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詹爱萍 《中国公证》2006,(10):26-28
一、质疑“中国公证源于西周民间私证”之说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公证制度的起源,业界习惯认为是由私证逐步演变而来的。古代民间就出现“中人”见证的做法。西周时已出现了“质人、质剂、质工商”,汉代“居延简”中已有地方官员证明商业契约的记载,这些是中国公证的萌芽。这种“中国公证源于西周民间私证”的观点由来已久.并成为业界的主流认识。笔者以为,这一观点本身存在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法学》1989,(11)
律师为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见证,证明其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律师工作中一项新开拓的业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法制的逐步完善,要求律师见证的将会越来越多。当前社会上对律师见证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律师开展见证既方便了当事人,又减轻了公证部门的压力;也有人认为律师搞见证是与公证部门“抢生意”,是弊多利少,不宜展开。笔者认为,对于律师见证既要看到有发展前途的一面,又要看到目前的不足之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制订一套比较完整的见证制度。由于律师见证开展不久,在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公证法律制度中,公证员都具有国家公职人员和自由职业的双重属性。关于公证权的性质界定,在法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都认为它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国家在对当事人所涉及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进行证明,以此来证明其真实性、合法性。由此得出了公证权是国家授权的理论。很多教材、专著和论文都认为公证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或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该项权力授予公证人来行使,从而使得公证证明具有不同于一般民间私证  相似文献   

4.
岳军 《中国律师》2009,(9):79-85
编者按:作者岳军,1967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司法部恢复初期调部机关,先后在公证律师司、公证司、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基层工作指导司工作.曾任处负责人、司负责人。其亲历了我国律师制度与公证制度重建和发展的过程,亲历了其他有关法律制度的创设过程,是这些法律制度的拓荒人和见证人之一。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本刊将分期连载探索和见证经历.以期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5.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证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公义 《中国司法》2004,(10):45-48
公证制度是由西方创立的,是现代大多数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通行的证明手段,具有法律上确定的效力。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属于“私证”范畴的“中人”制度,证明某一事实的存在,但由于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交换总量不大,因此国家权力没有介入,所以,这种私证制度没有演变成为现代的“公证”制度。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证制度是民国初年从西方引进的,1935年见诸法律,至今不到百年历史,仍未真正成为一项与中国现有法律制度完全融合的制度。最近,“西安彩票事件”又引发了国人对公证的关注和争论。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实践、历史…  相似文献   

6.
詹爱萍 《中国公证》2006,(11):29-32
一、国家公证向民间私证转变的历史契机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在宗法制官府这一特殊主体的直接控制下展开的。但是,这时的官府并不歧视工商,它对商品交流采取了法律保护的积极态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西周中后期以来形成了可观的契约制度。鉴于其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王(国)所有制的根基,即萌生了中国古代公证的雏形。西周后期随着私田的出现,与国家公证伴生的,还有民间私证的初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1988年4月司法部和全国律协在深圳召开的非诉讼法律事务交流会上,决定把律师见证作为律师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律师见证的一般做法分为受理、审查、见证三步。几年来,律师见证工作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律师见证业务是在缺少法律规范的前提下,通过探索逐步开展的,开展之初各方面认识不一,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研究这几年律师见证的情况,对于发展律师见证业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律师应否见证的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美法等仍由律师见证代替公证,与广东毗邻的  相似文献   

8.
刘春竹 《中国公证》2005,(11):41-44
一、正确认识公证活动的本质特征 (一)公证活动的性质具有特殊性 在我国,公证被定义为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即公证机构享有被法律所授予的具有准司法性质的证明权,可代表国家对外出具公证文件,对某类文书、某个法律行为、某项法律事实是否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给出恰当的法律结论,并使之产生不同于任何私证或其他非专业性证据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9.
公证制度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少数拉丁公证制度国家,经过几百年的规范与发展,已形成了一套与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社会历史传统等方面相适应的体制模式。而我国公证制度建立较晚,并且公证机构的性质始终处于变革状态,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公证制度、公证机构性质也一直处于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0.
公证的魅力     
公证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起源于古罗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中人”作私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它们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清末法律改革,引进了西方法律制度,公证制度随之传入中国。新中国公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直到1979年,我国的公证制度才得到恢复和重建。1982年《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公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改革开放15年,既是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15年,也是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的15年。公证作为国家司法证明制度也得到了相应…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现行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实体法的依托,现行公证制度职能被架空。现代公证制度是引导、监督公民、法人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的制度,是国家司法预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是一个没有民法传统的国家,尽管我国有了公证制度,对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律师》2002,(6):5-6
今天,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公证员协会隆重召开第五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和中国公证员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制定促进律师、公证事业发展的措施,同时选举两个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修改协会《章程》。这是新时期我国律师、公证事业的一件大事,对进一步推动律师、公证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律师、公证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律师、公证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和文明程度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律师公证事业迅速发展,律师公证制度逐渐完善,律师公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律师公证事业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二)私证与前述公证文化并存的,还有同样活跃、同样普遍运用于民间各类契约订立中的私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汤维建 《法学家》2006,(2):13-18
众所周知,我国的公证体制正处于不断深化的改革当中,公证制度一方面期望从传统的行政体制模式中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正在探寻着进一步前行的道路.公证制度何去何从,一时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立法者在内,人们对公证制度的蜕变与重塑,皆拿不定主意和立场,甚至有迷茫之感.公证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国家权力的构成、分化以及行使方式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国家权力社会化、社会权力国家化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对公证权性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化地认识国家权力的结构模式及其转型,甚至也触及新时代下国家权力的功能转换问题.与此同时,对公证权法律属性的准确界定,也是建构我国科学合理、运作良好的公证制度所必须完成的前提性理论课题.值此<公证法>颁行之际,本文拟结合<公证法>的有关规定,就公证权的独立性和国家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够把握我国公证改革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公证制度简介□栾建东新加坡没有专门的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公证的职能由具有公证人资格的律师行使。所以说,新加坡的公证制度和律师制度是分不开的,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在新加坡,律师机构一般称“律师楼”,均为私人开办。要成为一名律师,必须是正规法律院校...  相似文献   

17.
公证权是国家与生俱来的一种重要权力,认识公证权性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作者拟在分析研究公证权性质的理论准备基础上,对公证权的性质进行了界定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现行公证制度中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各种问题③,暴露出公证程序四大基本属性的严重失却,包括公证程序的分环节性或分步骤性、公证程序的职权探知性、公证程序的合法性以及公证程序中立性四个基本属性均严重缺位,直至导致人们反思:程序制度是否还是公证制度的灵魂?公证制度还是否有真实合法原则?公证制度中是否有职权探知主义以及公证制度究竟还有没有中立性可言等等。因此,公证制度究竟是否还属于国家公证制度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中国公证制度正徘徊在向国家公证制度转变或被律师制度④彻底吞并的“十字路口”。郑州撬门公证案…  相似文献   

19.
魏建明 《中国公证》2009,(10):14-16
一、当前公证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证、律师制度恢复之初,公证与律师的队伍相当。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律师体制的改革,律师队伍的发展出现了令人惊羡的蓬勃态势。截至2007年.律师事务所达1.3万个。执业律师达13万多人。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证的发展表现出相对滞后的局面。截至2007年全国共设立公证机构3042个,  相似文献   

20.
一、公证的性质 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制度和理念上奉行私权自治原则,其公证制度的功能设置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在美国和英国,公证人都是个体营业者,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不代表国家行使证明权.因此,在英美法系国家,公证权不具有公权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