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第一次公开阐述"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了其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我们党的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申洁 《前线》2016,(9):53-54
正炎炎夏日,一条丝网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95年前,正是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船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便从南湖扬帆起航,红船由此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不忘初心,集聚南湖之畔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遭法租界巡捕房的袭扰而被迫中断,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举行。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4.
1921年7月底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落幕,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红船精神也因此而形成。红船精神包涵国际共产党人的赤血热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革命志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源。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1,(5)
正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  相似文献   

6.
正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让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高度概括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  相似文献   

7.
正七·七事变已过,民族精神长存。在这其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英勇不屈,书写了壮丽的民族史诗。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伟大壮阔的奋斗史。不忘初心,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红船扬帆起航"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这条红船扬帆起航,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8.
该文指出"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论述了"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革中的升华,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产物;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内在结构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红船精神"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想根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位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首。"红船精神"不仅对过去、对现在,而且对今后的各项事业和建设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党正在进行并将长期坚持的全面从严治党,也正是在"红船精神"指引下,与时俱进、扬帆远航。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开端——"红船精神"  相似文献   

10.
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建党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和先进分子在救亡图存和探索复兴之路中取得的新认识.红船精神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之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继续弘扬红船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6月,胡建成的著作《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讲述了"红船精神"的概念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及对党的意义等。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召开,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小船因此被称为"红船"。"红船"之所以"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相似文献   

12.
正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  相似文献   

13.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产生的"红船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在此之后,党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它们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拥有着共同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共同构成了党的革命精神系统。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虽然都形成于革命历史时期,但其中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200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84岁诞辰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以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凝练的理论表达,第一次系统阐扬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深刻指出:"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红船初心,以人民心为心。这种精神源于历史、跨越时空,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在今天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中,获得了当代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1,(5)
正100年前的夏天,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精神"应运而生。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从红船开始扬帆启航,从中逐步发展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伟业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性视角关注整个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为了更好地解释说明世界,马克思从历史性维度、系统结构性维度与主体性维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其总体性思想。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与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有着内在统一的必然联系。把握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了解红船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的内在相关性,强调彰显弘扬红船精神的主体自觉性,这是关注红船精神总体性的基本视域。  相似文献   

17.
正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回望从红船起航一路劈波斩浪的中国共产党,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要承担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从"红船精神"中找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脉和动力之源。1.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创新动力。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崭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确立社会  相似文献   

18.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进性的起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武器。时代的变化赋予"红船精神"新的科学内涵,这对于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因此,在正确认识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弘扬"红船精神"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探寻符合时代特点的高校党支部建设方法,永远跟党走,对于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以及对"红船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九十一年前在南湖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孕育中国现代史上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的精神被誉为"红船精神"。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文章,对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作了精辟阐述,深刻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红船旁的高校,充分利用学院地处党的诞生地的优势,结合时代特色,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