黄华山的办公室,“2019~2020年脱贫攻坚作战图”的大牌子吸引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注意,龙州县在2018年8月已正式脱贫摘帽,但这里的脱贫攻坚依然热火朝天。作战图列着“全县贫困状况分布图以及年度减贫情况”“龙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以及各乡(镇)脱贫攻坚主战场主要负责人”等内容。崇左市委常委、龙州县委书记秦昆说,虽然龙州已实现脱贫摘帽,但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画上了句号,扶贫产业的后续发展、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等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12.
王仁贵 《瞭望》2020,(9):8-11
“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1109万人、贫困县摘帽340个左右,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表示,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之年,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完成。刘永富说,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持续高位推进、响鼓重锤。  相似文献   

13.
苏国霞 《瞭望》2020,(11):14-15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特别关注四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防止松劲懈怠、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贪污腐化等问题以新的形式出现。稳定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脱真贫,攻坚时刻要随时跟踪各地脱贫质量,关注可能出现的返贫问题,及时发出预警。  相似文献   

14.
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落实五张网、五个早、五个不漏防控举措,努力做到防控脱贫两手抓,战疫生产两手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5.
正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中共中央赋予各民主党派的重要使命,也是各民主党派中央首次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专项监督。自2016年6月起,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8个全国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按照中共中央要求和中央统战部的部署,民进中央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对口湖南省。2017年以来,民进中央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协商监督;以政策为引领,开展过程监督;以点面相结合,开展深入监督;以项目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21,(5)
正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团结合作、共襄伟业的重要创举。2016年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把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资源力量,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四月的三秦大地,到处春意盎然。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商洛、安康、西安等地考察,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要论摘登     
《求知》2018,(7)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因此"精准"成为脱贫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基层监督联动机制研究以及数据信息共享为主要思路,从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扶贫信息交流共享的监督平台、构建扶贫领域"大监督"工作格局等方面,为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9)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扶贫困户之"志"与"智",实现"志智双扶",发挥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本文着重从脱贫攻坚中"志智双扶"存在的问题"、志智双扶"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志智双扶"在脱贫攻坚中作用的路径探索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收官之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