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4,(10):12-14
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黄炎培先生曾提出一个如何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当时,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前夕"窑洞对"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著名民主爱国人士黄炎培应中共中央毛泽东的邀请,前往延安进行考察。黄炎培先生说,我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孛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人民本位法律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许多关于毛泽东的著述中都提到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民主治国的谈话。那是1945年黄炎培等六人访问延安时发生的。黄炎培对毛泽东谈起了兴亡的周期率: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够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览取一望。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黄炎培希望中共“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相似文献   

4.
1945年,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在延安的那次著名的谈话,人称“窑洞对”,至今许多人耳熟能详。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历史又反过来启迪人民。在共产党人决心铲除腐败现象这一毒瘤的今天,重温历史不无必要。 黄炎培的忠告 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即。在延安的窑洞中,穿着一身打着补钉的衣服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主席在问及中国民主同盟的重要成员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的感想时,黄老先生坦率地道出了以下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对此,毛泽东主席充满信心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6.
记者:《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已于2003年12月31日由中共中央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请谈一谈《条例》出台的历史背景及其重大意义。 岳宣义: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监督工作。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共产党在执掌全国政权后怎样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57年,邓小平同志在西安干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加强监督的重要性。1980年,他在《党  相似文献   

7.
"周期率"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延安窑洞对话中(即著名的"延安窑洞对")提出的一个重要话题。自谈话以来,成为迄今为止不断引起理论家和政治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政治、法律、历史和实践问题。从国家治理视角看,黄炎培提出的周期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治理效能的时空延展递减率"问题;从"地地得人,人人得事"这一句话中,可以发现黄炎培对"地方自治观"情有独钟;从毛泽东的"动商"以及反科层官僚主义的政治性格中,可以理解毛泽东为什么是一位坚定的"运动民主论"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从邓小平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文革"的深刻反思中,可以理解邓小平"民主法治观"的政治关切所在;"地方自治观""运动民主观"与"民主法治观"实质上都是解决中国历史周期率问题的不同方案,如果能够实现三者间的通融即"通三统",我们将更有希望真正跳出历史周期率。  相似文献   

8.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08,(17):58-59
1945年7月1日,抗战胜利的前夜,黄炎培争六位参政员登上飞机,飞往延安。。下午一点多钟,毛泽东、朱德等已经到机场迎接他们了。六位参政员在延安除参加会谈外,还参观一些单位,访问一些老朋友。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到家中作客,促膝长谈一个下午。毛泽东问他,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他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  相似文献   

9.
建国之前,在我党即将“进京赶考”之时,民主人士黄炎培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毛泽东同志回答说:“我们找到了一条新路,这  相似文献   

10.
《第七次革命──1998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主编刘智峰日前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刘吉说,机构改革仅仅是第一步。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的,还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他说,民主决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因为民主本来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面旗帜。我们是依靠人民才夺取政权的。当年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是什么旗帜?不就是争自由、争民主吗?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先生关于怎样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提问时,就是说要依靠民主。哪有共产党人不要民主…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百年以来,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制度是党自我革命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在其中处于基础性和保障性地位,贯穿于党自我革命的全过程、各方面和各环节,也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具体体现。深刻回顾和总结百年以来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成就,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纵向上来看,党以自我革命取得了打破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规律的制度成就;从中西横向比较来看,党以自我革命取得了突破西方国家形式主义监督困境的制度成就;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身来看,党以自我革命取得了把自己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样板的制度成就。  相似文献   

12.
刚刚去过一趟延安,杨家岭的窑洞和枣园的窑洞都保留有张闻天的旧居。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其他几位在同样的地方保留有旧居纪念遗址的领袖人物相比,张闻天是个什么人物,许多人特别是“文革”后出生的年青人并不甚了解。与我同行的一位年青人就连连问我:张闻天这个人能与毛、刘、周、朱在延安时期享受一样待遇,他是个什么人?他干过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死的?为啥没怎么听说过?所以我觉得应不吝笔墨,说说张闻天。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20年记录了一个人最美丽的年华,那么20年对一个从乡村建筑队起家,到发展壮大成为拥有12个全资子公司,具有国家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国家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来说,就是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而对于一手创造这个历史的人来说,他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绚丽,他该拥有什么样的气度?熟悉吴振山的人说,他依旧平和,依旧憨厚。  相似文献   

14.
李静 《政府法制》2013,(29):22-23
毛泽东进入北平之后,工作日理万机,加上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不再像过去在延安时期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走走。对此,他曾发牢骚说:“我都成了笼子里的老虎了,一点自南也没有。不能随便外出,不能随便看戏,不能随便干我想干的事情,整天是这个警卫、那个警卫跟着,我干什么非得你们那么多人同意?”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东青岛市,有一个琴岛律师事务所。山东省司法厅的梁德超厅长曾亲口说过:“琴岛所是山东第一大所”。厅长这么说,看来这个“第一”是不必考证的;可又有人说:不止在山东,就是在全国,“琴岛”也是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这话不知该不该考证?任何人到琴岛所参观,在惊奇地提问后面,必定有”琴岛”人自豪地回答:“你们现在有多少人员?”“我所恢复重建已有16年,现有专职律师51名,加上兼、特律师和工作人员共110人。”“这么好的写字楼,是租的还是买的?”“是我们依靠多年的积累,投资500多万元买下来的。1000多平方米的房屋产权是…  相似文献   

16.
“三起三落”的坎坷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彻底实现与传统的人治社会脱钩,这是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问题,是我党跳出历史悲剧周期率的重要措施。在我国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关头,必须作出的重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 “历史周期率”是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历史现象的描述和概括。 其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历史发展中的周期率”。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历史上大凡一个阶级、 一个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过程中或政权创建初期,尚能保持发奋图强、团结一致、齐心协 力、廉洁奉公等精神;但当政权稍加稳固或历时较久,便产生懈怠,内部争斗分化、腐败,导 致政权覆灭;而下一个政权又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18.
文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曾有一位名人说过:对于一个外人来说,社会最大的谜团就是,他虽然能看清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但他并不理解每一个人所作所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这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影响和魅力所在。我国的律师文化同样也是如此.要经历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才能稳固定型及稳健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律师文化建设先天缺乏深厚的历史根基,缺乏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的、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现在仍处于初始形成和渐进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延安技工学校校长制平安尽管他不足50岁但是他已经在延安技工学校生活了20余年,因为他生长在延安技工学校,他的父亲曾是这所技工学校的第一任校长,30年后他本人又是这个公办技工学校的第五任校长了。他的头顶没有带太多动人的光环,只是一个延安技工学校普通的传人,岁月的沧桑过早的写在了这位陕北汉子的脸上。他说话严谨而亲切,在工作上雷厉风行、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20.
爱国华侨陈嘉庚对吃假说过一段颇有感触的话。他说:“800元的酒席我实在咽不下去,两角钱的饭菜我感到又甜又香。一个浪费的是人民的财力和物力,一个是节约人民的财力和物力,两者的生活作风,真是天壤之别。”这段话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先生率团慰问抗日军民时说的。当时在重庆,国民党用800元一桌的高档饭菜招待陈嘉庚,而在延安,毛泽东主席在土窑里请他坐在小木凳上,吃两角钱一顿的客饭。陈嘉庚由此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如今历史已证明了陈嘉庚先生断言的正确。然而,当历史翻过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再回味陈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