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作为管理和组织千家万户生产和生活的一市之长,那本“经”有多难念是可想而知的。当前,最叫市长们伤脑筋的是什么呢?是城市基础设施欠帐过多,又无固定投资渠道。 有着强烈时代责任感的市长们为此忧虑焦躁,有的甚至奔走呼号,因为他们最清楚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经济繁荣和对外开放有多么重要。正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叶如棠所说,如果把经济建设看成是“母鸡”,那么基础设施就是“公鸡”。一个城市基础设  相似文献   

2.
本刊最近在15个大中城市就城市管理问题对市长和市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在市长和市民分别开列的“难题清单”上 ,排在前三位的难题中有两个为市长与市民共同关注 ,即城市大气及水污染和城市交通问题 ;此外 ,市长们把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问题列为第三难题 ,市民们则把社会治安列为第二个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从第一个“市长电话”1984年在重庆问世后,全国不少城市相继效仿,公布市长电话号码,设置专人值班,以供市民们随时向市长提意见、反映情况。设立“市长电话”这个新事物已有四年,它最近的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王军 《瞭望》2005,(22)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参与了许多城市的规划,是许多市长的高参。近年来,市长们迷上了大马路,让他十分着怠。他有着一流的口才,他不断向市长们提出忠告,却每每陷入“说了也白说”的境地。他揭示了大马路费而不惠的一面,同时对现象背后的问题进行思考。他说,不顾实际地修大马路是愚蠢的;同时感慨,中国文化有追求大的喜好, “什么酒馆,哪怕再小,也敢叫大酒楼!”他认为,大马路失去人的尺度,增加的不仅仅是城市问题;追求所谓的气派,“这是跟科学、民主不沾边的”。  相似文献   

5.
李珮 《瞭望》1987,(44)
几年以前,市民们还把能同市长通一次电话看成荣幸的事。现在,重庆市许多市民对此习以为常。“54444”,24小时内时时都为人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54444”,这一重庆市长的公开电话,是前任市长于汉卿于1984年2月设立的,现已通话3万多人次,平均每天40多次,成了重庆市2万多部电话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电话之一。市民通过电话提出意见5000多条。据现任市长肖秧介绍,提出的问题有90%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现代城市犹如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交通不通。被称为城市“血管”的道路经常堵塞,好比患了“血栓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肉与骨头比例失调,就象生了“消瘦病”;城市下水管道排水能力低。内涝成灾,仿佛得了“便秘症”……城市功能在萎缩,医治“城市病”刻不容缓! 东北名城哈尔滨市,近两年在规划、管理、建设城市上,向“城市病”开刀,摸索出了一条城市改造的新路子。 市长要治“城市病”  相似文献   

7.
近阅两篇报道,感到耳目一新。一篇载于11月7日《解放日报》的报道,说的是,上海六名在基层的市人大代表给江泽民市长写了一封信,说很想跟市长谈谈心,了解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情况,同时转达人民群众的意见。江市长不敢怠慢,赶紧安排时间请六位代表来谈。代表们先是问,江市长一年多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接着又提出,群众普遍反映,同有些省市相比,上海市政建设的步于比较慢,是什么原因?——江审长——如实汇报,代表们不时加以评论,更有意味的是,代表们还提出,希望市长也谈谈工作中有什么苦恼?当江市长谈了应酬多、会议多、开幕剪彩多,很少有时间学习和研究问题等等“苦恼”后,代表们还给他出主意,想办法,提出不少好建设……这个场景,以往大约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8.
瞭望哨     
《瞭望》1984,(14)
“安全降落”与“最后冲刺”江西黄其庄一位五十过头的领导干部创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退休尚有时日;下联是:提拔已无希望;横联借用一句航空术语:安全降落。事有凑巧,另一位老同志也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明知夕阳短,下联是:更须奋蹄急;横联则借用了田径赛中的一句体育术语;最后冲刺。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五四”运动和迎接建国五十周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我想起了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的一副对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这是徐老1939年赠送给湖南湘潭一位青年店员的一副对联,实际上也是徐老给当时广大不甘心当亡国奴青年的箴言。对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意思是说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不但要努力读书,尤其要常读“有关家国”大事的书。对联精辟地指出,青年读书不但要有勤奋的态度,而且要有关心祖国、热爱人民的正确目的,生活上不铺张浪费,不图虚名实利,不做那种无益身心的事。当时我们的民族正处于…  相似文献   

