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他是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他和周恩来、邓颖超等人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青年进步组织之一“觉悟社” ■他在李大钊遇害后,受命重建中共北京市委,不幸遇害,时年33岁 ■他是我国著名回族革命烈士,毛泽东主席亲自向其家属签发了烈属证 ■他的身影至今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他就是革命烈士——马骏 明天你就走了,我没机会送你; 你明天就走了,没机会来看我; 你去法兰西,我在监狱里. 他日你带着自由回来,我拿着自由迎你! 不然, 你就要看着一个坟儿说:“我把它给你带来,你却已为它而死了!” 这首送别诗,是马骏1920年在天津参加抵制日货斗争被捕入狱时,为一位即将赴法留学的同学而作,诗中闪烁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令人感佩.此时的马骏作为五四运动的青年领袖,早已是名扬全国.至今,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五四运动主题汉白玉浮雕上,那位振臂高呼的青年,原型正是马骏.  相似文献   

2.
李睦  ;彭程摄 《工会博览》2014,(27):I0002-I0002
■他是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他和周恩来、邓颖超等人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青年进步组织之一“觉悟社” ■他在李大钊遇害后,受命重建中共北京市委,不幸遇害,时年33岁 ■他是我国著名回族革命烈士,毛泽东主席亲自向其家属签发了烈属证 ■他的身影至今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他就是革命烈士——马骏  相似文献   

3.
石破 《南风窗》2014,(11):10-10
<正>我的一位朋友,当过老师,编过杂志,后转行当了基层税务所所长。他说,基层税务部门的工作,高中生来干都绰绰有余,而他这个所长因是知识分子出身,就想倡导一下"文明执法"。但他很快发现这条路很难走下去。"基层税务文化和我理想中的东西差得很远。"这位朋友说,"你以文明态度对待纳税人,他以‘潜规则’对待你。你要对他文明礼貌,执法就无法完成,税都收不上来。只有你手段残忍点儿、厉害点儿,他还能服你,说‘这人行,有本事’!反之,他说你是‘书生’,说你‘没手腕’,不理你。"税务所长的"文明"热情迅速冷却下来。显然他弄错了一件事情,就是以为"文明执法"会令征税过程更顺利,双方  相似文献   

4.
你说机会?它常常是在你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的。那天我拐入盘福酒店内的商场买东西,随口叹了句:“生意好清淡啵!”忽听身旁有位北方大汉插嘴道:“小伙子,这么说,你对这里有兴趣?”我还没来得及思索他话里的意思,他又豪爽地  相似文献   

5.
一捧青菜     
乡下的表哥进城来看我,带来了一大袋青菜,这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啊!一时恐怕还吃不完.我把青菜分了几捧,打算送给邻居们. 我按响了对面301室的门铃.屋内传来一个男孩子稚嫩的声音:"谁呀?""我是对面302的,麻烦你开一下门好吗?"男孩子很老练地说:"有事你就在外面说吧!"我怕男孩误会,十分诚恳地说:"我想送一些青菜给你们尝尝,你开一下门,我放下就走."男孩子还是不开门,他说:"我妈说了,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你还是走吧!"随后,门里传来"啪"的一声,是男孩子给门锁上了保险.  相似文献   

6.
王静瑾 《工会博览》2006,(14):44-44
那天老公出差时,我特意叮嘱他,没重要事,别打长途,给我发短信,一定要原创,而且每天发3条以上!闻此言,老公皱起了眉头,但我不给他机会反对。我对他说:“你知道咱们新疆小伙李亚鹏发了多少条短信才把天后王菲追到手吗?几千条啊,大拇指得按多少次?要不咱俩也试一下短信情缘,对平淡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初冬的一个傍晚,从网上买的东西及时送到了.开门的瞬间,一股子寒气让我打了寒颤.只见快递员哆嗦着站在门外,身上只穿了件夹克外衣,冻得通红的手里拿着货物.签字、拿货,他转身准备离开."小伙子!你等会儿!"我叫住他,随后从屋里拿出父亲的一件很久都不穿的棉衣递给他.他不好意思地接过它去,说了声"谢谢".他走后,我在日历上淡淡地写下:今天做了一件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8.
张宇宏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8):F0002-F0002
慈禧太后60大寿,翁同禾等大臣上奏寿诞从简。节约宫中开支补充前线军费,慈禧听后不悦:“寻常百姓家的老太太60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会说这老太太好福气有面子有地位!如果我的生日寒碜了,我的面子,朝廷的面子都没地方搁!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就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就不服你!这些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我看你们是不想懂!今儿我把话撂这,谁让我这个生日不舒服,我让他一辈子不舒服。”  相似文献   

9.
正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了,有了自己的家,逐渐一切都习惯了,心里头就很少想家了。唯有放不下的就是家乡的老母亲。记得十几年前的一天,决定要到美国定居了,我心里很高兴,但又怕母亲担忧阻拦,就没敢告诉她老人家实情。回到家里我只告诉母亲这次要去很远的地方,母亲听后笑着说:"去吧!去吧!飞得越远越好。一路注意安全,过年就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等你!"在我背着行囊准备出家门时,我再次告诉母亲:"这  相似文献   

10.
那天早晨,公司的秘书通知我的朋友,说总经理要他到办公室去一趟.当时,朋友答应说马上就来,可由于有事没脱得了身,迟到了10分钟.但总经理等不及了,就告诉秘书,自己先去开一个重要会议了,回来再说. 不久,朋友来了,只见他旁若无人般地直朝着总经理的办公室而去.秘书见状,赶紧过来解释说,总经理由于等不及就先走了,别人不可以随便进出总经理办公室.朋友觉得有点放不下面子,就呵斥秘书说:“你是怎么做秘书的,为什么不把时间安排好?你以为我有你这样的闲时间?公司效益上不去,就是败在你这样的闲人身上了.我要是做了总经理,就立马辞退你.”  相似文献   

