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邪教是一种通过构建偏激信仰来进行精神控制的反动组织.邪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肆虐猖獗、蔓延全球,与传统信仰的滞后与无力、主导信仰的缺失与疲软、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欠缺与忽视以及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因此,唯有重建科学信仰,改进和强化信仰教育,重视信仰矫正才是根除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邪教的"邪"指其反政府、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反动本质;邪教的"教"指被其篡改、歪曲了的宗教。新时期邪教在我国滋生蔓延趋势是由于人们的社会认同出现了危机、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地方政府治理力不够和国际因素的影响。治理邪教违法犯罪需要公安部门根据邪教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厘定"领导作用与职能作用"的关系以提高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厘定"防范与打击"的关系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厘定"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以提高公正文明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信仰观念、组织性质、行为方式、创教目的、社会作用等方面揭示了法轮功与中国历史上的秘密教门和会道门如出一辙.突显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和反动作用,以及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一些人由于信仰缺失,在寻求宗教慰藉时,误入歧途,加入了邪教组织。另有一些人对宗教无认知,在邪教的宣传与引诱下加入了邪教。对邪教人员进行教育转化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入手外,还要从宗教学角度,弄清他们信奉邪教的原因,再结合传统中华文明、合法宗教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教育转化。  相似文献   

5.
"恐怖邪教"是现代邪教和恐怖主义结合在一起孳生的怪胎."恐怖邪教"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以极端性和残暴性建立的"权威地位"和左右民众的能力.在伦理层面上,"恐怖邪教"蔑视人的个性,蔑视人的尊严,背弃人文精神,最终导致信众严重的人格扭曲,应从伦理上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上的不同朝代,都有对邪教和邪教性质组织的立法。而现代,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邪教立法也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对古代邪教立法的研究,与现代邪教进行对比,可以使人们认清邪教本质,进而倡导科学,抵御邪教,以促进国家立法机关加快邪教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邪教总是冒宗教之名混迹于社会生活之中。因此,从法理上将邪教与宗教、邪教与新兴宗教、邪教与非法宗教区分开来尤为重要。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对邪教的理解大不相同,邪教的概念呈现出相对性、变动性的特点。本文归纳中国关于邪教的若干立法规定,认为"社会危害性"是从邪教概念相对性、变动性特点出发认识邪教现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对宗教、非法宗教、邪教的法律区分和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科学、正确的理论进行指导。面临着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甚至“黄、赌、毒”文化、封建迷信和反动邪教的冲击与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自身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和捍卫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阵地。  相似文献   

9.
邪教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世界公害之一,有效治理邪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政府的必然选择。通过研究邪教教主人格特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对邪教群体心理机制的影响、互动作用,以及邪教群体心理机制在对痴迷者精神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作用,对于尽早发现和瓦解邪教组织,挽救邪教痴迷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轮功”组织扰乱社会 ,危害生命 ,是地地道道的邪教 ,它与宗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法轮功”谣言惑众的教唆下 ,许多人上当受骗 ,甚至有些是高层知识分子。深入揭批“法轮功”的反动本质 ,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 ,关心群众疾苦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反邪教“法轮功”的斗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堪称是邪教组织最多的国家。邪教就像肌体的一个毒瘤,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教授玛格丽特·辛格在写给白宫的一份报告中估计,美国的邪教组织多达2000至5000个,有1000万至2000万人不同程度地卷入了邪教活动。美《新闻周刊》的报道也认为,在美国有700至5000个邪教组织。邪教的创建光怪陆离美国邪教的创建可谓光怪陆离,信奉者被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邪教伤(害)人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一般而言,对邪教的治理需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具体而言,一是需要实施迅速限制邪教活动及其影响范围为主要目的的初期综合控制;二是进行以搜集情报、获取犯罪证据、瓦解组织、打击处理首要人员和重要成员为核心的公安、司法专门控制;三是开展以宣传教育、转化引导和消除影响为目标的舆论宣传导向控制;四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改善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对易受邪教危害的"特殊群体"的教育保护,以有效控制邪教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当代邪教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恐怖主义犯罪由邪教组织实施,是严重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极端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的雏形是邪教犯罪,邪教犯罪的严重程度达到极为恐怖、极端、暴力的程度时,最终就演变为恐怖主义犯罪。当代邪教犯罪逐渐走向恐怖主义的趋势日益加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因各国针对邪教、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和所持态度不统一,所以国际上加强国际法和国家间协作打击治理邪教恐怖主义极为困难。虽然我国不是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重灾区,但是面对国际化的邪教犯罪,寻求一个国际性的和符合我国的打击与预防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方案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刑法中的邢教犯罪进行了论述:(一)介绍了我国对邪教犯罪的立法概况及不同时期对邪教犯罪的打击情况;(二)论述了我国刑法中有关邪教犯罪的罪名、罪数及各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三)分析了在认定有关邪教犯罪时应当把握的法律界限;(四)对邪教犯罪进行刑罚惩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当代中国邪教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邪教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形式更多样,更隐蔽,更猖獗。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对当代邪教信众的五种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活动对邪教的性质、特征以及产生根源进行深入剖析,这对于研究和探索治理当代邪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期,震惊世界的邪教事件层出不穷,其引人深思的,是宇宙人生的终极信仰问题。从终极信仰的层面来讲,邪教是源发于终极信仰上的偏差和邪恶势力的误导,而对现实社会和人生意义彻底绝望的群体自毁行为。从终极信件上的偏差,到邪教的现实危害,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哲学原因。因此,我们只有对萌生邪教的本体论渊源、文化背景、邪教的通用理论和惯伎,作一个综合性的哲学透析,才能在宇宙人生的终极信仰层面把握邪教的本质和危害。  相似文献   

17.
邪教与宗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邪教是新兴宗教中的特殊现象,其本质特征是现世利益本位、教主崇拜、控制严密、对信众身心健康有害和有妨害社会安全的行为.把握邪教的本质特征,对于预防邪教危害、保护人民群众正常的宗教信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邪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 ,从世界范围的邪教问题分析来看 ,外国邪教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危害国家安全及国家利益的行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信徒公民权利的行为、危害家庭及未成年人的行为、危害宗教的行为等五种类型。通过剖析外国邪教的这些危害行为类型 ,对我国预防和打击邪教犯罪将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邪教是对立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 一、正常宗教信仰尊重理性,一般不反对科学,而邪教则大反科学,大搞迷信。 二、宗教讲对神的崇拜,而邪教推行对教主个人崇拜。 三、各种宗教对社会采取的是积极的相适应的态度,而邪教却与整个社会为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了揭示在我国邪教出现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和国外邪教的联系与区别,将邪教与宗教、邪教与中国传统民间宗教、中外邪教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邪教是一种“伪宗教”,是宗教的异化;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间土壤中,存在着产生邪教的“基因”,通过文化传递影响着今日的中国农村;现阶段在我国出现的邪教与国外邪教完全一脉相承.都成为打击与取缔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