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给文化产业工作赋予了很多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紧紧抓住文化产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道平 《政策瞭望》2011,(11):39-4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如何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当前平湖经济社会科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七大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部署,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我市应迅速抓住机遇,借助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率先建立天津文化产业开发区,为滨海新区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增添新的活力,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才能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全面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摸清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课题组成员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长白学刊》2011,(6):1+16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几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及全省重点工作加以部署。相继出台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吉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  相似文献   

6.
梁保华 《群众》2009,(7):4-6,25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近几年来,江苏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紧密结合省情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号召,彰显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漳平实际,积极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诤言、献良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2,(6):28-29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的高度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部署。“十二五”规划将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文化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我国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号召,彰显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漳平实际,积极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诤言、献良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容小宁 《当代广西》2006,(18):60-6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优势对目前国内的文化市场进行整合,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的创新,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挑战来说,将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优秀民族文化造成冲击,给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生存压力。在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连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抢抓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大力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融合发展的方式,借助优势产业力量。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区分了“公益型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纸介质传媒产业历史悠久,先有东汉蔡伦造纸,后有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两项应用于纸介质传媒业。发扬并光大该产业是提高国家社会效益、产业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途径之一。而纸介质传媒产业链的基础要素就是纸张,它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课题组也适时地完成了由历史学所所长陈野牵头的"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系列研究课题。值此全省上下深入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时,本刊特刊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意见书》系列稿件,对浙江省如何整合文化资源、彰显特色优势给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5.
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培育和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尽快把甘肃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张松林 《新东方》2005,(10):29-3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形成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向其他领域的扩张,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海南又一次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新的产业特色,对于推动海南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新的突破口,也是一次重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论述,与我院的工作是息息相关,让人深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学院责无旁贷的职责,同时也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由此谈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李伟 《传承》2012,(19):27-2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纲领性文献,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浑然天成的文化特性,在以史鉴今、  相似文献   

19.
张春阳 《求索》2012,(11):206-208
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是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文化资源符号化生成文化资本,文化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将实现文化资源潜在经济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文化产业的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资源的符号化过程。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下,张大千文化资源符号化将推动大千文化产业进一步拓展其文化产业链,实现大千文化产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文化服务于“三农”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成为了政府和学者研究探索的重要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对四川新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现状和经验的总结,探索’出适合我省农村大力推广的几种农村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