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月刊》2014,(4):77-77
孝感市城乡社区建设以推进城乡三‘类新社区建设为引领.以完善.二个“1+x”服务管理体系为支撑.以打造“文明、和凿、美丽、幸福”新型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省委常委、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相关21个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发义件.加大投入.农村礼区建设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我们对新乡等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调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平安县平安镇有5个社区.下辖4个社区党总支部。22个党支部,有驻社区单位党组织162个。近年来,平安县以“共驻共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实现与驻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共抓共促.形成了社区共建的整体合力.加快了城镇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1,(24):93-94
社区是城市最基层、最基础、也是最有活力的细胞。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形成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管”的社区管理新机制,全方位建立起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目前,在全市401个社区(中心城区141个)中.“居民说事”实现了全覆盖.成立了33个雷锋互助社.530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马坊街道办事处新村社区位于西宁市城北区三其柴达木路湟水河东侧,社区居民近3000户.7200多人.居住着汉、回、藏、满等多个民族的群众。由于远离市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社区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既有大型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家属,也有外来人口和城郊农民.人口流动性较大,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也较多.加大了社区工作的难度。2001年7月,新村社区成立后,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把社区党员凝聚在一起,把社区骨干团结在一起,把社区居民汇集在一起,上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倾心打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用爱心营造安全温馨社区,用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08,(7):13-13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主题,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健全社区服务和管理网络,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建设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的良好态势。当前社区建设要突出五个方面:坚持以自治为方向,建设民主自治的社区;创新社区投入模式,加强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动力,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和内容;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推进农村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柯友如 《学习月刊》2011,(20):87-88
2008年以来.鄂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局抢抓全省城乡一体化工作在鄂州试点的机遇.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根本方针.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鄂州实际的“全域鄂州.城乡一体”的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路径.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8,(2):F0002-F0002
江北区围绕基层党建工作适应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按照将“两新”组织党建纳入城市社区党建、机关事业单位党建融入城市社区党建、农村党建过渡到城市社区党建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党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加强社区党委统揽能力建设。落实两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推进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努力实现社区党建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社区建设在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的同时,也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积极发展趋向,即:社区发展将呈现渐次推进的梯度格局,政府将由直接参与、推动转向为引导、协助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能力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社区居民将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与服务方式将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社区服务将进入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主的内涵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潘博 《探索》2023,(5):134-148
“人人履责”是破解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不足的关键,实现“人人履责”有助于真正建成社区治理共同体。既有研究缺乏关于如何实现“人人履责”的专门性、系统性研究,而且往往以抽象、模糊的居民作为动员对象。仅聚焦居民个体层面的动员,社区治理将难以真正达成“人人履责”的实际效果。因此,应当跳出聚焦个体的视野窠臼,寻找实现“人人履责”的新的着力点。家庭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家庭所蕴含的家政、情感、支配三重要素,可以激发作为家庭成员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基于对W市R社区相关实践的考察发现,以家庭行动者网络为载体,可以将异质性的原子化居民转换成为高度同质化的行动整体,并通过征召、动员等过程不断扩大履责主体范畴、提升履责水平,从而形成具有共同目标、认同公共责任、富有行动能力的“人人履责”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在该过程中,家庭行动者网络的发展与“人人履责”的实现是同步运作、共同推进的,“载体—网络发展”线与“目标—认知转换”线交织融合,呈现出“网络建设—认知转换”的逻辑理路。以“家家履责”推动实现“人人履责”,为推进“人人履责”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可行思路,也为进一步完善契合中国国情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城乡社区是我国政权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多年来,在乌鲁木齐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政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并先后出台多项社区建设的政策,使乌鲁木齐市社区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使社区这一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越来越畅通,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作用发挥越来越好,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越来越巩固。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9,(11):48-48
第一,在职党员参与居住社区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现实而迫切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城市(镇)工作重心下移,社区党建工作任务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在职党员相对年龄轻、文化层次高、思想品质好,事业心、责任心较强,又具有一定的宣传组织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湖北省“村改居”类型社区的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建设.湖北省民政厅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先后在武汉、宜昌、荆州、黄冈、孝感等5市选择43个“村改居”类型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个人调查问卷和集体问卷、实地走访社区居民和居委会干部等方式.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区设计理论创新要认真总结中国社区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广泛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社区设计理论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思想,融合中国儒家天人和一的学说,在统一对社区概念认识的基础上,从中国社区建设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社会环境、自然资源的实际出发,探索社区建设发展规律,围绕建设生态社区、文化社区、健康社区目标,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6.
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办事处是全省首批8个“楼宇党支部”之一:自这个支部2005年7月30日正式成立以来,楼宇党支部建设活动就在全区形成了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区52个社区先后建立楼字党支部34个,管理社区党员1100多名.有效扩大了社区党的工作覆盖面,探索出了一条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遂宁市在社区建设中出实招,着力于班子选配、经费投入、场所建设等,实现了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初步形成了社区管理网格化格局,目前,共建立社区党组织226个,党员总数1.9万余名。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随着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建设和社区改革在基层社会建设中,已经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推进以社区为基本治理单位的社区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和治理新模式。本课题以成都市青羊区的社区建设为例,试图从宏观视角和微观措施两个方面探索城乡统筹背景下社区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超 《求实》2000,(12)
社区是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本文介绍了“社区”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发展 ,对西方社区研究热的兴起作了简要的评价 ,并对西方社区建设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实际运用的成果作了介绍。西方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对我国正在兴起的文明社区建设 ,以及如何防止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衰落及城市病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扩大基层民主自治、推动城乡建设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