11.
莫清华 《法制博览》2009,(24):61-61
再告&#215;&#215;卫视及各商业媒体 不要再骚扰我、给我发无聊的节目预告,没人要看你们那些破节目——你以为你穿了坎肩——段装严肃——假装文化——我就认不出你!你们必须学会付费采访——按商业规律办事——百万一小时——没折扣。你们想娱乐我——我娱乐死你们!  相似文献   

12.
看了这题目,您也许会奇怪:“路”怎么能“走”人呢?有有搞错?那么就请您先听听我的故事吧! 有了人就有了路。人和路都集中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城市了。当初我还不会骑车时,天天走路。走路,这最平常的事,还能分对错?为了争分夺秒抢时间,我是“哪儿有空就往哪儿钻”。人行道若是被“走鬼”和乱停乱放的车辆占了,我就会一边骂一边走到自行车道里去。有时不小心被自行车撞了,我又会很自然地骂他们是“睁眼瞎”,“有眼无珠”。要是碰上绿灯过马路给那些右转弯的车碰着了,那我就更火:我走路又没挨着你,你惹我招我干嘛?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有一条普通的狗,它叫辛巴.但它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它常常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捕到湖里的鱼!更奇怪的是,辛巴捕到鱼后并不自己食用,而是把鱼交给自己的主人——吉米·怀特. 34岁的吉米·怀特是一名汽车修理工.5年前,他在街道旁边的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只小斗牛犬.斗牛犬骨瘦如柴,如不施救,它很快就会死亡.怀特没有丝毫犹豫,便把小斗牛犬抱回了家,给小狗洗了澡,进了食.怀特抚摸着小狗的头,说:"宝贝,我要给你取个好名字."一转头,他看到了桌上的"狮子王"玩偶,说:"那就叫辛巴吧,酷!"小狗欢快地叫了起来,似乎也对这个名字感到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谦虚总受益     
A 君常为一家报纸撰文,称得上是专栏作者了。一天,他从报社领取稿酬后,随即上书店买了一套向往已久的书。在书店门口,巧遇一位也是常为该报写文章的朋友。寒暄了几句后,好友说:“发稿酬了,领了没有?”A 君心里好笑:我已花了一大半了!本想直说,但转念一想,他改口了:“谢谢你,明天我就去领取。”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午,广州番禺县万顷沙的一个农妇忽然接到农金员送来的还贷通知书,一时傻眼了。“这死鬼什么时候借了1000元?做什么用?他是不是瞒着我,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时,丈夫刚好拖着沉重的脚步,醉醺醺地跨过门槛,还没站稳脚,就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顿骂:“你这个酒鬼,你借1000元钱干什么去了?你是不是把钱送给婊子了?你说!”“少啰嗦!我用钱还得请示你。”丈夫瞪了妻子一眼,把头扭向一边。妻子把还款通知书掷到他的面前,气愤地说:“这1000元钱,看你拿什么还!”“没钱还,就把冰箱卖了。”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小孩,早晨上学之前,到寺庙里,见到香灯法师,说:"师父,我捡到十块钱,给你供香."香灯法师说:"哦,这么乖,拾金不昧."小孩心满意足地走了. 可是,一连三天,他天天捡到钱,这就奇怪了. 香灯法师问:"你的钱是哪里来的?"小孩说:"师父,我家里有钱,但是我不快乐,爸爸妈妈常常吵架,他们一吵架就骂我,说我没有用,骂得好难听.你说的话很好听,我想听你说话,就来给你十块钱."  相似文献   

17.
童话     
1977年母亲病危时,我坐在病床边,握着母亲的手,问母亲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 母亲望着我,眼角淌下泪来.母亲说:"我真希望你哥跟我一块儿死,那他就不会拖累你了……" 我心大恸,内疚极了,俯身对母亲耳语:"妈妈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哥哥,绝不会让他一个人待在精神病院里……" 当天午夜,母亲走了.  相似文献   

18.
幽默浪花     
无题竞选助理:参议员,有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在电话中吼叫,她想知道你对堕胎有什么看法。参议员:哦,告诉她,我明天一早就把支票寄过去!  相似文献   

19.
不敢相信你     
从公司辞职后,大张又操起了老本行——承揽消防工程.一个月后,我接到他的电话:"潘啊,跟你借点钱行不?我最多用三个月!" "行,借多少?"我答应得毫不犹豫.谁还没个难处呢.再说,同事两年,他的为人,我还是信得过的.就这样,我约他在银行碰面,提前支取了一张还没到期的定期存单.两万块钱拿走了,没让他打借条,尽管我能联系到他的,只有一个手机号码.临走,大张千恩万谢,说还钱的时候,一定好好请我撮一顿.我大度地说:"不就两万块钱,至于吗?"  相似文献   

20.
弄堂人生     
陈亮  艾苗 《南风窗》2014,(22):44-49
<正>"侬不能这个样子依晓得伐?"上海老弄堂里的老张又和人吵了起来,"你不能不通知一声就断别人家的电啊!你走你走,不要你修了!"老张激动,要把电工推出大门。众人来劝,住底楼的老奶奶一句话打住争吵:"斌斌,你不要这样。""斌斌"是老张的小名,在邻居眼里,这个年逾花甲的倔强老人依然是小时候的模样。最后电工向老张道歉,出门时忍不住低声抱怨"停的是楼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