10.
本刊开辟《在市长岗位上》一栏,将不定期地刊登一些城市的市长讨论城市建设的文章。在我国,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全国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我们设市的城市,已经由解放前的六十个(台湾省未统计在内)增加到一九八三年底的二百八十九个。在党的领导下,这些城市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列宁曾经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期发表了三位市长的文章,谈的都是城市建设中有关方面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否正式提出过去时建设“数字城市”的目标,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在数字化浪潮中都不愿驻足观望,落后于人。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近来都有哪些作为?它们能否担当起中国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赶超发达国家的重任? 五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有近百 名市长参加的“21世纪数字 城市论坛”传出一个信息:在参观了北京的一些“数字化”的小区、交通指挥系统以后,不少市长强烈地感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和时不我待的压力,连夜打电话回去指示加快本市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已经开始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比如政府…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0,(1)
1999年底,本刊就城市管理问题选择了若干大中城市(其中既有发达地区的城市,也有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既有新建城市,也有老城市),分别对市长和市民进行了一次新闻问卷式调查采访。上海、南京、石家庄、南宁、贵阳、深圳、徐州、青岛、桂林、温州、唐山等11个大中城市的市长亲自填写了本刊发出的“市长问卷”,上述11个城市以及兰州、天津、南昌、济南等城市的部分市民填写了“市民问卷”。本刊所列的城市管理选项包括:社会治安、市政建设、城市交通、居住环境改造、大气和水污染治理、“菜篮子”问题、外来人口管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荆杞 《瞭望》1984,(46)
举办市长研究班是我国培训市一级领导干部的创举,目前已办了两期。据悉,市长们通过研究班的培训,思想、知识都大有提高,而且通过他们,把学成的知识迅速向各地扩散。 干部素质的提高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它必将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我国的城市逐步成为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科学和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闭幕的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对大中城市的“菜篮子”工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本刊记者就此走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王荣轩、济南市委书记、市长谢玉堂、南通市市长徐燕、沈阳市市长张荣茂。他们在抓“菜篮子”工程中各有妙招,而目标则是一个:让市民的菜篮子更丰富充实起来。  相似文献   

15.
郭建华 《党政论坛》2008,(22):10-10
清代陈伯崖有副对联,经常被人引用,叫“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人能知足、无求当然好,起码不会干出鸡鸣狗盗的勾当。不过,如果事事知足、处处无求,我们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在我看来,人生最要紧的是分清哪些事应该“知足”、“无求”,哪些事应该“贪心”、“有求”。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曾以脏、乱、差而 闻名的贵阳市,就像“换了 人间”。陈毅元帅当年“新城气旺旧城尽”的诗意,正在贵阳变成现实。贵阳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所涉及的指导思想、运作机制、环境保护、资金来源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以人为本建城市 贵阳市市长孙国强感慨地说:城市建设是为树政绩、树形象,还是为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市民居住环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一案已尘埃落定。但值得我们研究注意的是:慕的落马最初是被一位香港记者发现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的。1998年慕绥新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一位香港记者盯住了慕绥新的一身“行头”:衬衫、领带、西服、皮带、鞋……全是世界名牌。粗略一算,少说也得值几万元港币。中国一位市长的月收入怎么能穿得起这么贵重的“行头”?这位记者在香港一家报纸上报道了这件事,其潜台词  相似文献   

18.
费强 《瞭望》1988,(17)
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长江沿岸23个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三次会议上,这些城市的市长、经济部门负责人和理论工作者们提出,长江沿岸经济技术发达,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应当缩小沿海开放地带和长江沿岸经济地带之间的“政策差”,拉沿海之“弓”,射长江之“箭”,让长江沿岸在对外开放中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19.
猪年二月的一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袁凤兰与新当选桂林市市长的黎明智等同志,来到桂林轮胎厂考察。领导们在看望员工和了解生产情况之后,正值午餐时分,袁副主席、黎市长等领导没有受厂里“请”到别的餐厅就餐,而要与本厂员工一起买饭菜票,一起排队买饭菜。这一餐,“大官”们吃得挺香,一点儿都没有浪费。 大领导们这一举一动,使我想起道学创始人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名言。黎市长新任重职,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就从  相似文献   

20.
时至今日,尽管“菜篮子”商品如猪肉、蔬菜价格普遍有所回落,但各级政府仍把平抑市场物价,控制物价涨幅当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来抓。 记者在湘粤鄂三省及省会城市进行调查了解到,三省会市长们在实践中不约而同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菜篮子”商品价格涨价幅度大,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很重要一条是供给不足。而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当前最主要的是花大力气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