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在海外华侨妇女界抗日救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其中,美国华侨妇女简夫人(Madam Ethel S.Kam)为祖国抗战捐款输财时精神十分可贵,而她为祖国抗战四处奔走宣传的事迹则更加动人感人。 简夫人是美国底特律市郊一位40多岁的华侨妇女,丈夫早逝,她一直带着两个女儿孀居,开一家洗衣店为生,经济并不宽裕。 “七·七事变”爆发后,简夫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局势,她说:“我虽然未曾到过祖国,未曾见过祖国的一切,但是我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蚁光炎先生是一位泰国华侨工商界的进步领袖,他热爱祖国,见义勇为,颇受华侨群众的敬重。“九·一八”事变后,泰国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紧跟着祖国的斗争形势而发展,到了“七·七”事变前夕,泰国华侨已成立了文化界、工商界、妇女界及学生等各界抗日救国会(简称文抗、工抗、商抗、妇抗和学抗),并组成了“暹罗(泰国)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抗联)。虽是秘密团体,但在爱国华侨中却半公开地进行活动。身为暹罗“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先生,对“抗联”的活动,不但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还亲自承担某些重要任务,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开始后,…  相似文献   

3.
一篇通讯惹来的被捕西贡《南亚日报》1949年1月创刊时 ,我就在该报任地方版编辑兼外勤记者。6月5日我写了一篇通讯交给香港《大公报》 ,6月21日香港《大公报》的《各地通讯》版头条发表了这篇通讯 :《祖国解放·薄海欢欣·越南华侨申述希望·一致认为海外侨胞的苦难应该结束了·独立强盛的新中国会保护他们》。侦探楼(即中央警察局)看到了6月21日《大公报》发表的那篇署名南英的越南通讯 ,非常恼火 ,认定是西贡《南亚日报》的编辑张英所写 ,决定追查我。接着 ,法国驻印支最高专员公署即下达两道通令 :一道是从即日起禁止香港…  相似文献   

4.
阿基诺夫人继任菲律宾总统之后,曾被马科斯总统下令遣配到台湾的《华侨商报》社长于长城和总编辑于长庚两位兄弟很快地就分别从美国和加拿大重返马尼拉,并于6月12日重新出版《商报》。最近菲律宾司法部长冈萨雷斯于9月17日宣布,阿基诺总统已下令取消对他们兄弟两人的驱逐令。正如阿基诺总统给《商报》复刊号的贺词中所说的:“于长城和于长庚的遭绑劫和被放逐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第一个凶兆”。这就是说,《华侨商报》案件是菲律宾民主力量与马科斯独裁统治的一场前哨战。七十年代末我同于长城先生在北京重逢,他送给我加思·亚历山大所写《无形的中国》("The Invisible China",by Garth Alexander,Macmillan Publishing Co,New York)一书的影印件,这里所载的就是该书的第七章译文。于长城先生说,这篇报道大致如实地介绍了这个案件的经过及其来龙去脉。现将此文译出,以飨国内读者。本文的标题和文内小标题是我加上去的。  相似文献   

5.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海外华侨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支持和参加了祖国的抗日战争,为我中华民族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丰功伟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不仅如此,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又在极为困难艰险的形势下,积极投入到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去,他们与侨居国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历史雄弁地说明,华侨  相似文献   

