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义 《南风窗》2010,(6):18-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改革成为全国"两会"的双重奏,也构成了不同阶层代表、委员之间议政交锋的隐含的分界线。从"两会"前社会改革措施密集出台来看,还有3年任期的本届中央政府的紧迫感十分强烈。可以说,本次"两会"将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一个发展是第一要务下的社会改革为重心的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2.
唐昊 《南风窗》2011,(7):2-2
当"幸福中国"话题迅速风靡全国的时候,恰逢"两会"召开。在此舆论背景下,作为高层政治平台的"两会"在设计如何使中国人更幸福方面下了更多的功夫。而"两会"的标志性成就"十二五"规划,就涉及多项改善民生的行动计划。如:城镇年均新增就业900万人;年均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亿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等等。  相似文献   

3.
<正>一、"增长""改革""立法""两会"锚定中国大变革3月3—15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本次两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以"稳定的经济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关键词进行了2015年整体部署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4.
赵义 《南风窗》2010,(4):2-2
<正>在全国"两会"前夕,地方省级"两会"已然先行结束。在公开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可以看到2010年的地方"两会"除了谋发展、保民生这个共同主题之外,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中原水危机     
张墨宁 《南风窗》2014,(18):58-61
<正>水资源的分配模式,依然延续重城市重工业、轻农业轻农民的逻辑。进入7月,大旱在我国中部和东北地区蔓延。"中原粮仓"河南的旱情是自1951年以来之最,受旱区域涉及郑州、邓州、平顶山等13个省辖市。大面积的干旱再一次暴露了地下水危机的严峻现状。同时,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的农民,固化的救灾模式,依然是这个国家的切肤伤痛。  相似文献   

6.
农民一看是"50年大旱",觉得现在抗旱已经晚了。即使浇过一遍地,以后一直风调雨顺,每亩地多保住50~100斤麦子,将来售麦赚来的钱与浇地费基本持平,再搭上人力也划不来。政府跟农民说这次抗旱浇地不掏钱,但农民们怕政府"秋后算账"。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南风窗》2014,(6):2-2
<正>不出所料,在全国"两会"上,公务员"加薪"的议题成了一个热点。这很好理解。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一波公务员的叫苦潮,包括网上,媒体上,也包括地方的"两会"。舆论的发酵,为其在全国政治舞台上的公开言说作好了铺垫。有人说公务员在言论上是一个"弱势群体",这需要辨析。他们只是在官民关系的紧张中,作为公众眼中的"特权阶层"而在道德上处于劣势,使其某些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值得怀疑。但这一点从来没有妨碍他们在博弈上的优势。毕竟,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绝不是这个社会的弱者。  相似文献   

8.
潘毅  邓韵雪 《南风窗》2011,(6):64-66
不久前,在上海"两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明确表示说:"目前这种劳务派遣的制度是非改不可的。上海在这个问题上,应率先出台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许锋 《法制博览》2009,(18):71-71
在《西游记》中,有一些故事很耐人寻味,比如凤仙郡大旱事件。据书中说,凤仙郡的郡侯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公务员,在他的领导下,凤仙郡的人民安居乐业。可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让凤仙郡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相似文献   

10.
<正>世人瞩目的2010年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这次全国"两会",再次吹响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进军号角。"两会"期间,不少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围绕着中国工人的品格以及职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至今余味未尽,让我们津津乐道。以下本刊编辑根据媒体报道选择了部分代表、委员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刘俊 《南风窗》2014,(9):28-29
<正>风清气正的好作风和去特权的普通职业化,才是公务员正常薪酬增长的有力保障。尽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已表示"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但公务员说自己工资低的叫苦潮仍在继续,不仅基层公务员,国家部委的处长也加入到了叫苦的行列。看来,加工资颇有要变成一种"集体红利"的意思。一个长期被视为享受着特权的群体,突然把自己说得比农民工、护士、白领还要惨,连我这样的公职人员都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今年北京两会代表、委员提交的有关职工群众的建言献策也比较多.据市政协委员、石景山区总工会主席李桂珍透露,在今年两会开幕之前,工会界别的政协委员曾开通一个"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的热线,23个委员在3个小时内接听了290个热线电话,收集到很多一线职工群众的意见,他们把这些意见整理出来带到了"两会"上.  相似文献   

13.
NGO现场     
《南风窗》2010,(8):20-20
<正>西南大旱NGO反应迟缓云南一直被专业人士誉为"中国NGO的天堂",但在今春西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救灾行动中,云南NGO被指反应迟缓。迟至2月24日,云南省青基会外围组织润土互助工作组、大学生爱心家园才率先行动,发起"‘我为乡亲送瓶水'暨援建‘爱心蓄水池'紧急募捐公益活动"的倡议  相似文献   

14.
石破 《南风窗》2007,(24):19-20
温总理说:"我看了杨委员的条子,很感动。他眼睛不好,看不清字儿,发言稿全部是背下来的。我们给他一个机会吧。"如果不是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流泪发言,没有多少记者知道杨志福是谁。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肥料专家。  相似文献   

15.
民生与幸福     
赵义 《南风窗》2011,(6):8-8
又到全国"两会"时。近年来,民生建设一直是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民生建设作为这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风向标。十一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就  相似文献   

16.
田磊 《南风窗》2010,(7):38-40
各种各样的民生数据都可以佐证,作为一个整体,西部在过去10年与东部以及整个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高速增长的GDP并没有直接带来人民生活福祉的改善。温总理在今年"两会"上说:"关键就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何促进当地老百姓致富,这是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义 《南风窗》2012,(7):2-2
和往年一样,前不久的全国"两会"同样有一些言论和提案引起了很大争议。比如,对于成为"三公"消费靶子的茅台酒,贵州有位副省长如此"叫屈":"管资金分配的官员下来,你让他自己去餐馆吃饭,到了贵州却让他喝米酒,那不是得罪人嘛!"责任在于"跑部钱进"的体制,而不是茅台酒。还比如建议让穷人将生育指标转让给富人,建立公民的道德档案等。全国"两会"如此庄严的场合,出现一些"出位言论",应当说不是人的智识水平出了问题。相反,越是一些"出位言论",可能背后都对应着严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田磊 《南风窗》2010,(6):22-24
<正>各社会阶层在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除了数量上的失衡之外,在参政议政的影响力方面,更是不可同日而语。2010年"两会"前的一个月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照例做了几件事:开了5次座谈会,听取各个行业的国民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在新华网的聊天室与亿万网友聊天,直面网上的汹涌民情。总理的这些举动,几乎已经成为每年"两会"前的惯例。  相似文献   

19.
<正>"‘欠假’与‘欠薪’一样,都侵犯了职工的法定权益。"1月15日,在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政协社法委工会工作小组集体发声,并向大会提交界别提案———《关于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提案》,建议尽快出台"北京市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意见",让带薪年休假在用人单位得到全面落实。像这样,深入开展调研,"带着职工声音上两会"已经成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惯例。在今年北京市"两会"上,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5,(6)
<正>2015年全国"两会"有一个精彩的花絮,新华社把它报道出来了: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发言,谈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伴生很多问题。当他说到"银行是弱势群体"时,现场哄堂大笑,包括参加讨论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想不笑都不行。稍有经济或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现代社会,掌握着金融工具的银行在分配财富蛋糕上相当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