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1806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是世界近代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由于这部法在大陆法系国家具有典型性,且在历史上先后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产生过深刻影响,因此,研究这部法典,无疑对我们理清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制度的传承脉络,正确认识现当代外国民事诉讼法,乃至更好地借鉴其模式、制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1806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及历史渊源法国自1789年第一届制宪会议召开到1799年拿破仑执政为止的10年间所制定的法律,在法律史上称为过渡期法。在这10年间,革命者通过颁布众多的法令,对旧制度时期的民…  相似文献   

2.
2011年1月13日,法国官方公报公布了第2011-48号仲裁改革法令,同时附有评述报告。这是法国30年来第一次对包含于《法国民事诉讼法典》中的1981年仲裁立法作出全面修订。法国这次仲裁法修订既涉及国内仲裁也涉及国际仲裁,新规定包含在《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442条至第1527条中。除个别条款外,新法将在2011年5月1日生效。法国仲裁业界已经为修订法国仲裁法游说良久,这次修订遵循了法国一贯的对仲裁友好并勇于创新的传统。新法的目的是维护巴黎在国际仲裁界的领先地位。官方评述报告阐述道:三十年后,这次改革有必要将仲裁领域的案例法整合起来,也有必要对现有的条文进行补充以保持其功效。报告也特别提到,新法引入了外国法中已经被证明有用的一些规定。此次仲裁法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外国仲裁使用者和观察家对法国仲裁法的知晓便利度。译者根据法国知名仲裁法专家Emmanuel Gaillard先生的英文本,将该法全文译出,同时择要注释说明了新法较旧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柴苗苗 《法制与社会》2013,(18):48-49,53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证据规定》),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中以较大的篇幅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赋予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新内容。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一条规定了当事人及时提供证据义务,将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所确立的举证时限制度吸纳到民事诉讼法中。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制度作为民事诉讼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民事诉讼程序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20多年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主线。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果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的贯彻施行,也为改革和完善相关证据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目的概念界定不仅应当反映民事诉讼自身的规律,还应揭示作为主体的国家的需要。据此,民事诉讼目的,就是以观念形态表达的,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这种目标或结果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应当是有所区别的。民事诉讼目的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  相似文献   

6.
一、诉权自由精神1、诉讼的指导原则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洋洋万言1507条。在其卷首第一章就奠定并明确表述了它所遵循的指导诉讼的基本原则“:……惟有当事人提起诉讼,在诉讼因判决生效或者依据法律终止前,当事人有停止诉讼的自由”(第1条)。这就是说,在法国,民事诉讼的提起与继续,完全依据当事人的意愿,当事人既有起诉的自由,也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撤诉处分诉权的自由。“当事人引导诉讼进行,承担其应付的责任,由其按照要求的形式与期限,完成各项诉讼行为”第2条)。充分体现了法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当事人进行主义”,前两条联系起来,表…  相似文献   

7.
自从法国在1806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中最早确立了检察机关有权在民事诉讼中的一些特殊领域提起诉讼以来。德、美以及前苏联等国都基于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在不同程度上赋予了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民事检察监督的体系由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民事抗诉权和民事参诉权三方面构成。从各国的规定来看,在其检察机关监督职能中,  相似文献   

8.
尹佐海 《山东审判》2005,21(5):117-120
应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的邀请,笔者随山东省高级法官考察团于2005年7月5日至18日对法国进行了考察访问,并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的有关教授、巴黎大审法院的副院长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就各自司法体制、司法机构和职责,特别就法国民事诉讼程序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并旁听了巴黎大审法院开庭。本文仅对法国民事诉讼制度作总括介绍与探讨,并概要分析其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絮雪 《河北法学》2004,22(4):144-148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所研究解决的是诉讼权利的分配问题,即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合理地配置诉讼的权利。在当前司法改革时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作为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笔者在解构我国当前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检察院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对现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存在的缺陷作了总结。最后重新构筑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系,以寻找实现审判权与诉权达到最优化配置的突破口,指导司法改革向正义、公平、效率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已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01年7月12日讨论通过。为了使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理解《规则》的精神,更好地在审判实务中适用《规则》,现就该《规则》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以及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阐释和说明。 一、制定《规则》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是为适应审判方式改革深化的需要,立足审判实务的要求而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