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政治稳定指政权性质(国体)与国家基本制度稳定前提下的政治运行有序。国家转型中政治稳定受权力结构、文武关系、国家认同、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国际比较可知,转型中政治稳定的条件包括:转型由控制局势能力较强的政府发动,文官控制军队,其他认同与国家认同不产生重大矛盾,经济分配相对公平,国内中产阶级和国际整体格局都支持转型等。  相似文献   

2.
在马科斯威权统治时期,菲律宾军队深度参与国家管理,成为马科斯总统威权统治的关键支撑.1986年菲律宾结束了马科斯的威权统治,而后通过制定1987年宪法的方式恢复了菲律宾的民主制度,开启了后威权时代菲律宾的民主化进程.后威权时期的菲律宾巩固民主化成果的重要前提是建立民主的文武关系,菲律宾各届民主政府在各层面上采取措施,试图处理好与军队的关系并限制军方干预政治的权力,以巩固民主制度.然而菲律宾文武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曲折中前进的特点,未能完全排除军方干预政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武关系理论在中东欧国家处理文武关系民主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耳其1952年加入北约。土耳其在1963年就同欧共体签署了联盟协议。然而由于土耳其没有执行《哥本哈根标准》的政治标准,因而欧盟没有给予土耳其具体的入欧谈判日期。在《哥本哈根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土耳其对军队的民主化控制。  相似文献   

4.
军官行为研究是军队管理教育的基础。为弥补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信息化条件和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中的军官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以微观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中国军官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从结构、认知、关系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军官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组织中个体社会资本作用过程的“三维一体”模型。  相似文献   

5.
军队政治文化建筑于军队的政治职能、政治基础、历史基础、现实社会基础、民族文化基础和军队的组织结构等客观条件之上。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来自政党和国家的政治指导和塑造。当代军队政治文化具有政党主导显性彰显、理性权威一贯坚持、传统文化深层影响、革命精神中层约束、新兴思想现实牵引等特点。军队政治文化主要围绕着军队的控制和战斗力的保持与提升而展开。当军队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后,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自觉地维护着军队体系以其特有的方式运行,成为政治工作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政治稳定机制促成了一定时期政治总体稳定的格局,确保了社会的有序性和可控性。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业已形成的传统政治稳定机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灵,从而影响社会的整体稳定态势,本文从利益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社会结构的变化与阶层分化,政治权威的弱化,多元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政治稳定机制出现失灵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发展视角研究军队政治工作,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社会转型和军队转型,对军队政治工作客体、主体、内容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提出了全新要求;从社会发展视角研究军队政治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社会和军队转型为背景,以社会学理论为借鉴,以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现实问题为重点,以促进军队政治工作科学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培育强大的武装力量对资源的需要与社会资源总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组织与维持武装力量的规律与民间社会组织管理规律之间的差序,都属于国防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军事政治学视野下,这两对关系又属于文武关系,考察这种文武关系的演变规律可以发现,文武分途发展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机构分立的典型性、职能分离的相对性、治理原则的特殊性;文武关系在不断总结中,又有了一些修正:国防求效率——"军容"之"入国",法治进军营——"国容"之"入军"。由此,在由军事规律主导、文武结合遂行职能的领域讨论法治,已是我们确立国防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前提,其决定了国防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为:服从军事需要的原则、必要而适当的原则、文武开放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准确定位军队保卫工作学的归属和性质,对于确定该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方向和方法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科定位既要考虑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时也必须考察该学科的社会功能价值。从知识和理论渊源看,军队保卫工作学与军事法学、公安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关系最为密切;从学科的价值指向判定,军队保卫工作学应归属于军队政治工作学。这种定位没有否定其多元、综合性应用学科的特点,必须要遵循、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完善军队保卫工作学的学科体系,推动军队保卫工作学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探讨了西方传统集团政治的原因和结构,认为,在古代中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虽然政治体系处于绝对优势的支配地位,社会组织的"相对独立性"是非常微弱的,但就是这种微弱的"相对独立性"(即二元结构),提供了社会集团影响政治体系政治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本文分析了西方传统集团政治的依附性、狭隘性、非规则化等特性及其原因。本文最后探讨了传统集团政治向近代集团政治转型的特征及其主要动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资源(资本、商品和劳动力)的加速流动。旧的封建社会组织结构第一次有可能逐渐解体;社会集团组织的建构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社会集团参与政治过程更是为法律所允许和保护。研究西方传统集团政治的产生与向近代集团政治的转型,对于深刻理解西方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变迁规律及其与政治体系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防止利益集团政治的利益偏差,顺利实现从传统利益集团政治向现代利益集团政治的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军人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既相互区别,又很难区分。本文对军队思想教育与心理服务的关系问题从本质内涵、根本区别、内在联系三个方面作了研究,旨在遵从人的心理问题发生发展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必要的思想和心理保证。  相似文献   

12.
军队组织、机构和军人个体,根据军队政治工作法规规定而结成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其构成要素包括参与军队政治工作法律关系的主体;构成军队政治工作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客体.军队政治工作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消失的条件和根据是法律条件和法律事实.  相似文献   

13.
军队政治工作理论是军队政治工作实践的凝练升华与科学总结,其构成主要应有指导理论、历史理论、学科理论、相关理论四个方面。怎样认识和分析军队政治工作的本质等5个问题,是军队政治工作理论需要研究的前沿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头脑问题,按照主题与主线加强改进军队政治工作问题,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问题应是当前军队政治工作实践的主要前沿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带来官兵思想和行为上的深刻变化,也带来军队政治工作环境的机遇与挑战。网络世界中的文化霸权主义、灰色信息和虚拟社会的游戏规则等,都正在对官兵产生着各种负面影响,这是军队政治工作必须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文化扩展了军队政治工作的环境,优化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实施平台,开辟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带来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机遇。因此,理性地审视网络文化,客观地分析网民言行,培养网络时代的清醒眼光,是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环境实现扩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政治亚文化是政治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和性别等的不同,产生了有别于主流政治文化整体性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并在政治体系中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政治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说,现代学者更多的是从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框架、层次、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亚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传统政治文化从不同主体的视角下进行梳理,将繁复错节的传统政治文化进行细化。并且从广义的政治文化概念出发,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情感统一纳入到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军队政治工作学属于应用性学科,应该根据和紧紧围绕这一学科的本性,从主体与客体、政治与军事、精神与物质、思想与行为、教育与管理、目的与手段等六个方面,来研究确定军队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7.
当今,军队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强军目标的提出,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不断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熏陶和制约的功能,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感召力和实效性,必须从教育理念、手段、平台等方面,强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对军队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军队政治机关干部信息素质的内涵,论述了信息化社会政治机关干部信息素质培养的意义,并就如何提高军队政治机关干部的信息素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几个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认识与注重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效途径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对这种必然性保持正确的把握,是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体现的基本要求。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社会,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其文明结构也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0.
政治稳定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保障,政治现代化的实现为政治稳定扫清了障碍,邓小平从政治权威、政治结构、政治参与三方面把握了与政治稳定的一致性,正确处理了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