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师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尽人意,加之博导剽窃他人成果、硕导涉嫌性交易泄题等事件接连出现,责问导师群体职业道德的舆论不绝于耳,教育部颁发的“学术道德建设”、“学术规范”等文件也接踵而来。这多少有点像海德格尔所说的,“哪里有危难,哪里便出现拯救。”至于拯救的过程与成效究竟如何,倒是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人类潜能的“导师” 不仅是希拉里·克林顿在处心积虑如何改进美国的第一家庭,比尔·克林顿总统也在绞尽脑汁地改进他对全球第一大国的统治技能——他得不断地拜谒、聘请各种各样的顾问,礼贤下士,虚心求教。 斯蒂芬·柯维就是一个为总统所重视  相似文献   

3.
问:清华九旬校庆,你一定有不少感想吧?答:在清华的学术长河中我是个后进,1995年才调入。但我的研究生导师赵俪生先生是老一代清华精英。他30年代就读清华外语系,“一二·九”时代是左联与北平学联同仁,编辑过著名的《清华周刊》,曾与郑天翔、姚依林、王瑶4人抬棺游行,在学潮中十分突出。抗战爆发后他与不少清华学子投笔从戎,到山西投身中共领导的游击战,后来转到大后方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我应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邀请,先后给国政系的学生讲授中国外交史,其中涉及到中国周边关系和民族问题。同学们对西藏问题很感兴趣。由于我曾在西藏工作过,参与了关于中印中尼与西藏关系的谈判。国政系的学生对西藏问题与中外关系更感兴趣。其中一个就是本书作者张植荣同志。后来,他成了我的研究生,便将西藏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5.
明珠璀璨,再创辉煌。在迎接华东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的喜庆节日里,我们难忘60年来为华东政法大学的今天而奋斗、奉献的诸多领导、老师和校友。曹漫之就是我们怀念和感激的一位领导和导师,是我校领导的一位杰出代表。明年是他的百年诞辰,怀念、记述他的思想,体验他的人格精神,传承他的革命传统,也是华东政法大学60周年校庆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6.
贾广健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位很有前途的画家,我对他的画一直比较关注。几年前,曾和中央美院的老师们聊天,说到现在很难找到优秀教没骨画的老师,并且画这种样式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都非常感慨,那时贾广健还在天津美院做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姚建龙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他在历经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后,完成了《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一书,即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导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2002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大会专题预备会议决议草案指出:未成年人需要社会提供特殊保护,尤其是立法、社会以及司法体系的保护。作为法律的主体,未成年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立法者在犯罪要素的框架内应该单独考虑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对未成年罪犯应主要采取教育措施或者其他对个人有感化作用的惩戒措施,如需要,亦可采取传统意义上的刑事制裁,但…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13日,汉清老师在北京病逝.也就是这一天,我因呼吸衰竭被送到北医三院,杨晓华同学电话通报了这不幸的消息.此前知道汉清老师因病住院,但我一直觉得他还能挺过来.现在他走了,躺在病床上的我也只能黯然神伤.汉清老师和刚刚度过90寿辰的赵宝煦老师一样,都是北大国际政治系的创始人,属于国际关系学院的第一代领导和教授.对于我们这些国际政治系最早一批研究生来说,他们的教学和育人工作,包括他们的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都对我们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凄凉难说     
他是我的同学,37岁,去世的前几天,他来找过我,说下岗的事儿,很想不通,很烦恼。他说他是一个好工人,技术不错的。我笑笑,说世界很复杂,劝他想开点儿,不就是失业吗?我说你人不错,有技术,身体也棒,到哪儿混不下一口饭吃呢?他也笑了,那晚,我们喝了很多酒,分手的时候,我看他嘻嘻哈哈、胡说乱咧的没有一点儿异状。  相似文献   

10.
我,戴上了桔红色的研究生校徽,如同4年前戴上白色的大学生校徽一样,高兴而又神圣。我怎么也没想到,在人们的心目中,这是向才女、女强人、“冰”女人靠拢、而与温柔、贤淑、撒娇告别100多人的大课室没有了,不需要聚光灯,我已经暴露在导师慈祥而又严厉的目光之下,群体的男同学、女同学的概念没有了,我和师兄,面对面地,来到了学术的竞争场。从此,我的生物钟和图书馆一起  相似文献   

11.
朱德赢 《法制博览》2008,(10):12-13
当人顺着他本能的时候,他活着很安定,很快乐。 我从小是一个自闭的孩子,不爱和人说话,就一直在和虫玩。觉得很安全。到了一定年龄,虫没法满足我的观察欲望了,我开始观察人,常常走在巷子,看见一个公务员样子的男人,我就想上前去打他一巴掌,看他会如何?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会老     
邻居家老爷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了风。我从外地回到老家,和老妈遛弯的功夫,就会偶尔看到他。每次都是老伴搀着他的胳膊走在路上。他走的很艰难。这场景,很痛也很温馨。我们没有搭话。每次都离的很远,但是我知道他们是谁,由于出门在外多年,我想他们定是忘了  相似文献   

13.
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警从教多年以来,他把警校、三尺讲台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深深根植于警营,根植在公安教育的课堂,他就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教授匡萃冶,也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匡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顺利完成并通过论文答辩。那一刻,我觉得老师的苦  相似文献   

14.
褚福灵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考试委员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  相似文献   

15.
全惠民,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卓越领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他晚年生活在19世纪与20世纪更替的重要时期。他完全意识到自己当时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他在90年代初曾明确地表示:“我将以我还余下的有限岁月、和我还保有的全部精力,一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一位年轻人给我述说了他在职业上的遭遇。他家境一般,是一所名牌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硕士跨专业考了本校经济学硕士,成绩位列年级前茅。毕业后,曾应聘一家公募基金的投研岗位,但面试被拒。他告诉我,被拒原因可能是学术背景"不好"。因为,中国的公募基金招收投研岗位一般模式是"理工科本科+经管类研究生"。而他本科学历史,是个"文学青年"。他真正被拒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我安慰他说,  相似文献   

18.
朱宏 《法制博览》2008,(2):56-56
那个周日,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很好,所以当魏博士溜进我办公室后,我很耐心地听他阐述了他的学科理论。魏博士这个人很了不起,喝过洋墨水,回国后在肿瘤医治方面很有造诣。他同情病人,常常因为没能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而痛心疾首。魏博士认为当今肿瘤发病率较高源于环境的恶化,因此,在业余时间,魏博士加入了环保志愿者行列,为改善环境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19.
一个学了八年建筑设计的研究生,一毕业却走进了建筑企业,做起了收料员,两年后成功逆袭直升至项目总工.在向光明前途一路狂飙时又因为一个疏忽险些酿成大错,被艰苦的自然环境虐待过后,我却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 2007年,我研究生一毕业就扎进了中建一局.我想,自己学了八年的建筑设计,还是项目部唯一的一个研究生,项目经理最起码也得让我在施工现场做个工长.谁知道,他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做项目“网管”,钢筋混凝土没摸着,天天跟网线打交道.好不容易憋到项目开工,眼看着大家都上了现场,我却依旧每天呆在办公室里,忙活的事只有三项:复印、打印、传真.  相似文献   

20.
胡志强 《工会博览》2008,(22):49-49
全惠民,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