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消息说,山东烟台市人事部门依据两次考核情况,对两名基层反应强烈、不符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停发了政府特殊津贴。这一信息表明,专家已不再是“终身制”了。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发放政府特殊津贴,是叶人才的一种有效激励形式,无疑应当提倡,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在不少地方,专家成了“终身制”。一旦获得专家称号,便可终身享用,包括荣誉及相关待遇。所谓一朝是专家,永远是专家。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鸿才俊彦脱颖而出,而且容易使已获专家称号的人员倦怠,一劳永逸。不思进取,难以激励各类专家多出成果、多作贡献。君不…  相似文献   

2.
绍兴是黄酒之乡,在男娶女嫁诸多习俗中,酒是“重头戏”。订婚时男家向女家行送聘和,必须备酒,完婚时女儿的陪嫁之物,更不能没有酒。这陪嫁之酒就称作“女儿酒”。关于女儿酒的习俗,古代文献多有记述。其中晋人科含所著精方草木状》一书中载: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女将嫁,乃发吸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清人梁章短在其《浪迹丛谈》中说:“(绍兴酒)最佳者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即开酿数坛。直至此女出阁,即以此酒陪嫁。其坛率以彩绩,名日‘花雕”’。这里已经把绍兴女儿酒之习俗说得十分明白。女儿酒一般在女孩…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隆重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及300名“全国技术能手”。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116万人。中华技能大奖是目前我国政府对优秀技能劳动者的最高奖励,有“工人院士”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高校能否破除专业职务终身制周大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一向被视为高校内一种不可变动的终身职务。而在除法国和日本之外的大多数国家,每个拥有这类职务的人,都要面临可能被校方解聘的压力,使得他们总是保持着不懈的竞争状态。如今,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终于走到这一...  相似文献   

5.
王玺 《党政论坛》2010,(6):24-24
干部“四化” 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权力下放 公务员制度 企事业单位聘用制  相似文献   

6.
史飞翔 《各界》2014,(2):42-42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台静农早年是“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大学,他一生简朴,但喝酒却常是名贵酒。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騒,可为名士”。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冲击诺贝尔奖!”两院院士、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们,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最能牵动人们中枢神经的有两项大奖:奥林匹克奖和诺贝尔奖。但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公众对“奥奖”与“诺奖”的态...  相似文献   

8.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干部“年轻化”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有力地扭转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终身制、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论资排辈、缺乏活力的积弊,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应当看到,目前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干部“年轻化”方针过程中,无论是对“年轻化”方针内涵的准确把握,还是制定具体实施方法,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干部“年轻化”方针的全面落实,给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白水县是酒圣杜康的故乡,也是杜康酒的发源地.白水历史悠久,尤以“仓颉首创文字”、“杜康发明秫酒”、“雷祥能医善陶”而名留史册.中国历史名酒——杜康酒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据明万历三十七年知县刘梦阳续编的《白水县志》记载:“杜康字仲宁,为我县之康家卫人,善造酒.”“杜康墓在其庙左,王志:‘康造酒’,墓侧遗槽尚存,岂康殁即葬于造酒之地耶.”又载:“杜康庙,在县西十五里康家卫,知县毛应诗建,贡生靳泽有记,乡民岁正月二十一日至庙祀赛烹.”康家卫村名沿用至今.村东有一大沟,名杜康沟;沟始处有泉,叫杜康泉.“……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1987年白水粮局基建时,发现清乾隆四十八年“创修杜公祠记”石碑一通,详尽记述了杜康出生时代、地点及在白水造酒的始源.“……他邑酒,足滋病;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  相似文献   

10.
啊,贵州名酒     
贵州酒,名闻遐迩。茅台甚至成为酒的代名酒。据说,汉朝的唐蒙奉汉武帝的圣旨出使南越,居然绕道千里,特地去贵州品酒,留下“唐蒙改道”之说。今日“酒君子”们追逐贵州名酒,则有一段刚刚查清的新闻。 “特急密电”发出之后 1988年7月16日,国务院以“特急密电”通知各省:名烟名酒决定放开价格。贵州名酒之一“董酒”,  相似文献   

11.
周珣 《各界》2010,(11):2-2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喝到“酒沉”,突然回屋,发现老公贾琏和鲍二家的有不正当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俊 《各界》2013,(11):1-1
为了塑造金岳霖的痴情形象,很多文章都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即强调金岳霖为了林徽因而“终身未娶”。金岳霖确实终身未娶,但他和美国女友泰勒长期保持同居关系。一直没结婚,只是因为两人都信奉当时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的“试婚”制罢了。泰勒原本是金岳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同学,后随他来中国定居。两人不但长期保持伴侣关系,而且还育有一女。  相似文献   

13.
招牌小考     
“招牌”,古人称之为“招幌”。“招”的本义是“召”,即召唤。《楚辞·招魂序》王逸注云:“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招。”由此引申,不论何种方式呼唤人物,均称之“曰招”。酒旗称酒招,初时是无字的布帘,以后帘上题写了店铺名号,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幌”,本来指布慢,后引申为酒旗的别称。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在诗中曾有如此描述:小炉低幌不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在宋人笔记中,酒旗还被唤作“望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元酒,拽下望子。”《水浒传》亦称酒旗…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4,(8):18-19
李克强感言,“教师的工作善莫大焉”。一直以来,“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在新一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们的身上同样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酒后不准开会山东新力司机有“酒后不准开车”的诫条,由此想到是不是也该给某些干部订一诫条,让他们“酒后不准开会”。笔者言此并非无的放矢。近年来各类应酬风、酒风在县区乡镇一级愈刮愈烈,我们的许多干部亦不免侧身其间,他们大多“官位”不高,却各有自己的一块地...  相似文献   

16.
何必挂“洋”头?四川公明多次看到这么一句广告词:“西方人头马,东方鞭杞酒”。也不知是谁的馊点、子,好像国货非得挂一个“洋”头,才能扩大影响,占有市场。且不说鞭杞酒与人头马并无瓜葛,单看它有意无意为外商做免费广告,迎合崇洋心理就颇耐人寻味。过去,我们曾...  相似文献   

17.
宽容未必总是美德申文自古以来,“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一直被丰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子就一方面要求“日三省乎吾身”,严于自律;另一方面则提倡宽怒对人。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拈出了一个“恕”字。而后人也一直认为“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  相似文献   

18.
由终身制的“单位人”向聘用制的“社会人”转型,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可在经过多年改革后的今天,对于不少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人来说似乎仍是一件困难的事。记得今年初,一位供职于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的中年干部在单位蕴酿启动人事制度改革、但具体政策还未出  相似文献   

19.
不可不醉,不可太醉。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处,进入不了酒的佳境。太醉,胡话连篇,丑态百出,失言失态。正所谓“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饮中君子”!  相似文献   

20.
严秀 《瞭望》1985,(14)
题目上的这个意见,这几年我们听得很多,而且对这件事情的担心程度,还远比对旧的终身制严重得多。因为新的“终身制”是二三十年或三四十年的问题,自然规律对这些同志要宽得多。如果一个根本担任不了领导的人(不管他是哪一级,哪一部门)上台后,即使几年毫无成绩,也要把江山一辈子坐下去,国家和人民怎么受得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