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的时代价值蕴含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社会变革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持之以恒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满足了人民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最终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开辟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1,(19):17-18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在张恩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从此,“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人民所记诵,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唯一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代名词。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936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在国困各地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址。这些遗址,就是党史遗址。这些党史遗址,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宅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中国人民做出的最忠诚的承诺。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党的这一宗旨,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最强音。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  相似文献   

5.
一、为人民服务是最高的党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党性呢?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保持共产党的性质。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6,(2):48-48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7.
邓红  王琳 《学习论坛》2023,(1):20-27
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将“人本”情怀放在首位的突出表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指向。习近平关于人民信访工作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理论根基,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人民信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创新思想为直接依据,最终形成于习近平关于人民信访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坚定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信访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民信访工作,让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民信访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践行这一科学理念,须完善人民信访工作制度,加快人民信访工作法治化步伐,推动人民信访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构建人民信访工作多方共治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1,(1):49-52,F0003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  相似文献   

9.
<正>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求发展、为人民求富强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密码。  相似文献   

1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庄重地写在中国共产党党章里、嵌刻在鲜红的党旗上、牢记在每个党员心中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我们的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我们的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员,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忠实公仆。牢记并践行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包括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内,迄今共开了十七次代表大会。民主革命时期开了七次代表大会,建立新中国,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已开了十次代表大会。这十七次代表大会,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经过前七届代表大会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为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团结和领导优秀的中华儿女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各阶段形势,确立指导思想,适时地做出了相应对策。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跨越了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民主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期间的几次历史性大会,为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也面临过许多困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中国人民有信心,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必将走向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8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建立了丰功伟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功地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  相似文献   

13.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责任。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它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的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体现了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原则立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觉醒向度来看,中国人民历史主体意识的格式塔转化激发了爱国人士对国家现状的自主思考,在思考实践中实现了人民主体性的自主觉醒;从迸发向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提供了现实前提;从升华向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党情出发,着眼人民所想、人民所盼、人民所求,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人类特质的“人民至上”道路。  相似文献   

15.
邢琴洋 《世纪桥》2023,(8):20-22
“人民民主”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为长期执政,跳出历史周期率而给出的两个答案。两个历史答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人民民主监督能够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深入,而党的自我革命则可以为人民民主监督的落实提供有效保障,两个答案在逻辑上互补,在效果上聚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规律探索中取得的理论精华,为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党86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一个根本点。事实正是如此,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以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深受人民欢迎;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得到了历史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建树了一系列丰功伟绩,得到历史的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顺民心、得民意。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23):45-45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革命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精神,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就要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法。内容和原则,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法。要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执政方法的不同,进一步深化对自身执政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容,就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确保始终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完善党扔领导机制和理顺党政关系;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原则,就要研究党应如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和如何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