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3,(3):17-18
市妇联将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作为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为下岗失业妇女做好事、办实事。整合资源,广辟途径,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1、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市各级妇联组织逐步建立健全了再就业服务组织机构。全市有女子技能培训学校1所,妇女就业服务中心21个,“三八”家政服务公司6个,巾帼社区服务站230余个,为广大下岗失业姐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多项就业服务。2、努力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市妇联充分发挥协调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4,(8):25-26
1997年青岛市妇联成立了爱心大姐服务社,以实施名牌战略为主线,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在打造家政服务名牌中,创造更多的岗位安置大龄下岗失业妇女。(一)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打造名牌奠定基础。成立了家政服务培训学校,对大龄下岗失业妇女进行岗前、专业和职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培训。在独立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8,(3):24-26
近年来,吉林省妇联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总体部署,提出了“岗上岗下齐抓,创业就业并举”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实施了“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使她们实现了创业就业。迄今为止,“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在全省9个市州全面铺开,借出资金总额已达2308.92万元,直接扶持4495名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并带动11412名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下岗、失业妇女非正规就业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真实地描述了武汉市下岗失业妇女从事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新时代发展非正规就业的三大趋势和五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我国体制转轨、企业改制、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帮助老工业基地的下岗、失业妇女走出低谷,进入非正规就业行列创业和再就业的新政策、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5,(11):30-32
实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典型“妇字号”示范工程是自治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政府对妇联工作的充分信赖和大力支持。各级妇联组织要深刻理解、充分认识做好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领导,把促进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实施好“妇字号”创业典型示范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以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典型为重点,示范带动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6.
小额贷款扶助妇女创业兴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州市妇联开展小额信贷历时近9年,有力地扶助下岗失业妇女就业与再就业。9年来,从130万元本金开始,发展到现在滚动贷款额达5511.44万元;从扶持第一批贷款36人,到现在帮助16480多人次获贷;扶持微小企业69家,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就业和再就业岗位1923个。据统计,2000年至2008年,自治区妇联拨款80万元,柳州市政府拨款75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0万元,滚动发放小额信贷资金5511.44万元。  相似文献   

7.
邢元敏 《中国妇运》2007,(2):33-37,42
近年来,我市社区妇女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就业为重点,以提高妇女素质、促进社区建设为根本任务,通过搭建就业平台、组织学习培训、搞好特色活动、健全服务体系等多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参与社区建设,参与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为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失业下岗问题的产生,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异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隐性就业”问题。与失业下岗相关联的“隐性就业”是指,一部分名义上失业或下岗的人员,实际上是有工作和有收入的。但是,这部分人无论是在正式统计中,还是在他们自己填答的各种登记表中,都显示为失业下岗。这就使得我国失业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连真实的失业人口数字也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起,至2004年3月,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3余万人,其中,2003年全区民营经济中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数就有9.5万人,“金三角”地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在解决下岗、失业和待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拉善盟、乌兰察布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有65%的下岗、失业人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重新找到了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下岗、失业妇女非正规就业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出现了一种新的就业模式,即非正规就业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本文在界定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我国城市下岗、失业妇女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秋芳 《中国妇运》2001,(11):16-19
我国面对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就业压力持续加大,不仅城镇新生劳力和下岗失业人群在增加,而且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流动不畅的隐蔽性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十五”计划期间,每年将有千万左右的新生劳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城镇已经存在的下岗失业劳动力有待消化,农村有上亿剩余劳力需要转移,总体上劳动力供给是持续过剩的。为此,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正式提出,“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以促进就业。我国在实践中推行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障世界》2007,(4):63-63
一、就业再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2006年,全省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7.56万个,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个。增长0.7%。城镇新增就业4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增长0.6%.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增长0.7%。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6.7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6%,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在长春市绿园区.有一位创业培训的带头人,他被亲切地称为“创业者的娘家人”。他就是长春市绿因区就业服务局副局长陈纪章同志.自取得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颁发的《创业师资培训资格证书》以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根据本区下岗失业人员市场需求.开设下岗职工急需的、爱学的专业.努力搞好下岗失业人员的转业转岗培训.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116人。经过他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现在有三分之一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带动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妇女就业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2月,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世”对于中国步履艰难的妇女就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妇女的经济参与和社会地位产生哪些影响?这是寻求发展的中国妇女十分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8,(9):F0002-F0002
黑龙江省妇联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巾帼创新行动,积极推动下岗妇女实现再就业。全省13个市(地)妇联普遍建立了妇女就业服务中心、站、所三级创业就业服务网络,辟建女子就业市场和妇女创业中心,开办妇女劳务大集,开展创业妇女培训管理、  相似文献   

16.
颜晓箐 《就业与保障》2008,(3):F0003-F0003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2月25日在福州召开,会议提出2008年福建省劳动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表示今年将大力促进就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4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0万人。  相似文献   

17.
顾秀莲同志:首先对全国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妇女是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城乡经济建设需要妇女的积极参与。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促进妇女创业与再就业,为下岗失业妇女送温暖、送岗位,针对再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加强对下岗失业妇女培训,组织妇女参加社区建设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保持家庭和社会稳定,帮助妇女参与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谨向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表示衷心感谢。就业是民生之…  相似文献   

18.
从现在起5年时间内,吉林省要培训20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0万人以上,创业成功率和稳定率达到50%以上,其他劳动者为10万人。近日,记者从吉林省劳动保障厅获悉,从今年开始吉林省将通过培训培养和造就10万个创业小老板,按照每个成功创业者平均提供就业岗位达到3个计算,将为社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以上。  相似文献   

19.
吕荣斌 《中国妇运》2004,(12):42-42
一是帮扶主体由依托妇联组织为主到依靠女企业家以项目带动的突破。市妇联加强与妇女创业成功者、女企业家的联系,充分发挥她们帮扶下岗失业妇女就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安置城乡妇女就业。二是创业项目由单一服务家庭到多元化服务社区的突破。为适应社区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连续3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各社会团体积极发挥作用,使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市场导向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就业总量有较大增加,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