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林兴 《支部生活》2009,(11):54-55
解放初期,按照中共中央镇压反革命活动的部署,云南省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一场镇压反革命运动,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妄图以云南作为“最后反共基地”的幻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2.
党史知识     
《湘潮》1992,(11)
类别——镇压反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还相当大,他们进行各种捣乱和破坏活动。1950年,在新解放区被反革命分子杀害的干部和群众近4万人。针对反革命分子的猖狂活动,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反运动。镇反运动的重点是打击土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运动在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京都反谍记     
新中国成立后,残存、潜伏着的特务、土匪、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并不甘心失败,更加疯狂地进行破坏活动。为此,党中央在1950年3月18日发出了《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不久,一场轰轰烈烈地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这期间,由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联合破获的国民党保密局北平潜伏电台的案子,揭开了这场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论镇压反革命运动王善中1950年至1953年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建国初期党和毛泽东领导的一场成功的阶级斗争,本文拟对这一运动的起因、过程及其得失,试述如下。一1949年,解放战争已进入全面胜利阶段,4月25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黄蓓  邓佳丽 《求实》2006,(Z3):95-97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沿革劳动教养制度创设于1955年8月,1955年下半年,我国在取得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又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  相似文献   

6.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历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随即在全国开展了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捍卫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纯洁了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有力地配合了抗美援朝和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等项任务的顺利进行。以其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于中华人瓦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我11的党管理国家的经验还不足,并且面临满目疮疾、百废待兴的局面;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正作垂死挣扎,妄图夺回…  相似文献   

7.
正习仲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长期战斗在这里,使得习仲勋对西北地区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在他主政西北期间,开展了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一系列运动,以及卓有成效的民族统战工作,为西北地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主政初期的西北局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在建国初期的“肃反”运动中。从1951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逮捕、拘留了几百万犯罪嫌疑人,其中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判了刑,相当数量的人被判了死刑。  相似文献   

9.
1951年,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一大批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祖国和人民犯有罪行的反革命分子相继归案,并得到应有的惩罚。其中,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即已投敌叛国的大连地区最大的汉奸刘雨田和张本政,是此次镇反运动中追溯最为久远的历史反革命。  相似文献   

10.
黄文 《湘潮》1988,(10)
1950年10月,株洲党政军民,遵照中央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开展了声势浩大而又扎扎实实的镇反运动。经过一年的斗争,狠狠地打击了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了新生的红色政权,安定了人心。本文介绍的主要是1950年10月至1951年10月株洲第一期镇反的情况。一、株洲反革命组织状况株洲,地处交通要冲,  相似文献   

11.
"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初期继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之后进行的又一次社会改革运动,是我党执政后,惩治腐败现象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2.
紧急收缩,纠偏防左 镇反运动于1950年10月发动,12月全面铺开,到1951年三四月形成全国性的高潮,纠正了对待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的右倾偏向,广泛地发动群众,依法逮捕和处决了大批反革命分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7个月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正确的,也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13.
霞飞 《湘潮》2006,(1):4-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针对反对人民政权的敌人而打的一场特殊的大仗,毛泽东是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打这场特殊的大仗的最高指挥官。这场大仗的胜利,使新中国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4.
林木 《党史博览》2007,(4):28-29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直接出兵镇压,制造了"南京事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其反革命野心,积极寻找靠山,加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发动反革命政变.  相似文献   

15.
"死缓",即"死刑缓期执行",作为今天中国重要的刑名之一,是由毛泽东提出的.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在运动中,有些地方出现了过火行为,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为了控制界限,制止这一倾向,毛泽东在1951年4月30日特意批示:"杀人不能太多,太多则丧失社会同情,也损失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直接出兵镇压,制造了"南京事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其反革命野心,积极寻找靠山,加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发动反革命政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解放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以下简称镇反运动)已过去近50年了,福建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全国这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历史证明,建国初期这场镇反运动是必要的、及时的、正确的。回顾当年的运动,评价斗争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无疑具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美援朝运动之初,基层民众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聊城县委在上级部署下,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逐渐改变部分基层干群中存在的消极心态,有效激发了群众的支援热情。此外,抗美援朝运动作为"一切工作的动力",与镇压反革命、互助合作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众中强化了"政治化""阶级化"等观念,为之后合作化的快速推进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三大革命运动,紧接着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在这期间,中共惠安县委遵照中共中央、华东局和省委、地委指示精神,开始有准备、有计划、有领导地进行了整党建党工作。这个工作是在1952年下半年“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包括对原有党的组织进行整顿和开始重点建党。从1953年开始,全面进行建党,发展新党员工作。此后,是经  相似文献   

20.
亲历安徽肃反运动回顾历史,一个甲子,犹如昨天。解放初期,由于安徽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留用了旧社会许多专业技术人员。一些反动分子趁机掩盖反动面目,伪装向党靠拢,有的钻进党内和各机关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窃取领导职位,占据要害部门。虽经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清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