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曾一再嘱咐上海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硬。要求上海抓住开发开放浦东的历史机遇,到20世纪末交出两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①以 1990年 4月18日党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为契机,上海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历史性成就,圆满地实现了邓小平要上海交出两份答卷的遗愿、本文先以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论证上海交出的经济建设的满意答卷,并以此文纪念浦东开发开放十周年。 浦东开发十年来,上…  相似文献   

2.
庄峻 《求是》1994,(19)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加快开发浦东。党的十四大为上海及浦东的发展确定与描绘了宏伟的战略蓝图:“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的开发开放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也给具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浦江儿女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历史的重托?请看一看浦东开发建设者们交上的答卷吧!  相似文献   

3.
《求是》2002,(8)
12年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抓上海、开发浦东”的战略构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作出开发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决策。十多年过去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浦东从昔日不起眼的旧棚户区和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乡村变成了今日琼楼玉宇、明珠璀璨、生机盎然的现代化新城区。总结浦东开发开放的基本经验,展望如日方升的发展前程,浦东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势头,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这一战略决策不仅明确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上海迈向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上海市府根据这个精神,当即作了全面步署,并划定在2010年必须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五年过去了,五年来上海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实绩证明上海已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但是,环顾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上海内部环境,我们深感形…  相似文献   

5.
上海,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浦东,成为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开发的重点,为世界所瞩目。党的十四大郑重宣布:“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慎密考证、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抉择、是在环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后,对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作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定位。确立上海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地位,既是历史赋予上海的重任,也是由上海所独有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明确了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指出,“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为浦东开发开放的跨世纪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08,(12):62-64
20年前,上海裹在浦西的“螺蛳壳”里局促了上百年,浦西的对面是片抛荒的乡村,上海的希望被浦东生生阻隔,直到这片乡村拿到“第一新区”这张牌,才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的崛起;10年前,天津东部的滨海地区,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盐碱地,天津困在这片没有一条路、没有一棵树的荒地里,步履蹒跚,直到这片荒地拿到“第二新区”这张牌,才带动了整个渤海湾的崛起。自此,中国的南部经济航母有了“深圳号”,东部经济航母有了“浦东号”,北部经济航母有了“滨海号”,独缺一艘西部经济航母。而现在,重庆北部新区有望拿到“第三新区”这张牌,成为西部经济航母。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上海要形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要求,即"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至此,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随即,上海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即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其基本功能定位为集散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调整产业结构是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全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海的振兴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根据特殊的城市功能定位,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服务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化不同能级的经济中心城市,担负起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从全国范围看,重组全国经济与社会资源,则需要建设具有更高能级的大都市带,形成能带动整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现阶段促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客观要求。一、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建设及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学者认为,大都市带“是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支撑点,也是带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特别谈到了广东、江苏和上海的发展要更快一点;省委在讨论我省经济发展战略时,则对苏锡常给予了格外的关注。苏锡常往何处去.对全省有重大影响。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是一块宝地,在区位上和经济基础、发展条件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在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浪潮中,应当站在最前列,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 关于苏锡常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考虑,不妨有三点设想:一是提前达到小康水平;二是较早实现农业、工业和科技的现代化;三是成为我国的“四小龙”之一(另三个为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带和山东半岛),逐步赶上东亚已有的“四小龙”和东南亚正在崛起的“四小龙”。并且与上海和浦东相联系,逐步使这个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在远东乃至世界都引起瞩目。  相似文献   

11.
立足中国,环顾世界,俯仰历史,展望未来,可以说:塑造城市精神是时代向上海的挑战,是民族对上海的期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纲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需要崛起若干个世界级的大都市,成为能量巨大的“引擎”和“辐射极”,以带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并在上海周边崛起了名列世界第六、中国第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文化最昌盛、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城市群之一。但…  相似文献   

12.
一、抓好三峡工程建设机遇,发挥其对中部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三峡工程在中部经济构造了一个与沿海、沿江战略相呼应、与浦东开放开发相呼应的新的巨大发展极。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为中部经济崛起和全国下世纪腾飞创造能源和水资源两个基本条件。它不仅是引进当代高新技术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高新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人才的摇篮,而且构造了一个现实的国际大市场。仅从中近期来说,三峡建设通过对钢材、水泥、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的大量需求,将拉动1400亿元左右的物资装备市场,极大地刺激城市工业特别是冶金、建材、机械…  相似文献   

13.
空军后勤部某军需仓库党委在开展"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诚履行历史使命"教育活动中,借助上海丰富的教育资源,联系仓库担负的使命任务,在凝聚科学发展共识上下功夫,在激发建库动力上见成效,取得了良好效果。浦两岸看发展,科学发展是硬道理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波光粼粼的江水见证了上海的变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古老的浦西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落后的浦东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已成为"老皇历"。如今,上海已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14.
国际竞争力是21世纪的主题,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本深化,更大地发挥政府管理作用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到直接参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紧跟发达国家,带动国内经济在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北京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要充分发挥首都国际竞争力的巨大优势。首都国际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大方面。首都国际竞争力优势表现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一是首都核心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为浦东开发开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五大进一步要求浦东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下,在上海市委、市府的大力推进下,浦东新区积极地发挥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浦东新区社会和经济建设全面发展。历经10年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这块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成为上海城市综合功能开放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块。回顾历年体制创新的成功历程,…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英明决策的浦东开发开放,已经经历了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浦东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变,从一个农村化地区变成了一个初步成形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从上海市的一个普通郊区变成了上海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在浦东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凝聚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寄托着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厚望,展现着全国人民的支持,积淀着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海人民及浦东开发建设者的努力,闪烁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在日益强化的纪检监察工作中,如何发挥职能优势,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紧贴经济建设中心,找准纪检监察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使二者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强劲有力的服务,力争使发展经济的排头兵,“人”尽其能;使发展经济的主战场,“场”尽其用;使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钱”尽其效;使维护经济发展的党纪法规,“法”尽其功。   一、以人为本,扶正祛邪,为发展经济的领头雁撑腰壮胆   霍州市纪委在服务经济的过程中,首先在如何支持那些领导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上做文章,提出并坚持了纪检监察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同四川省一样,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必须看到,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四川省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国外开放力度不够。我区要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全国特别是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省区的差距,必须抓住经济进入较长快速增长期的大好来势,实施以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带动全局加快发展的跨越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七宝古镇     
《党课》2010,(8):F0002-F0002
古镇因七宝寺而得名,“飞来佛、汆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七宝之说流传千年,所以才有“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之说。深藏于上海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之内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小吃诱人。全国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亚洲最大的露天水上乐园和全世界最好的琉璃脱腊铸造室吸引了众多游人。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的振兴发展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并全力推动的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使原来这块默默沉睡的宝地发展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使上海这个拥有1300万人口,区域面积630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迎来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更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浦东的开发开放无疑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史上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 一、美好的梦想是成功的起点,英明的决策是成功的基石 建立东方大港,实现浦江两岸比翼齐飞,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近一个多世纪来中国几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