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悦 《山西青年》2023,(2):181-183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本文在广泛收集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大学生的心理机制,并在受害者方面,提出个人心理层面的应对措施,对大学生、学校和家长产生警示作用,抑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无业青年实施网络诈骗犯罪现象较为严重,其实施手段带有一定的智能性无业青年的网络素质低下。心理歪曲,经济地位低下,教育失当,这些都是无业青年网络诈骗犯罪实施的重因素。为此,有必提高无业青年的网络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转变对无业青年的态度,加强对学生的生理心理教育,提高无业青年的整体素质.以便有效防控无业青年实施网络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3.
攫取是人类一种自然的欲望。为攫取金钱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社会,则是犯罪行为。诈骗,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近年来诈骗活动日益突出,不仅发案数量多,且金额巨大:1991年,全国千万元以上的诈骗案发生13起,而到1996年,仅深圳市就发生千万元以上的诈骗案24起。(见《经济日报》1992.3.5,《工人日报》1998.1.3) “公家的钱最好骗”。骗子往往盯住资金较为集中的商业、金融和企事业单位,且犯罪手段越来越狡猾。除常见的以签订经济合同方式进行诈骗外,以承兑汇票和现金作抵押骗取贷款、以信用卡透支、为银行拆借资金等方式诈骗也屡见不鲜。无论沿海或内地,富庶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每年都有大量资金落入骗子手中。  相似文献   

4.
海声  永芳 《支部生活》2004,(12):42-43
近年来,诈骗犯罪分子花样翻新,他们利用手机发出中奖短信,频频进行诈骗犯罪活动。为防止上当受骗,笔者根据群众的反映和我们调查,对诈骗犯罪分子种种犯罪手法进行揭露,以便让大家看清其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迅猛发展,金融诈骗犯罪正从城市向农村渗透,从沿海向内地蔓延,呈国内、国际联网化发展趋势:其中企业面临最多的是金融票据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银行信誉的高度信赖,伪造银行支票和银行汇票进行诈骗,且手段不断翻新,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下面略举几例,以资警惕和防范。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保险诈骗犯罪的手段、特点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诈骗是保险业中经常碰到的情况。保险诈骗分广义的保险欺诈和狭义的保险欺诈。本文着重对狭义的保险欺诈的犯罪手段及特点作了分析 ,提出了预防、惩治保险诈骗犯罪的对策 ,即 :加强对保险欺诈犯罪的法制宣传 ;认真核实保险标的资料 ;严格执行理赔程序 ;建立保险稽查制度 ,强化内部监管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树立严惩保险违法犯罪的观念等。  相似文献   

7.
冒充司法人员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事主的身份资料与某嫌疑犯有牵连,且已将事主电话转接给“公安局”或是其他“司法机关”,让事主核实。然后,犯罪同伙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鳕,银行账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贩毒、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清查,  相似文献   

8.
利用合同诈骗财物,是经济搞活以后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它给我国社会的经济秩序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尤其以法人的名义签订假合同的诈骗行为,危害更大。单位利用合同诈骗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合同中的一方为恶意诈骗,另一方是受骗人。采用单位与单位之间订立正规合同的方式掩盖犯罪的真实意图,使犯罪更容易得逞。二是行为人的行为为单位认可。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均是以单位的名义出现,因而诈骗实际上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行为人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由两个网络诈骗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出,通过对近些年兴起的网络购物过程中诈骗犯罪几个突出特征的揭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新型犯罪形式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治理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0.
一条短信钩走了一家人全部积蓄上当的不仅仅这一家人,短信诈骗像瘟疫肆虐警方与高智商犯罪展开较量,骗子落网,短信诈骗破灭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1月13日,海南省河南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原海口市国税局二分局稽查长曾志华受贿、诈骗、行贿一案,最后宣判:“被告人曾志华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无视纪律,利用职权受贿和诈骗人民币达113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刚刚工作7年的国税干部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翻开曾案厚厚的卷宗,可以追寻到他的犯罪轨迹。 (一) 刚过而立之年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今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在构建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的同时,也有充满危机的黑暗面。网络诈骗犯罪的日渐猖獗,使得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本文对高校网络安全的现状和网络诈骗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网络诈骗的特点,探索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3.
俊歌 《廉政瞭望》2011,(7):58-59
年度“十大经济新闻人物”、“中国公益慈善大使”、浙江浙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投资公司董事长……一般人很难把拥有这些头衔的人和诈骗犯罪挂上钩,然而,35岁的郜银河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利用经济合同犯罪的现象日益增多。经济搞活之后,单位之间的横向经济交往频繁,这就要签订大量的经济合同。在新形势下,有些单位没有建立必要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被坏人利用。这种不完善主要表现为: 1.缺少对合同对方基本情况的审查和了解。这种审查和了解本是保证合同履行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有些单位却忽略了这一点,既不审查对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和是否经营该项目,也不审查负责签订合同的人是否具有代理人资格,更不审查对方是否有履约能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年底,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揭晓,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支队长、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负责人、公安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特邀专家韦健当选。颁奖词写道:"从警22年,你智勇双全、身经百战;一年600起案件,如秋风扫落叶;你让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无处藏身、闻风丧胆。"韦健的入选有标志性意义,意味着为害甚广的电信网络诈骗引起  相似文献   

16.
经济合同法     
1、什么是经济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是调整社会经济组织之间所发生的经济合同关系的单行法规,或者说,是调整产品分配和交换关系的一种经济法规。 经济合同法第一条明确规定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家计划的执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经济合同法主要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经济合同订立的原则,有效条件和程序,经济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经济纠纷的调解和仲裁,以及经济合同管理等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7.
袁雷 《实事求是》2013,(2):58-60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预防网络犯罪是网络社会管理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网络犯罪的形式主要包括网络诈骗、网络暴力和淫秽色情等非法信息、网络造谣、网络安全诚信问题等。要从根本上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对网络的利用和监管,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坚持源头治理、打防并举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引导方针,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加强网络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的改造下,传统犯罪出现了向网络迁移的趋势,电信网络诈骗是其中突出的一类犯罪,成为新的社会治理难题。长期以来,诈骗犯在无远弗届的网络空间实现大规模协作,而各地的公安或政府却受制于“以块为主”的体制,只能立足于属地独自为战,这不仅难以形成合力,反而内耗不断。从全局层面统合资源以缓和这一矛盾,成为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思路,协同治理应运而生。中央布局、系统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模式,提供了打击、治理网络犯罪的中国经验,从中可以透视国家自我调整以适应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解剖“犯罪背后的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渎职侵权犯罪,仅仅是“工作失误”?受贿与渎职交织发生,不必数罪并罚?渎职侵权犯罪,这是一个曾经不为群众所深知的腐败问题。渎职侵权犯罪,通常隐藏在其他犯罪的背后,是“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犯罪”,发现和查处的难度比查处其他犯罪更大。  相似文献   

20.
数字     
《党课》2007,(8):122-122
17倍 最高人民检察院把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所造成的损失做了一个比较,统计数据显示,贪污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15万元,渎职侵权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258万元,接近贪污犯罪的1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