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苏光 《世纪风采》2008,(11):17-19
15年前,正当我在美国为学位作最后冲刺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我没能赶上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这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谨以这篇文章纪念亲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告慰父亲     
我常常想起父亲,我常常梦见父亲。在他居住了43年的老院子里,他坐在那把旧了的轮椅上,把自己置身于明丽的阳光下;他微笑着望我一眼,一言不发,而后,他微微抬起头来,深邃的目光望向湛蓝的苍穹。在他1992年去世以后,不知有多少次,我梦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姿势——静静地、深情地向着远方的天际仰望。  相似文献   

3.
王锦慧 《党建》2012,(8):58-60
再过几天,就到了老舍先生舍身反抗"四人帮"迫害的忌日——8.24。为追念这位文化大师,我来到他的儿子舒乙家。对于世人而言,大师是一个神话。但对于儿子来说,大师无论多么令人高山仰止,他永远只是父亲。老舍先生死后,舒乙陪伴父亲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雨夜。他摸了父亲的脸,拉了父亲的手,把泪洒在父亲满是伤痕的身上,他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父亲……舒乙回忆道:我真正懂得父亲,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日子。我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采访了他的很多朋友。我发现大家之所以敬仰他,不光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更因为他炽热的平民情怀。  相似文献   

4.
学界泰斗季羡林去世后.杂文家邵燕祥在一篇追忆文章中说:“晚年他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一些人对他有微辞。我觉得.这说明他有时对于一些要求不善于说‘不’”。  相似文献   

5.
1991年3月30日,父亲程子华安详地躺在灵柩里,像睡熟了一样.我握着父亲那双冰冷伤残的手,千呼万唤,多么希望能够唤醒他.我不愿相信,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隔开了我们.泪眼望着礼兵们抬着父亲的灵柩缓缓走出总后礼堂,我的思绪却好像随着父亲最后的人生历程漂移,追忆着父亲的一生.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一张关于"志愿者拄拐抗疫"的照片见诸省内多家媒体,也有很多人把它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而这张照片上的主人公正是我的父亲腾玉龙. 作为一家之主,父亲扛起了家庭的一切重担,多年的辛苦工作让他患上股骨头坏死,时常疼得无法入睡、无法行走.与病魔抗争了五年,父亲东拼西凑终于攒够了手术费用,在去年年底换上了人工髋关节,那个顶天立地的父亲又能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怀念父亲     
正父亲去世一转眼已经五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眼前。父亲年轻时,在大车班赶大车,他为人真诚、工作认真、积极上进,很快就担任了大车班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班长"这个称呼伴随了他一生。上个世纪70年代,父亲在山区放羊。一天中午午休时,父亲突感右半身异常不适,一起工作的同志急忙开车送往医院,那时道路坎坷不平、路途遥远、医疗条件差,父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去世一年了,我常常回忆起他。他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他勤政廉洁,一身正气;他为人正直,待人宽厚;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在回想往事时,我总会有一些冲动,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他,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因为父亲生前从不在家中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做子女的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家庭生活。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了他的遗物,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9.
<正>父亲去世已经34年,这么多年来,他好像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古铜色的脸庞,花白的头发,黑色的布鞋,打着补丁的灰布中山装,这一切,是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父亲生前经常对我们几个子女说,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父亲把对家属、子女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  相似文献   

10.
最美的陪伴     
<正>父亲是爷爷的养子。父亲的生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两兄一姊。在那个困难的年月,父亲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出生前一年奶奶就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悉心照顾日益年迈的爷爷。爷爷70岁时摔坏了股骨头,不能下床。父亲每天很早就起来给爷爷接尿、洗漱,母亲则给爷爷煮奶熬粥。爷爷大小便失禁,父亲总是耐心收拾,从来没有不悦之色。他是那样细心、小心,  相似文献   

11.
<正>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0多年了,他是因胰腺癌去世的。在他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后,立即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了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的申请。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请尽快确定新的人选,别因为我耽误村里的工作。"弥留之际,他还反复叮嘱家人:"我在村里干了大半辈子,没有过一点儿私心杂念。我去世后,你们也决不可以跟组织提任何要求。"父亲18岁便担任生产队会计,然后是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2.
刘蓓 《党史纵览》2018,(6):13-16
正我的父亲、开国中将刘忠一生与四川雅安这座美丽的城市有过三次缘,其中有两次是在他的生前,还有一次是在他去世之后。父亲是福建闽西客家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从小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压。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经我们老家福建省上杭县,父亲参加了农民协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从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  相似文献   

