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良华 《理论学刊》2004,(10):106-109
在全球化时代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正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压力 ,始终面临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文化创新是文化安全问题的核心 ,为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中国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的文化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效峰 《探索》2005,(5):166-169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给世界文化的发展带了复杂影响。文化安全问题已成为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一种非传统威胁,对于崛起中的中国也极具现实意义。国际社会中“文化霸权”现象的存在,以及西方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的渗透,都对中国维护文化主权构成一定挑战。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中国需要在“和而不同”原则的指导下,制定积极防御型的文化战略,以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势文化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政治资源加以运用,极力推行西方的政治民主和文化价值,使西方的制度模式和文化观念成为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这即对文化多样性产生挑战又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形成冲击。中国要想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必须突破单纯防御性的思维模式、积极参与国际机制修改与创建、发挥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认同感、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文化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安全问题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一样,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作为国家安全组成部分的文化安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文化的整体发展不受威胁。就其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具体运作过程看,它表现为维护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势文化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政治资源加以运用,极力推行西方的政治民主和文化价值,使西方的制度模式和文化观念成为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这既对文化多样性产生挑战又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形成冲击。中国要想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必须突破单纯防御性的思维模式,积极参与国际机制的修改与创建,发挥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认同感,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一个国家都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相较于西方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文化安全建设稍显滞后,面临着较大的威胁与挑战。理论上提出对策,实践中坚决反对文化霸权、力促先进文化的构建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化因素在当今非传统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复杂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谋求各国自身的文化安全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对于我国文化安全而言,既面临西方的“文化霸权”,又面临自身传统文化更新,在复杂的形势下,需要认清内外文化的不同作用,不断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审视全球化中的文化发展态势,并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西方“霸权文化”和我国文化的现状及成因,就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提出基本思路,以期有针对性地在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中国文化因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文化安全面临两方面的严峻挑战:自由主义西化论、新保守主义和腐朽没落主义是内部因素;和平演变和文化殖民主义是外部因素。因此,全力应对这些挑战,规划和构筑21世纪文化发展和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成为时代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张西立 《学习论坛》2007,23(9):11-12
不久前,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当今时代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对于我们因应“文化全球化”的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守卫民族的精神家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全球化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功能作用必定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进行传播来实现。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有效的文化传播有利于树立国民文化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形象,在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文化实力是文化安全的基石和最终决定因素,文化产业催生着人类崭新的"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文化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同时,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由此产生的文化激荡,给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对于生活现代化的理解存在着重形式的倾向,缺乏深层次内容的改造,产生了诸多"意义缺失"的消极现象,致使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对文化发展与安全产生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文化碰撞与交融共生的时代。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争夺战不但没有终结,反而愈加隐蔽和复杂,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将一种契合于时代的文化形态贯穿到意识形态建设中,不断维护并加强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琼 《实事求是》2010,(2):73-75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显。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既有内在压力,又有外在威胁,我国始终面临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为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全面加强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创新和文化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最离不开的两个字是“安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此新世纪之初,每一个国家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筹划面向新世纪的蓝图,首先谋求的是国家安全。同时,“安全”的内涵随着全球化而日益广泛化、综合化。全球化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怎样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已成为一项非常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贾英健 《求实》2003,(1):20-23
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社会实践过程和文化的扩张性运动.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推行文化霸权实现其对其它国家的文化渗透,从而使整个世界的发展按照更有利于服务他们利益需要的新的全球想象来重构世界.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国家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代名词,并使其意识形态的功能在当代得到彰显.全球化不是意识形态的终结,倒是"意识形态的终结"本身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国家的疆界逐步被打破,全球化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也越来越深入地涉及到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内容,当前,文化全球化已经初现端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探索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路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朝霞 《唯实》2008,(7):34-37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把西方的“文化霸权”与日本、韩国在中国的文化传播相比较,会发现,两者在形式上都属于一种“跨文化”传播,但在本质上又有所不同,是一种同源而异质的现象。对中国来说,必须要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努力建设“文化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