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凤尾菇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受欢迎的美味佳肴。但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凤尾菇的引进和推广凝结着两个人的心血:一位是费孝通教授,另一位是苏州市民盟成员、高级农艺师何元亨。1981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的费老应邀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讲学。在一次欢迎宴会上,端上一盆色香味俱佳的炒鲜菇,大家品尝之后连声赞美。费老问这是什么菇?悉尼大学微生物系华裔教授曹继业答道:"这是我培育的高产平菇。这种菇营养丰富,产量比普通平菇高10倍。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投资小,收益大,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城乡大量种植。它的祖先——野生菌株来源于我们祖国的喜马拉雅山!"费老听后颇有感触地说:"既然是我们中国的菌种,就应该让它回乡去……。"在费老离澳前夕,曹教授将几支装在试管中的母种交给费老,深情地说:"这是我献给祖国人民的一点小礼物!"费老回国后,头一件事就是把平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的资料过程中,笔者自1994年到2003年曾先后四次拜访蚕丝专家费达生。2005年准备再去苏州给费老照几张照片放在所著《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书内,却获知费老已于8月12日去世的消息。在  相似文献   

3.
怀念费孝通     
胡荣 《政协天地》2007,(6):44-44
费孝通教授去世2年了,但我还是时时想起他。费孝通教授是我们1984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班的导师。我们班37个人,是社会学重建后第二个研究生班。我们第一次见到费老是1984年10月17日上午。那天是南开大学65周年校庆,我们没去参加校庆大会,而是在主楼的教室里等从北京赶来参加校庆的费老。费老参加完学校的校庆大会,于上午10点半来到主楼和我们见面。费老坐下后,就和我们谈起了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过程,讲他如何采取“愿者上钩”的钓鱼方式从其他学科中招兵买马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4.
三、要弄明白民盟在整个中国政治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我的生命路线的选择,不是我选择的,是共产党决定的。"——费孝通 民主党派的历史定位、社会定位和政治定位,是参政党建设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多年在费老身边工作的吴修平副主席回忆说:费老主持民盟中央工作伊始,  相似文献   

5.
二、“推动参政议政工作,就是在参与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的创造过程。”——费孝通 费老对参政党工作讲的最多的是参政议政,做的最多的也是参政议政。他对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定位,建言献策的基本定位,在九十年代后成为中心和重心。费老以社会实地调查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也就是他在参政议政方面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费孝通先生所著《乡土中国》一书中,有一篇关于"文字下乡"的文章,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费老认为在中国的乡村中,文字之所以没有能够普及,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已故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教授,是吴江人,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但鲜为人知的,费老是张家港的女婿,也正因此,他对张家港民盟组织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费先生的学术理论影响和成就 ,以及他以其终生的学术实践所展示的对于这个民族的爱 ,都在对法学的成长、改造发生着重大且深刻的影响。———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教授朱苏力朵朵白花 ,点点哀思。2005年4月24日 ,费孝通静静地走完了他95年的漫漫人生。费老的不凡之处在于 ,他既是一位具有国际盛誉的社会人类学家 ,又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然而 ,社会学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光环却掩盖了他同样杰出的法律思想。事实上 ,他也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位杰出的法律人。翻开一页页费老留下的文字 ,感叹着思想相较于人生的悠远 ,我们也谨以我们的文字 …  相似文献   

9.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辞世,享年95周岁。一生行行重行行,学术富民70载!为纪念这位学界泰斗,费老的学生、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教授为本刊撰文。  相似文献   

10.
人生活动的舞台可能会有很多场景,真正使人难以忘怀的也许不会很多。社会学家费孝通把他在云南活动的时期,称为“心中一直是鲜红的,不会忘记的”一段生活。可见这段生活在他生活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追寻费老这段鲜红而难以忘怀的岁月,人们可以发现,乃至可以开发和...  相似文献   

11.
1992年5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来到费县考察、寻根。我作为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政协常委),有幸始终参加了迎接费老来费县考察筹备、汇报和随从服务工作,聆听了费老的教导,深得教诲,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上午8时多,我随同县委书记李延华,副书记郭元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荣先,县政协副主席赵文锦,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12.
管理经纬     
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应是立体的 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如何搞好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费老认为,首先要做好考察与研究工作,因为只有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才谈得上保护、开发和利用。 费老说,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人们对经济开发谈得很多,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也开始重视,但对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讨论不够。西部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在这里建过都,历经千余年,留下无数的文化遗产,这不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资源的开发,而且还代表了中国文化。美国总统为什么选西安作访华的第一站,日本首相为什么要去敦煌?就是因为这些地方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 他说,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立体的,不仅有经济的开发,也不仅有自然资源的开发,还应包括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1989年,省委、省政府为日照市确立了“加强港口管理,搞好对外开放,开发建设鲁南,振兴山东”的建市指导思想。1992年6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考察鲁南后指出:“鲁南要赶上胶东,看来只有在日照大做文章,日照也必须以鲁南为其腹地,才能发挥它成为商埠的作用。”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建市指导思想和费老的精辟论述,揭示了港城日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5.
毕伟 《创造》2002,(7):29-30
费老曾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给小城镇以定义:“我早年在农村调查中就感受到了有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的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他们都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却又与周围的农村保留着不可缺少的联系。我们把这样的社会实体用一个普通的名字加以概括,称为小城镇。” [1]在该文中费老的发展小城镇的问题一经  相似文献   

16.
ON January 3,2003,108 overseas chefs par—ticipated in the Hangzhou Dish Cook—offin Hangzhou,Zhejiang Province.The con—testants were from the US,France,Germany,Australia,Spain,Finland,Israel,Yemen,Mexico,Venezuela,Ecuador,Cameroon,Japan,ROK,Thailand,Laos,Indonesia,Nigeria and Niger.Prior to  相似文献   

17.
唐玄宗在执政的前期,勤于政事,积极进取,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开元盛世".在他执政的后期,他志得意满,居安亡危,骄惰怠政,纵情声色,宠信佞臣,穷兵黩武,致使内忧外患,矛盾重重,并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王朝也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  相似文献   

18.
正黄埔建校,国共同倡,中山初创,翔宇力襄。精英执教,革命旗扬,九十历程,历经沧桑。万千学子,器宇轩昂,精研兵法,奋发图强。风纪似铁,意志如钢,东征北伐,决胜疆场。八年抗战,卫我家邦,中流砥柱,民族脊梁。驱倭致胜,寇首归降,金瓯待补,勒马回缰。中兴华夏,旧貌新张,中枢决策,政绩辉煌。  相似文献   

19.
坚定,但不固执,勇敢,但不普莽;沉着,但不寡断;机警,但不多疑,紊放,但不粗香;老实,但不愚蠢,忍让,但不怯懦,自信,但不自负,自谦,但不自悲,自强,但不自傲,自珍,但不自赏,自爱,但不自娇。思想修养“不”字歌@兰~~  相似文献   

20.
蓬莱阁云雾     
蓬莱阁上的雾,有时候,云因雾起,雨后初霁,红日喷薄欲出,阁下峭壁谷底,微波涟涟的海面,雾气蒸腾,渐成如絮白云,一缕缕,一片片,铺散着,交接着,上升着,渐至浩瀚无际,似高低起伏的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