6.
中法混合委员会是抗日战争期间出现的一个临时机构。我曾参加它的一些活动,现追忆如下。自“七·七”事变,日寇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国际局势剧烈动荡。广西与越南毗邻,日寇的战火是否会烧到广西或越南,殊堪疑虑。为此,事变后不久,广西省政府派广西全边对汛督办署的外交课长吴助之以省政府代表的身份常驻河内,与越南总督府保持联系,以对汛间正常外交关系作掩护,秘密交换日军情报。当时的督办郑承典,原是广西绥靖主任公署办公厅主任外调,绥署拨给一台手摇无线电收发报机(台长姓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约有十万人。分布在包括首都马尼拉以及除巴塔纳斯(Batanes)省以外的菲律宾全国各地。菲律宾华侨的39%聚居在首都马尼拉,如果包括马尼拉市郊的话则达45.4%。菲律宾华侨大部分经营零售贸易,进出口贸易,经营糖、椰、麻、烟和大米等农产品林产加工;也有少数华侨经营金融业(当铺、民信局、汇兑庄、银行等)。华侨同菲律宾人民一起为争取国家独立,发展工农业生产,繁荣菲律宾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各地华侨一样,菲律宾华侨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华侨的历史根据《华侨经济年鉴》(1970年版)的统计,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侨有十一万人(另一种说法是十四万人)。然而,这个数字是指持有国民党政府护照的华侨人口。如果从“华侨是不具有当地国籍的中国人”这一定义出发,那么菲律宾的华侨人口可以说是有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89,(4)
1986年2月22日,正当菲律宾反对党发动的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斗争日益尖锐时,马科斯政府的国防部长恩里莱和副总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宣布脱离马科斯,支持反对党领袖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兵变的发生,使斗争迅速白热化。四天以后,马科斯仓惶出逃,政权更迭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菲律宾人民把这一事件叫做“二月革命”)。耐人寻味的是恩里莱、拉莫斯等人身居要职,都是马科斯的亲信,军队又一向听命于马科斯,是马科斯政权的重要支柱,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倒转枪口发动兵变?如何看待这场兵变?这是研究菲律宾“二月革命”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86年2月,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就任菲律宾共和国总统。她执政后,在实现“国民和解”,制定新宪法,恢复民主,稳定政局的同时,制定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两年的努力,菲律宾经济开始走上复苏之路。 科·阿基诺就任前的经济形势 科·阿基诺总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是针对菲律宾经济濒临崩溃的形势提出来的。 菲律宾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历史上曾长期受西方殖民者统治。在殖民者统治菲律宾的几百年间,殖民政权  相似文献   

11.
1976年12月,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的会议上,菲律宾政府同叛乱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MNLF])达成了关于实行区域自治的临时协议。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总统在1972年9月宣布实行军事管制之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NLF)于10月份在穆斯林聚居的菲律宾南部省份发动了分  相似文献   

12.
“七·七”事变后不久,淞沪抗战爆发。中共中央十分关心居住在上海的宋庆龄的安全,特意拍来电报,敦促她尽快离开上海,在这外敌入侵、国事危急的紧要关头,宋庆龄听从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放弃了坚守沪上的念头,乘船到了香港。 创建“保卫中国同盟” 为了便于开展对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他们对中国抗战大业的支持,宋庆龄  相似文献   

13.
肖琳 《新青年》2005,(6):64
《身份》是米兰·昆德拉的第九部小说,像前面八部一样,人人夸赞,却不见得人人爱读。主人公,只有两个,一对情人。尚塔尔与让·马克。尚塔尔曾是别人的妻子,离婚,丧子。几年后遇到让·马克,与让·马克成为情人,一起生活多年。有一天尚塔尔悲哀地对让·马克说,男人们不再回头看我了。让·马克便署名“C.D.B.”给尚塔尔写情书,企图让尚塔尔找回女人的感觉。可是让·马克错了,他忍住嫉妒为尚塔尔做的一切,不但没有让尚塔尔找回自己,反而推着尚塔尔将自己彻底丢失,尚塔尔知道这是让·马克的把戏后,悲愤中离家出走,要把让·马克也扔了。从匿名信…  相似文献   

