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信息网络的勃然兴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政工干部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庞大的说教式的意识形态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迫切要求政工干部改变思维方式。政工干部必须具有竞争型思维方式、开放型思维方式、超越性思维方式、理论性思维方式、交互网络思维方式,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周文彰 《前线》2016,(5):32-34
正我们之所以需要互联网思维,就在于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活交往、工作方式、商业模式、企业形态、文化传播、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改变主要源于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使用。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要迅猛和深广。没有互联网思维,就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有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对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些全新的挑战。如何利用信息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当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进步,政工干部的思维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时代要求,以整体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合理的现代思维方式来指导新时期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运行。一、政工干部现代思维方式的具体内涵1.整体性和综合性是现代思维方式的核心整体性和综合性是指把所从事的活动的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的认识统一起来,在思维中反复地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综合,调动集体智慧,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从而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特征。综合性和整体性相结合是现代思维方式最重要、最核心的体现。政…  相似文献   

5.
人类正昂首迈进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信息网络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当前,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无动于衷,置身局外。网络环境将给党校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党校应适应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回应网络时代的挑战。 一、党校教育面临着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自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持研究的ARPA计算机网络投入运行以来,信息网络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相似文献   

6.
1915年9月创办于上海的《青年杂志》,曾经风靡京沪风传全国,其影响力所及,延续了一个世纪。它所掀起的文学革命,所开启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整个地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推动着时代巨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大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青少年是网络影响的特殊社会群体。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青少年开创了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他们可以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征又助长了青少年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许多青少年由于忽视网络伦理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8.
陈文斌  宋成鑫 《奋斗》2011,(11):39-4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呢?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课题。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  相似文献   

9.
什么都可能     
这个时代,不可能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时代活化了我们的面貌,时代也锻造着我们的思想、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贺弘联 《学习导报》2014,(12):17-18
互联网发展大潮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这既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也是最大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只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扎实推进网络问政工作,架起新时期党群"连心桥",才能真正知民情、汇民智、解民忧。网络问政书写"布信于民"新内涵对任何一个执政党而言,"布大信于天下"永远是执政之本。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执政者的"布信"方式,这种方式说到底就是凝聚人心和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历史推进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高点——互联网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正在深训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信息获取、存储和传播模式,正在深刮改变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要求,新时期的“布信天下”,已经与互联网紧紧相联、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刘金朋 《学习月刊》2014,(16):11-12
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信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一个重要因素。网络信息扩大了生活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跨越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将人类日益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英 《发展论坛》2002,(10):56-56,58
人类社会正在迈向信息网络社会。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正日益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面对社会生活的急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并发挥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站在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高度,把握信息网络发展的动向,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性创新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正是适应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3.
栗琳 《党的建设》2013,(11):31-31
如今,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正以其强大功能和优势,塑造着一个新的传播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随之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高校作为社会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受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也更为迅速和深远,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心理健康。如何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以一种深入持久的方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突出特征。网络既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和整合载体,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面对匆匆走来的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这是当前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它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全球化互动,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此带来的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冲突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国家受到经济全球化猛烈冲击的情况下,价值成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手段,引起各个国家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必然发生变革.系统思维方式、超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和全球思维方式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思维方式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趋向.积极确立、形成并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必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图书馆看21世纪信息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末人类社会已掀起了信息革命的新浪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突破,大大改善了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使知识信息的传播途径及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新的信息环境,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同样经历着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特别是以通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化图书馆,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也改变了其存储的内容。数字图书馆使文献资源真正达到共享,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坐在电脑前,只需通过因特网就可查到所需图书资料的全文。这无疑表明传统的信息服务手段将发生巨大的、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谢琳琳 《世纪桥》2011,(9):29-30
文化从来都是在内在的深层领域对人的言行发挥着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由此,我们可以说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因素从深层触发并推动的。在文化范畴内,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它体现于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探讨金融风暴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时,思维差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金融风暴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余志涛 《学习月刊》2011,(24):133-13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全面影响.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当代传播正被网络“绑架”网络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模式。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当代传播正在被网络“绑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