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赵志东)应埃及埃中友好协会和泰国泰中友好协会的邀请,2006年4月19日至30日,以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副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琼瑛为团长的中国地方人民对外友协代表团一行14人,先后对埃及和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出访的主要任务是,与埃及和泰国就加强两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的渤海国,在其存续的时间里曾36次出访日本,与日本国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其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开通了从黑龙江到日本的近距离的海上航线,搭建了两国人民友好的平台,为黑龙江地区的外交关系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拉合尔警察局副总局长率领一些调查官员调查当时的作战部、铁道部及其附属机构内的贿赂罪和贪污罪。防止拨给国防部队的基本供给外漏。后来,这支调查队被指定为德里特别警察部队,这就是今天的印度中央调查局的前身。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大发展中国家,在妇女参与地方自治方面所面临的困难有许多相似之处。过去的十多年里,两国都为此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两国妇女参与地方自治的实际情况并不如预期乐观。通过对中印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制度、政策和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对中国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乌江欢歌迎宾朋,古郡豪情展新姿。11月8日,铜仁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4贵州梵净山乌江石林文化旅游节在思南隆重举行。副省长蒙启良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巡视员郭长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李青文,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曾克峰以及省广电网络公司省、旅游局、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等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市委书记刘奇凡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主持会议。中共思南县委书记胡洪成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6.
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建交55年来,中印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安全和文化交流诸领域都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因受边界领土争端、西藏问题、中巴关系、美国因素以及“共同崛起”等诸多因素的掣肘,中印关系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21世纪初,中印两国在实现“共同崛起”的过程中,只有彻底扫除历史阴霾,坚持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原则,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才能建立起健康成熟的双边关系,才能走出一条和平、合作、发展的道路,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缅甸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胞波情谊历久弥坚。70年来中缅关系的良性发展为我们留下很多经验启示,主要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奠定了中缅关系长期友好的基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共谋发展是中缅关系的主要特点;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两国友好关系的新航程;共同构建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标志中缅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云南省在中国发展对缅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印度经济的增长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说过:印度过去的命运和将来的道路和中国有许多类似之点”。邓小平讲过:“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印度前总理贾.尼赫鲁也说过:“印度和中国尽管在许多方面有差别,但非常相像”。的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印两个文明古国有着太多的可比性,人们总喜欢将这两个国家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现在又都成为世人注目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同被视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低谷,亚洲却出现了令人惊奇的增长———中国…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期举行,美丽的邕城喜迎八方宾朋。会期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来到南宁,来到中国广西人才市场,来到麻村综合市场,来到新竹小区,来到了广西人民群众的身边,对广西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谆谆嘱托……  相似文献   

10.
《海南人大》2006,(6):I0003-I0003
应埃及埃中友好协会和泰国泰中友好协会的邀请.2006年4月19日至30日.以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副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琼瑛为团长的中国地方人民对外友协代表团一行14人,先后对埃及和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1.
傅小强 《外交评论》2011,28(5):28-38
中南亚是一个主要为中国学界使用的东方地缘概念,指与我国新疆相邻的中亚五国、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印度对中南亚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感受和地缘认知。印度的中南亚战略有现实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方面的考虑,并以阿富汗为地区枢纽。印度的中南亚战略深受其战略文化的影响,也与印度的大国战略密切相关,是印度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重要一环。在中南亚,印度与美国协调多竞争少,有谋求亚洲均势和平衡中国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市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至为重要。济南市自1989年开展依法治市以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指导下,以普法为基础,积极营造全民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社会氛围;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依法治市的历史中借鉴经验:党委高度重视是依法治市的重要保证,积极发挥好人大立法和执法监督作用是依法治市的前提和关键,公民法律素质的普遍提升是依法治市的基础,依法治理全方位推行和典型引路相结合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放歌十八大     
金秋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金秋的人民大会堂,群星璀璨。震天的欢呼,雷鸣的掌声,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长江黄河,纵情高歌,歌飞天外!长城昆仑,振臂高呼,喜满心怀!啊!这是情的高山、爱的大海、花的原野、歌的世界!凝视金色的锤镰,我们百感交集、喜浪千叠;仰望飘扬的党旗,我们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随晋城市考察团赴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冰岛、英国等欧洲六国进行城建环保考察学习,所到之处,优美的自然环境、博大的地域文化、辉煌的建筑艺术、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特色鲜明的人文风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关系虽不时经历风雨波折,但总体上还是不断向前发展,遍及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日两千年交往的历史长河中,这40年是发展最快、成就最显著的40年。但是,随着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日关系也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转型过渡,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政治互信不足,作为双方政治互信缺失在社会层面上的一种反映,两国国民友好感情不断下滑,这些问题值得双方高度重视。中日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两国各自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中日关系保持健康稳定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我们要学习、传承老一辈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登高望远,求同存异,要努力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稳定;要加强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弘扬友好传统,扩大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好感情;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合作,拓展两国关系的发展空间。可以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边界问题。目前,中国已经通过谈判和协商与周边大多数国家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2010年4月,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签署了《中塔勘界议定书》,标志着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同样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中印边界问题,在经过多年的谈判之后,仍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并且呈现出问题复杂化的趋势。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比较复杂,中塔与中印边界问题既有其共同点,又有其不同的地方,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是一国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的法律体现,也是现代法治国家中地方政府权力形成和实际运行的法律依据.因此,切实明确和把握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实乃把握一国国家结构形式和地方政府权力状况的重要途径.同理,把握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法律地位,亦是优化和改进地方政府管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法律前提.为此,本文对于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法律定位问题作一论析.  相似文献   

18.
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望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是中日友好的原则将维持 ,因为中日友好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二是矛盾与合作并存将是两国关系的基本特点 ,中日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继续发生变化 ,新的方式将在长期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 ,直至相对稳定。三是两国关系的发展将受众多国际因素的制约 ,主要有 :中美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东盟的崛起和朝鲜半岛局势等 ;亚太多边合作的发展将使中日关系从封闭型体系走向开放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文莱自古就有友好往来的传统,从南北朝时期到明朝末年,中国和文莱的商品贸易、官方往来频繁,促进了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1991年中国和文莱建立外交关系,两国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合作、文化旅游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中国和文莱的历史友好传统、当代两国政府间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日趋紧密的经贸合作以及两国独特多样的文化元素,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的奠基人毛泽东、周恩来非常重视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的工作,尤其是对中国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与其建立和发展友好睦邻关系。印度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