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精神,2018年以来,湖北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一线,传递党的声音和温暖,为广大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大餐。打造并擦亮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品牌,有助于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2)
正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指出:"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8,(12)
正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是内蒙古文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进入新时代,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内蒙古传统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一批高质量、接地气的民族文艺精品,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等深深融入农牧民心中,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意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7,(12)
正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队伍。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从1957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建立自治区第一支  相似文献   

5.
正乌兰牧骑作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乌兰牧骑流动文化服务是破解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差别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难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农村牧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经过近年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12)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六十多年奋斗历程所蕴育的乌兰牧骑精神是我们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重要精神动力。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乌兰牧骑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60多年来,活跃在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坚持深入农村牧区最基层,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为促进农牧区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突  相似文献   

8.
正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8,(11)
正10月27日一大早,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排练厅,演员们正在忙碌地排练着一台文艺晚会——《一支轻骑兵从这里出发》,整场晚会分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主题为"足迹",讲述的是60多年来乌兰牧骑下乡演出为民服务的故事;下篇主题为"温暖",展现的是乌兰牧骑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的激动之情、奋进之举,充分表达了乌兰牧骑队员永远做草原上"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7,(12)
正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通知,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指示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红色文化重要分支的红色音乐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扮演着"红色尖刀""时代轻骑兵"的角色,其凝聚力、冲击力可见一斑。由此,红色音乐文化对促进民族的文化自信责无旁贷。本文从音乐力量对社会的作用,音乐在各个时代中为文化自信所作的贡献等方面,讨论如何用好音乐的力量来增强文化自信——歌唱与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所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音乐力量。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8,(11)
正乌兰牧骑成立以来,秉承为民初心,保持红色本色,努力丰富和创新创作演出和服务形式,始终做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文艺轻骑兵"。60多年来,尽管时代在向前发展,队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乌兰牧骑的初心与本色却从未曾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后,全区各地乌兰牧骑深受鼓舞。他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务人民、鼓舞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8,(12)
正"你是一面旗帜,飘扬的是六十多年来对事业的挚爱,对党的忠诚。你是一扇窗口,远眺的是祖国北疆那道最靓丽的风景。你更是一张名片,携一缕草原的芳香让世界闻听。""六十一载风雨千回路,几代人传承一面旗。根植于基层,歌永远不老。传播党的声音,‘红色嫩芽’永远长青。""乌兰牧骑!永远的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你是草原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12)
正各盟市委,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近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乌兰牧骑队员们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报告了乌兰牧骑60年来的成长与进步情况。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作出了重要指示,勉励大家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收到  相似文献   

15.
正汇川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扩大文化产业项目集聚效应,力推文艺精品,以文育人、以文富人、以文化人,用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全面推进文化繁荣,全区干部群众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一、做强文化服务品牌,以文育人传承文化根脉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基调,做强娄山关红色文化品牌,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发展相融合,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为全区干部群众铸造红色精神之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土壤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之精神,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概念和历史文化现象。哈尔滨是革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红色文化积淀的英雄城市,但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顶层设计和政策规划性欠缺、文化建设从业人员匮乏,存在反映哈尔滨红色文化特色的成熟作品较少、文化传播方式粗放、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哈尔滨红色文化的知名度不大、影响力也不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提升哈尔滨红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优化顶层设计,突出城市文化定位中红色因素;要打破市、区、县之间的行政界限,推动形成市区及外围郊区的红色旅游联动发展态势;要用活用好载体,增强哈尔滨红色文化的引导力;要打造原创红色文艺精品,成就红色文化影响力;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深入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党的二十大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边演边讲、演讲互动,红色文艺轻骑兵用“文艺+宣讲”的方式,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座谈交流会,党员干部向群众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现场解答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在全党全国兴起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黔东南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创作生产红色文艺精品是当然的选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拍摄好贵州省"十三五"重点文艺精品、大型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遵义市打造集历史、文化、影视、旅游为一体的遵义古城影视文化基地,一个红色文化旅游地标正在崛起。"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生长在贵州的人,对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一点也不陌生。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无疑是红军长征这篇英雄史诗中最壮丽的章节,遵义是红军长征从黑暗走向黎明的伟大转折,"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  相似文献   

20.
正宁安市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支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宁安市"农民教育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扎实推进"新民风革命",力促文明乡风的形成。一、"点线面"引领,推进观念提升一是活动凝聚,聚出新集体意识。宁安市每年都在全市组织开展宁古塔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农民运动会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组建文艺轻骑兵、乡镇农民合唱团、农民乐队等,穿梭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