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破除质疑六: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一些腐化变质的"老虎""苍蝇"及依靠其大发横财的无良企业、权力掮客们,盼望着反腐风暴慢一慢、歇一歇,以期逃脱惩治。这些人往往拿"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做文章,甚至不惜拿本不属于主流消费的高档娱乐消费和奢侈品行业的萎缩来说事。且一些舆论或掐头去尾,故意忽略相关结论的前提条件、研究背景;或刻意曲解,有意隐瞒相关言论背后的真实意思。利用人们的知识盲区歪曲事实,进行误导解读。  相似文献   

2.
唐代梦小说梦情节的运用突出体现了唐人小说创作的虚构特点——虚实结合,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从"梦情节"的角度可以更清楚、更肯定地确立唐代小说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独特和重要地位。整体来看,唐代梦小说的创作虚构有无意虚构、刻意虚构和有意虚构三种情形,体现出唐代小说家以现实为根基、以梦幻为契机来抒写思想、反映现实的创作理念。这种虚构和主体意识有力佐证了唐人"有意为之"的论点。  相似文献   

3.
人往低处走     
孙睿 《中国减灾》2011,(6X):41-41
<正>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是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低调,不是无为,是不显摆。靠谱的都低调,忽悠的才高调;靠了谱,又何必忽悠?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采取不区分构成要件故意与罪责故意的单一的实质故意概念的立场,不存在三阶层赖以存在的犯罪论体系之基础。《刑法》总则第14条第1款明文规定了"故意"的概念内涵,并且将"社会危害性认识"作为成立"故意"的条件,这与不定义"故意"概念的德国刑法、日本刑法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德国、日本刑法学理上给"故意"所下的定义存在较大的差距,也不同于规定单一的实质故意概念的俄罗斯刑法。认为我国刑法可以与三阶层体系完美契合的观点,明显忽视了我国刑法规定单一的实质故意概念这一规范障碍,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而且,双重的形式故意概念不具有合理性,它会导致一些案件处理的复杂化。无论是出于逻辑自洽还是功能自足的考虑,我国采取中国特色的单一的实质故意概念,不承认"故意的双重地位",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对官僚主义者"层层加码"所造成的乱象,所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责任推诿等"官场病",解决之道在于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  相似文献   

6.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犯,即行为人不但要实施了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而且要造成文物损毁的结果,否则,不能构成本罪的既遂。行为人为了故意损毁文物,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能着手实施的,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预备形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的,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未遂形态。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中止形态是指行为人在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文物损毁结果的发生。对于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一人着手全体着手";二是"一人既遂全体既遂";三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行为人先实施其他文物犯罪行为,后又对相关文物故意损毁的,如果不存在牵连犯和吸收犯的情形,一般应当以数罪论处。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统计造假已经成为一种顽固的“官场病”和“社会病”,久治不愈,无怪乎诸多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对中国公布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将信将疑。"统计的真实与否,事关国家公信力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公众期待,审计风暴后,能掀起一场“统计革命”,还统计一片明朗的天空  相似文献   

8.
官员"臃肿"、"官费"庞大、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官本位"……人们一直对这些官场病耿耿于怀.因此对有关"70万德国'义工官员'"的消息,备感新鲜.  相似文献   

9.
李铁 《中国减灾》2012,(8X):8-8
<正>如果你对食品安全敏感,又喜欢逛超市,可能会对一个现象大惑不解:为什么那些一而再、再而三被曝光的食品安全"惯犯"企业,其产品依然摆满了超市的货架?在世界范围内,一旦食品企业有意作恶或发生安全事故,被揭露后它将很难再有下一次作恶的机会。譬如,韩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规定,故意制造、销售劣质食品的人员将被处以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国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有关责任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旦因制  相似文献   

