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康小明 《党史文汇》2006,(12):34-36
父亲极其不爱说话,我自小就觉得父亲十分陌生.一直到父亲晚年患病住院的日子里,才和父亲有了更多的语言交流.特别是我帮助父亲编辑出版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报坛六十年耕耘录>后,才算真正了解了父亲.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我的父亲程汝善走完了平凡的一生. 父亲留给我的珍贵遗产是三本上世纪50年代末的党费证和一张特殊党费证明.每当我看到这些父亲精心保存了几十年的宝贝时,思绪就会飞到属于父亲的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家里有一张攀枝花全景图,父亲生前总是把这张图摆放在书架之上,经常在图前驻足,久久凝视.父亲曾和我说过,攀枝花是他一生的骄傲.1991年3月,父亲去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攀枝花的青山绿水间.今年是父亲去世30周年,我怀着追忆父亲的心情,把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写出来,是追忆缅怀父亲,也是为了我不能忘却的思念……  相似文献   

4.
缅怀父亲     
正清明时节,对父亲的思念更加强烈。为缅怀父亲,拙笔写此文,以志永怀念。2015年3月3日11点,从丰都传来父亲去世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除夕夜父亲还与我们谈笑风生,没想到,分手仅一周他就永远离开了我们。没能为父亲送终,让我追悔莫及。我跪在父亲的灵柩旁泣不成声,悲痛欲绝。一年来,我时常想起父亲,一幕幕往事如电影般在头脑中浮现。父亲生于1932年4月,我们全家9口共同生活在一间土墙屋里,全靠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动挣工分来养活我们7姊妹。因人多劳力少,  相似文献   

5.
正人人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始终珍藏着父亲织的那件毛背心,我想对父亲说,你是我一生的小棉袄,一直温暖、陪伴着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初冬的夜已经很深了,父亲房间昏暗的灯却始终亮着,我知道,那是父亲在为我们赶织冬天要穿的毛背心、毛袜,他怕我们冷……家中母亲生性马虎,这也就造就了父亲的"心灵手巧"。父亲这一生为了我们学会了很多。织毛衣、毛袜、踩缝纫机,这是那个时代大多男性同志都不会的。那个年代,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挣钱,家里经济状况总是捉襟见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  相似文献   

6.
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只能说我的一生是腐败的一生。我出世的那年,父亲请妇产科主任吃了饭,请她安排一个高明的医生接生,并  相似文献   

7.
思维的乐趣     
谈到思维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一生是悲惨、辛酸、痛苦的。重庆大轰炸,炸残了我的腿,心理的伤害更是伴随一生。厄运降临1931年5月22日,我出生在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大两岁的姐姐。我父亲是名中医,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父亲受封建思想影响,重男轻女,我的降生没有给家里带来欢乐。1937年我弟弟出生了,父亲对惟一的儿子百般疼爱。就在这一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寇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内地。  相似文献   

9.
晓立 《北京党史》2006,(6):56-59
2006年是我的父亲武新宇诞辰100周年。父亲自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始终坚持革命理想和信念,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彭真在1989年父亲去世后对我们说:武新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法学家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来到莫斯科,与俄罗斯的朋友们一起缅怀、追思我的父亲陈云同志,心情非常激动.我代表陈云同志的家人,感谢俄中友协组织的"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并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父亲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将一生都融入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尤其在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探索上,倾注了毕生心血.  相似文献   

11.
“凡人”父亲□艾琳父亲走了。我常常陷入久久的难以自拔的思念之中。父亲是带着清贫、带着无私无悔离我而走了……父亲一生平凡。当了一辈子工人,钻研了一辈子技术,最大的“官”不过车间主任。但他的同事们常说,他很有才华,很优秀。小时候,每当我听到这些评价,总是...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6,(5)
正我的父亲是开国上将陈士榘。父亲用他革命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让我们终身受用,并延及子孙。祖父、父亲两代人参加了推翻两个王朝的革命,留下一部光荣的家史我的父亲陈士榘,1909年出生在湖北武昌黄土陂的新军军营,那里是爷爷供职的地方。我的爷爷陈午霆,年轻时候,是孙中山创建的  相似文献   

