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外针对中国日趋增多的反倾销调查严重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入世后,遭遇反倾销的案件不但没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反倾销应诉能力,为中国出口产品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倾销与反倾销,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外贸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整个对外经济交往的基本思路.目前,在倾销与反倾销问题上,出现许多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是误区,有必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予以澄清,从而使人们理性地对待反倾销.  相似文献   

3.
尹立 《学习论坛》2009,25(3):72-76
欧盟与巴西之间有关进口可塑性铸铁管装置反倾销争议这一典型案例,主要涉及欧盟针对自巴西进口的可塑性铸铁管及管道装置实施反倾销措施是否违反了WTO反倾销协议的相关规定,从而是否应被纠正或予以撤销的问题.从案情来看,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争议事实上是由于双方对GATT1994第6条和WTO反倾销协议相关条款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所引起的,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在确定倾销幅度过程中反倾销调查当局是否可以采用"将负倾销幅度视为零"的计算方法;二是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关于调查当局对损害是否可以进行累计评估的问题.通过该案,分析专家组对国际反倾销领域中的一些代表性问题所作的具体解释和裁定,从中发现规律,寻求对策,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反倾销规律的正确认识,进而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合理有效运用WTO反倾销规则来应对外国反倾销指控的实际能力,在对外贸易中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生存发展实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以鞋业出口为例,近年来,我国鞋业出口遭遇反倾销调查越来越频繁,对我国鞋业出口及鞋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必须加快完善反倾销的立法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反倾销领域的协调作用和制鞋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咨询作用,鼓励鞋业出口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减,各国之间的倾销与反倾销日趋频繁,矛盾日趋激化。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已经构成我国经贸发展的实质性障碍,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出口和成长。应充分认清各国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采取应对措施,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中生存和发展,进而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目2002年4月30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493起,涉及4000余种产品,累计涉案金额逾百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手段的最大受害者。中国加入WTO后,其他成员原有的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歧视性政策,已在逐步取消,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会更加宽松。然而,WTO的成员为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利益,必然会转向以具有“合法性”、“便捷性”和“隐蔽性”特点的反倾销手段限制中国产品。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巨浪,不仅不会因为中国加入WTO而减缓,而且会更加汹涌。为此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虽然反倾销的立案权掌握在进口国手里,但应诉的主动权却在我们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计量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反倾销立案的条件是倾销的发生,而非将反倾销措施当成专门的贸易保护工具.在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后,被反倾销产品的进口并不会马上减少,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存在时滞.反倾销措施对价格的影响微弱,对进口额的影响更大,反倾销措施客观上起到了贸易保护的作用.越多的国家或地区被反倾销,则反倾销措施对贸易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以来,日益面临倾销与反倾销的困扰,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为了减轻由于倾销和反倾销带来的损害,中国应当认清当前反倾销局势,分析遭遇反倾销原因,采取积极的反倾销应对措施,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欧盟对我国企业实施了大量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反倾销措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欧盟反倾销法律规范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不公正,也有我国企业自身的问题,同时还有欧盟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因此,解决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政府应采取主动措施,既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竞争观念,改变企业发展模式;又要努力促使欧盟以产业为基础给予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如何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反倾销———这一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一种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和正常贸易秩序的合法经济手段,越来越多地成为发达国家实行新一轮贸易保护的工具。从近年来所发生的反倾销案件来看,中国已经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据统计,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反倾销以来,到2000年9月初,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案件调查378起,涉及到我国的化工、轻纺、土畜、机电、医保等4000多种商品。…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也称反倾销措施,是指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对反倾销的预防不力、规则运用不熟,目前我国仍然是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我们要认真学习反倾销规则,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应对国外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并针对国外企业向我国市场的倾销行为提起反倾销诉讼,以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是今后中国对外贸易工作中的一个长期问题。政府在应对国外反倾销中应发挥主要作用。近期 ,政府应争取修改反倾销协议中不利于中国的条款 ,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 ,全力做好反倾销准备及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外国对华反倾销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以反倾销为形式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 ,不断吞噬着我国出口市场进而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拦路虎”。入世后 ,随着中国与国际经贸交往的日益频繁 ,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全球性将使反倾销问题更严峻地凸现于我们的面前。及时有效地消减这一出口障碍是外经贸工作的当务之急。而准确地分析外国不断大规模对华反倾销的内因和外因 ,可使我国能更有效地针对性应对。  相似文献   

15.
日落复审制度是乌拉圭回合谈判有关反倾销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该项制度在性质和目的上均与原始调查存在着显著差别。WTO《反倾销协定》针对原始调查规定了相当详细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然而,对于具有类似重要地位的日落复审,所涉条款却寥寥可数。因此,如何更好地结合WTO案例与法理,对相关协定条款进行分析,对于准确地认定日落复审规则,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阿根廷油管类产品日落复审案在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方面均对日落复审制度进行了深入地解析,值得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入世在即,面对欧美等国对我国出口商品反倾销投诉愈演愈烈的现状,本文着重研究如何深入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运用WTO有关协议中的保障措施,提出避免和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以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以来,我国受到国外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截至2002年12月20日,我国产品共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509起,遭遇保障措施46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160亿美元以上,导致四五十万人潜在失业,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反倾销问题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李涛 《奋斗》2004,(5):34-35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配额许可证等措施的限制使用,反倾销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反倾销也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自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进行反倾销以来,每年国外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呈不断增多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外贸易正处于贸易摩擦的高发期。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与反倾销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分析反倾销产生原因及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反倾销的发生,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0年特别是1998年7月以来(自此中国公司可以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所发生的欧盟反倾销案件表明:欧盟一直在广泛地使用反倾销政策,从反倾销措施的使用数量到使用程度,中国公司都是很重要的反倾销对象,尤其是那些以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中国公司。欧盟之所以加紧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政策,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希望降低中国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保护欧盟内部市场的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这些产业的重组。因此,中国出口商可以通过采取一些必要的可行措施,尤其是合理的价格战略,来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