14.
“9·1 1”事件给国际形势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跟踪和研究这一重大事件影响的过程中 ,得到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 ,京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为《和平与发展》季刊撰写了颇有见地的研究文章。值此“9·1 1”事件两周年和《和平与发展》季刊创刊 1 5周年之际 ,我们特将本刊发表的有关论文汇编成《“9·1 1”后的国际形势》论文集 ,以飨读者。论文集分为四个部分 :“9·1 1”后的世界战略形势 ;“9·1 1”后的美国全球战略及其反恐战争 ;“9·1 1”后的大国关系 ;“9·1 1”…  相似文献   

15.
《廊桥遗梦》一书中的主人翁弗朗西丝卡与远游客罗伯特·金凯爱得天翻地覆、死去活来,据作者诠释这个缱绻之情,是源于纯粹的真爱。 但是,四天之后呢?被爱火中烧的弗朗西丝卡面对罗伯特·金凯的提问“我们该怎么办”,竟然一时语塞;当她再听了她真爱的人提出“跟我一起走四方”时,却变得怯懦了。她语调颤颤地说:我不  相似文献   

16.
原文作者曾于1970年1月-2月(约1个月)、1974年3月(约两周)、1977年10月-1978年1月底(约三个月)对菲律宾吕宋岛中部地区新怡诗夏省基穆巴镇的圣·安多雷苏村作了三次实地调查,剖析菲律宾“绿色革命”对农民的影响。第一、二次的调查报告为:《吕宋岛中部地区的庄园—新怡诗夏省圣·安多雷苏村的典型调查》(见《亚洲经济》第十三卷第9、11号,即1972年9月号、11月号)、《吕宋岛中部地区的一个庄园村社》(亚洲经济研究所,1974年版)、《菲律宾军事戒严令下的土地改革对农民、农村社会的影响》(《亚洲经济》,第15卷第10号,即1974年10月号)。第三次的调查报告即本文,这份调查报告书主要涉及菲律宾“绿色革命”对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的影响,对农民具有什么意义? “绿色革命”的主要受益者是谁?从这份调查报告书可以看出,“绿色革命”对促进菲律宾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其对菲律宾农村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柬埔寨     
格雷戈里奥·塞迪,菲律宾著名的历史学家,远东大学第一个名誉教授,曾历任三届菲律宾历史协会会长。从1937年到1976年,曾到亚洲、欧洲、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地从事研究。著有《世界各国》、《世界史》、《菲律宾政治文化史》、《菲律宾革命》、《菲律宾史大观》、《亚洲各国史》等书。本文是1980年修订再版于马尼拉的英文著作《亚洲各国史》中的一章,简介了柬埔寨从古至今的历史,略古详今,简明扼要,有助于一般读者掌握柬埔寨历史的基本线索。现摘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潮汕海外华侨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汕海外华侨在抗日战争中,奋起救亡,宣传抗日;捐资献物,支援抗战;抵制日货,投资建设祖国;回国参战,血洒疆场。他们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7月 1日,菲律宾海军和美国海军在菲律宾以南的“危险水域”进行了一次联合海上巡逻.报道称,当天,美国“科罗纳多”号濒海战斗舰加入菲律宾“拉蒙-阿尔卡拉斯”号巡逻舰的行列,在苏禄海一带进行了打击海盗的巡逻. 3日,由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担任主席的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向中国共产党捐赠50万比索(约合1万美元),用于援助四川省茂县山体滑坡受灾民众.当天,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副主席、能源部部长阿方索·库西代表该党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递交了捐款.赵鉴华感谢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的热心捐助,强调民主人民力量党这一善举充分体现了菲方的对华友好政策,体现了菲律宾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相信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中菲关系深入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三十年代,旅越华侨人数大约四十万人,分布在西贡、堤岸、海防和河内等地;其中以广东籍最多,福建籍次之。“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侨胞们同仇敌忾,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一) 捐款救国抗战开始后,侨胞们因职业不同,组织了商会、职工会、妇女会、缩食会、抗敌后援会等团体。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展开救亡工作。为了帮助祖国抗战,有些侨胞虽然每月只收入十元八元,但也节衣缩食,抽出钱来捐给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