13.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4):32-38
谢绍明,历任八机部局长、国家科委局长、部级领导等。离休后,继任国家科委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谢绍明的父亲谢子长,是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总指挥和陕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建人,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谢绍明从小就跟着父兄参加了革命,父亲牺牲时他年仅10岁。春节前夕,我来到80高龄的谢绍明家中拜访。谢绍明说:“虽然父亲离开我们那么多年了。但父亲永远是我心中的丰碑。父亲的人格和理想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陈知建 《湘潮》2012,(1):25-27
1961年3月,刚过完58岁生日的父亲,突然离开了我们。那时我正在北京四中读初中。3月16日上午,父亲的秘书陈克勤突然把我从课堂上叫了出来,告诉我父亲病危,要我们兄妹立即随他飞往上海。我先是一惊,随后想到父亲一生打败了无数凶恶的敌人,经历了无数艰险,已经两次挺过了心肌梗塞,这次也绝不会被打倒的。但一下飞机,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块黑纱……父亲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时,我还不满16岁。从此;我要想了解父亲,只能从资料和别人的回’忆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父亲病逝。在整理父亲档案时,我不仅重温了他一生的履历,那些过往的故事也一一重现我的脑海。父亲算是革命后代。爷爷打过鬼子、土匪,土改后当过供销社主任。记忆中,我们去供销社买东西从来没沾过一点儿光。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堂妹去买火柴,正赶上爷爷一个人在包糕点,糕点渣儿散落在柜台的包装  相似文献   

16.
正我1951年出生于立陶宛。我的母亲是纯血统的立陶宛人,父亲是俄罗斯人。1956年,我们全家搬到了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市。父亲在"扎波罗热钢厂"成为一名普通的装卸工,母亲则是一名裁缝,一生都在给人做衣服。我记得,我们一直生活艰难,购买生活  相似文献   

17.
4月30日,是我的父亲张玉诚去世一周年的忌日。此时,我格外怀念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严谨做人,谦虚、宽容、诚信是他最大的美德,勤勉、刚毅、百折不挠是他对事业的态度。唯物主义是他的世界观,辩证法是他的方法论,共产主义是他的信仰。他喜欢读书,勤于笔耕,一生中查阅各种专业资料十几亿字,作笔记、心得数千万字。为跑项目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饥餐渴饮,披星戴月,三十年如一日。一生粗食布衣,生活简朴,自己小家,无暇顾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老工人,但他一生做事严谨、为人诚恳。1949年,18岁的我在父亲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怀着青春的热忱与满腔的执著踏上了千里铁道线,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乘警。  相似文献   

19.
颜慧平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4,(6):16-18,20
正父亲走了,走在清明节前夕,走在刚刚过了100岁的时候。2014年清明节早晨,我们在殡仪馆为他送行,挽联上写着三代子孙们对他一生的评价:"万里长征百战沙场,千秋功德百岁将军"。望着鲜红党旗覆盖下那留着18处战伤的遗体,我为父亲这位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的一生而由衷的自豪!父亲安详地走了,我的思绪追寻着他的人生脚步,穿越枪林弹雨,跨越万水千山……长征路上九死一生父亲颜文斌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6岁那年,一场温疫夺去了全家11口人性命,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1931年春天父亲参加了红军,他参军第二天就参加一场伏击战,第一次放枪子弹就飞了,差点打着前边的连长。连长是旧军官出身,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味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日子久了,那种气味就代表他。父亲是什么味道?我想每个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我的父亲逝去已整整7 年,但他的味道却依然挥之不去,恍若仙气附体。父亲嗜咽,一生久经烟的熏烤, 至死不渝。烟是父亲亲手栽种的,从育秧、移栽、施肥、除草、杀虫到抽烟芽、摘烟叶、晒烟叶、储藏烟叶,父亲像呵护子女一样呵护着他心爱的尤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