10.
赵奕 《小康》2005,(6):46-47
百度搜索引擎键入“习近平”三个字,关于这位省部级干部的“相近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习仲勋”,另一个是“彭丽媛”。这是一个由公众人物组成的家庭,百姓对这些人物的关心,也反映在搜索引擎关键词的键入频率上。然而,习近平本人面对这些始终保持低调,这倒并不是刻意为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习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案发于打黑时期的三名涉嫌刑讯逼供的警察近日已经宣判,二名缓刑,一名免予刑事处分。甚至主流媒体都坦言:"三名警察获轻判"。国人对此多有不解,执法犯法,本应从重处罚,何以反其道而行之?其中一名涉案警察的妻子说出了天机:如果这样处理他们,重庆所有的警察都有罪。转眼到浙江叔侄案。国人都知道这是一起冤案,冤有头,债有主,是谁制造了这起冤案?近日浙江高院院长齐奇称:相关叔侄案的责任人已经内部问责,没有发现是故意制造冤案的情形。把重庆涉案警察妻子的话与浙江高院院长的话放到一起,就大有深意。出现了问题不是哪个人刻意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泄密?泄密是指国家秘密的内容极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是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患者知悉的行人泄密分放意泄密和过失泄密两种情况。故意泄者明知扩散后会造成危害,但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扩散到不应知悉者、过失泄密,往往是由于思想麻痹,保密观念淡薄等,并非出于某种目的而扩散到不应知悉者。什么是窃密?窃密是指采取非法的、隐蔽的手段获取国家承密。寄宿行为人进行窃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间谍为了某个国家、地区、集团的利益而窃密;二是间谍之外的各类人员,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去密;三是…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9)
正有关肯尼亚案,简单说,一是,肯尼亚当局处理的方式是一种司法管辖上的正常程序。二是,大陆方面其实有善意的回应。三是,台湾社会上很多民众都认为这些人应该得到适当的处罚,但以目前台湾的司法体系处理情况来讲,反而是大陆的司法体系比较可能对这些犯案者造成更大的警惕的作用。四是,台湾有些人刻意用"外交"战场的主权之争来解释这件事情,其实是一种要刻意制造事端的论述方式。肯尼亚案凸显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单补生 《黄埔》2011,(3):36-37
北方古玩街坐落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北京西部,南靠长安街西沿长线,西邻老山西汉墓。这里经营项目主要有中国古陶器、玉器、珍玩、书画、古典家具等,是人们休闲、观赏、淘宝的好去处。在这条街上有一专营古旧图书的书商,姓孔名东,山东济南人,体瘦细高,戴个白边眼镜,模样斯文。他有个绰号叫"太极拳",是行里人给起的,原因是他有独特的经营之道,与人做买卖有"绷劲"(古玩行内隐语,指故意不买或不卖,准备放长线实现自己的交易计划,叫"绷着买"或"绷着卖",亦称"绷劲")。其说话总是慢慢吞吞,欲言又止,说话间伴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第1期<人大研究>刊载的<不能刻意拔高人大代表的任职条件>一文,以宪法第三十四条和选举法第三条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提出"不能刻意拔高人大代表的任职条件"的观点.我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就"陪读"的结果来说,本刊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种模式:家长有意,孩子无心--"强扭瓜"模式;家长培养,孩子配合--"种瓜得瓜"模式;还有一种另类模式,暂叫做"种瓜得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半月谈》记者走访调研时发现,当下基层存在一批沉默干部,他们谨守"为官慎言"、信奉"沉默是金",或被迫、或主动选择不说话、不说真话、不说有实质内容的话。这种干部"群体失语"现象正在基层抬头,损害干事创业氛围。"三不"干部不是低调,也不是稳重,更不是谦虚,而是业务素质欠缺,能力不足,担当不够,乐当"太平官"和"老好人"。当然,"三不"干部的存在也暴露出少数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强、家长作风严重。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3,(5):62-62
某媒体调查显示,4月10日以来,湖南凤凰游客锐减,商户抗议的消息仍在传出。另一方面,从4月18日开始,凤凰古城门票检查悄然放松,不过县政府人员表示门票依然在收。我们无从得知这种"放松",是出自于管理人员在执行层面的故意走样,还是地方政府在决策上的有意默许。但这一消息本身对政府公信力是有杀伤力的。收费是否合法、又是否合理,需要一个正式的说法。否则,民众就会基于"门票检验悄然放松"的事实,怀疑当地政府已经"悄然"  相似文献   

19.
国际政治中的排除型议程设置是国际政治行为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故意将某些议题排除在议事日程之外的议程设置行为。国际政治中的排除型议程设置是一种有意的操纵行为,其实施的直接动因是掩盖实际利益冲突,化解潜在风险挑战,实施成功与否与行为体拥有的实力和权力大小密切相关。国际政治行为体一般采取议题扩散抑制、属性议程迁移、议题认同消解、议程载体干扰等策略来实施排除型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20.
语用策略是指说话遵守了它们便使交际更顺畅,说话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一套措施。辩论赛中“自由辩论”话语中主要运用到的语用策略有刻意曲解策略、曲线否定策略、回避策略以及体态语策略等。在辩论中,辩手们所运用的语用策略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辩论者如能熟练使用这些语用策略则能更好地达到辩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