13.
张绕科是兰州军区驻宁夏某部一名普通的上尉军官。了解他的战友说,他所受的磨难太多了。不到两岁时,父母离异,他随父亲从新疆迁到甘肃省临泽县农村。两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他是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长大成人的。1987年,他读完了高中,参军入伍,来到了部队。不久,他考上了军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军官。  相似文献   

14.
他曾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阴阳先生",骗人的勾当干了20多年?后来,他又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柚子大王",带富了方圆几十里的众乡亲?他的人生感悟是--我是四川省郫县三道堰镇程家船村人。我的父亲解放前就是有名的阴阳先生,经常被村民请去“捉鬼”。为了让我有一门谋生的手艺,父亲每次都要带上我,时不时教我一些“东西”。父亲去世后,不到20岁的我便继承了父业。什么“化水祛病”、“过关”、“捉鬼”样样都来。其实这都是些骗人的鬼把式。就说“捉鬼”吧,哪家的大人、娃儿长期生病,往往怀疑是被鬼缠上了,就把我请了去。我先拿个空坛子放…  相似文献   

15.
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名税务统计师,每天晚上总要在油灯下算账到深夜。一天晚上,父亲又在低头算账。他在账台旁的长椅上睡着了。恍惚中,他做了一个梦:只见10个数字像10个淘气包,每个淘气包又有很多兄弟姐妹。父亲要把它们唤回来,它们却把父亲的话当作耳边风,还一个劲地扮鬼脸。  相似文献   

16.
正"年份英雄"发布词一根麻绳,一把弯刀,一张背垫,一壶水,5个土豆……43年来,从父亲手里接过护林"接力棒"开始,他就是用这些简单装备对抗山火、毒蛇和盗伐者,也对抗着难以言说的寂寞。小树听过他的歌,山泉吻过他的脸。他恋着山,山也恋着他。如今这满山苍翠就是对他最好的馈赠。"我为我父亲感到骄傲。"这是张有光的女儿张发秀面对记者反复在说的一句话。沿着一条铺满落叶的陡峭小路走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张由原延安军工局技术员梁松方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照片反映的是1939年延安各界庆祝五一节时的情形,画面中是欢庆大会的主席台,主席台上站着几个八路军军人,讲台的右边是我的父亲、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的滕代远,抗大教育长罗瑞卿站在讲台前整顿清点队伍,讲台左边戴眼镜者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高自立,主席台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会场警卫战士,扛着步枪威武肃立.我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这张照片,这是由拍摄者梁松方之子梁晓江送给我留作纪念的.看着照片里父亲英姿勃发的军人形象,我不禁陷入对他的深深思念之中,同时也对照片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当时如何欢度节日产生了兴趣.据此,我查找了有关历史资料和父亲的回忆,试重现1939年延安五一节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正>"七一"到了,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想起了我的父亲。每年这个节日是父亲最快乐的时候,总会摆酒庆贺。可是,现在眼前空荡荡的屋子里,哪里还有父亲的影子,不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父亲已经去世几年了,无数月白风清的夜晚,我都会梦见父亲笑着走来。我泪水涟涟地扑到他怀里。他轻轻用大手擦去我脸上的泪,安慰我不  相似文献   

19.
廖茗 《党史博览》2002,(1):10-12
1997年9月,我80岁的老母亲去世了。 作为经常的陪伴者,我本应最为悲伤,可令人费解的是,我却十分平静。这是因为,我把母亲的离去,视为她与在天之灵的父亲在离别16年后的重新相聚。 聚少离多,本是父母亲几十年来婚姻生活的概况。那么,如今他们终于可以日夜相伴、朝夕共处了。正像父亲在一首纪念他们结婚30周年的诗中所写: 每逢此日分离惯, 且望他年聚首多。 我想,这一定是我对母亲的远离不那么悲痛欲绝的最大原因。 父亲母亲是1933年相识的。那年父亲在上海英租  相似文献   

20.
邵衡宁 《党课》2012,(6):89-90
昨夜我又梦到父亲来找我理论了。我正在单位开会,他突然就出现在会议室门外,一脸憔悴凄凉……父亲去世已经两个月了,一想起他临终前大颗大颗滚落的眼泪,我就像掉进了逃不出的心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