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精神,沿途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反动军队之间矛盾重重,难以合力“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2.
6月25日,红军精神培训学院在旺苍县挂牌成立,当天,30名年轻干部在此参加了红军精神专题理论学习. 今年初,旺苍县提出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构建红城党建教育培训综合体,通过红军城实践教学、红军精神培训学院课堂教学、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拓展教学等,搭建起弘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精神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0年前那场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红军之所以能奇迹般地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指战员有一种“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这种精神始终鼓舞激励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勇往直前。《长征组歌》中的那句“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对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4.
长征是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创举,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在长征的伟大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长征军事文化。长征期间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信念、高超的军事谋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符合实际的法规制度均推动了长征的胜利,也直接体现了军事文化在长征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征精神与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精神作为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启迪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源泉,”“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发扬光大。” 一、长征是红军追求理想与信念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就是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坚定不疑的革命精神。新时期加强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世界观建设为根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加强世界观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位于三穗县南部的良上乡,曾留下红军的足迹,红色文化在此生根发芽。1934年9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王震、萧克、任弼时率领下在良上宿营,因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在这里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为继承红军光荣传统,弘扬红军的革命精神,经几届政府不懈努力,先后在乡政府所在地修建了红军亭、红军纪念碑、红军风雨桥等,并对红军墓作了修缮,对“红军树”竖碑铭志。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建立和巩固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制定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全军训词。这一训词充分表达了红军忠于理想、拼搏进取、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顽强意志与英雄气概,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因而根据地的军民把它亲切地称为红军精神。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14,(10):44-45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 历史瞬间之一: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壮举。这一壮举,改变了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温60年前的历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毫不动摇的革命理想的胜利。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当时,天上有几十架敌机狂轰滥炸,地面上有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英勇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红军将士谱写的壮丽诗篇。孕育其中的长征精神不仅是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更是当代长征路上的精神支柱。我们唯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从中不断汲取智慧与力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实事求是,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夺取当代长征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上最惨重的一场生死决战,惨败的主要原因:客观上是敌我力量的悬殊,主观上是左倾中央领导人政治上的错误领导。其历史意义是促成了红军的历史转折和战略转兵,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铸造了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同时具有激发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强大团结和廉政建设等现代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艾 《红岩春秋》2006,(5):13-16
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为我国革命史、军事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也为我国文化艺术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革命文化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早在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江西永新“三湾改编”时,就为红军士兵委员会制定的五条任务中规定了:“写标语、贴标语、发传单、演讲宣传”。1929年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的决议中,进一步明确:“红军决不是单纯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重大任务……红军文化宣传的任务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宣传的方法为传单、布告、宣言、壁报、歌谣、画板、化装宣传、演说等……”因此,在苏区及红军中的革命文化宣传活动,曾一度开展得有声有色。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同时,也批判了“左”倾领导者在宣传工作上对红军“当前的任务怎样?到何处去?等基本任务和方向,始终秘而不宣”的错误作法;强调红军文化宣传工作要“适应目前运动战的需要,保证每个战斗的胜利”,进而把红军文化宣传工作与当前同敌...  相似文献   

14.
理想信念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人生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井冈山武装割据时期,边界军民正是怀着“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实践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毛泽东引兵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代领袖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探索革命新路的壮举;广大红军将士和边界军民奋战井冈山,是他们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体现;革命先烈献身井冈山,是他们甘愿牺牲自己,换取革命胜利的理想信念的表现。在井冈山上,共产党和她领导的先进分子,正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才孕育了带着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民…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全国各地党政军民都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1936年10月,各路红军到达陕北大会师的时候,周恩来提出:“我们一刻也不能丢掉长征精神!” 几十年后,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沿着漫漫长征路走了一遍,他感慨道:“我想,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  相似文献   

16.
沈伟鹏  王晓云 《先锋》2023,(11):11-14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顾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重要的理论时刻,我们充分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的内涵和思想的深邃。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科学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7.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追求光明与理想而进行的长征,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长征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号召全党要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巨大的精神力量宝库,长征精神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一长征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从三国文化重镇昭化,到“眼底长安”的剑门雄关;从被誉为“中国交通博物馆”的先秦古栈道明月峡,到北魏时期建造的摩崖造像千佛崖;从正在打造“川北职业教育基地”的广元市教育发展规划园区,到传承红军精神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红星公园…历时两年多的灾后恢复重建,不仅让广元城乡面貌一新,更形成了“发展起跳、功能升级”的灾区文化重建格局。  相似文献   

19.
川东北红色歌谣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川东北地区所产生的宣传革命政策、描述英勇善战、颂扬军民情谊、思念红军等为主题的歌谣。川东北红色歌谣是川陕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运用红色歌谣对大学生学习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形成的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力地推动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从而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种革命精神,焕发出巨大的文化力量,激励着中国人民永远踏着时代步伐而进行人类社会进步事业永恒的长征。“长征精神”是一种精神鼓舞。1936年,当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著名作家鲁迅和茅盾即对红军的英勇斗争致以热烈的祝贺与敬意。他们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贺信,信中说:“英勇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勇敢的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