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近年来,楚文化的研究形成热潮,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由王建辉、刘森淼撰写,辽宁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荆楚文化》一书,可谓为其中雅俗共赏、颇有特色的一部。 一、《荆楚文化》不但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楚文化的研究成果,而且对楚文化研究领域有所拓展。此书广泛地吸取了前人和时贤有关楚文化的研究成果,对荆楚文化的特性、荆楚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的交  相似文献   

2.
<正> ☆湖北社会科学1989年第9期☆由张正明主编的楚文化研究专著《楚文化志》已交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楚文化志》全书共18章和1个附录,约35万字,该书从楚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乃至风俗等方面,分述综论了楚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地处祖国中部。“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湖北,又是被誉为“堪与希腊文化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历经传承,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涵已深深融入荆楚人民的心灵。近代以来,由于汉口开埠、工商日兴,海外文明纷至沓来,湖北又是西方文化较早登陆的地方。如此等等,都决定了当中华民族遭遇各种危难时,湖北人民都会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翻开这本《湖北近代革命史》(陈昆满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我们可以看到:在帝国主义用鸦片来毒害我们民族时,作为湖广总督的林则徐,1838年就在武汉首倡禁烟;当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轰轰烈烈进行时,湖北人民奋起响应,并取得了“四取阳夏”、  相似文献   

4.
<正> 如果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象征着楚人的开拓锐意和创新精神,那么,《楚文化史》本身,就不愧为一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的近作《楚文化史》,以楚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经,以楚文化的内涵为纬,相互交织,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清晰展示出楚文化千姿百态的历史风貌,成为盛开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园地一枝领异标新的奇葩。作为国内外第一部跨学科、全方位、多层面研究楚文化的专著,《楚文化史》的开创性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最能体现《楚文化史》开创精神的,还在于它那勇于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出版1993年12月23日,武汉高校及湖北地区语言学工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出版座谈会。会议由湖北省语言学会、华中师大科研处、华中师大语言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华中师大和湖北大学的校...  相似文献   

6.
凡是阅读过曾庆榴教授《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一书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共识:这部著作可圈可点,它的出版可喜可贺。对这部著作,我想说的是三个字:“特、优、品”。“特”是特色。应当看到,《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这部著作的出版时机,正是广东着力建设文化大省,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背景。繁荣发展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思路,应当是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学科。立足比较优势,就是从广东的地域特点和现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出发,来确定我们的比较优势,进而寻找和确立广东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发展特色学科,就是从广东的比较优势出发,…  相似文献   

7.
1995年8用11日上午,“讨论会”在楚城碧波宾馆会议厅隆重开幕。著名楚学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研究员张正明先生主持开幕式,前武汉市委副书记、武汉市楚文化学会会长王杰致开幕词,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发表重要讲话,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傅秀堂、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长娄齐贵、东湖风景区管理局局长惠书枝也在开幕式上发了言。张正明先生向大会介绍了楚史楚文化以及长江流域文化的研究现状和前景,美国西东大学蒲百瑞先生、江苏佛教文化艺术研究所贺云翱先生、荆门市博物馆刘祖信先生、南京大学张之恒先生等分别向大会宣讲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由大会秘书长程涛平博士宣布大会议程。会议将与会代表分为南北文化比较、长江流域区域文化以及楚文化三个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八百年的历史写下了楚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楚文化因袭中原文化的厚重因子,汲取了周边地域文化众长,又保留了楚地独有的文化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壮大起来,与北方黄河文化并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楚国艺术大概可包括青铜器、漆木器、玉器、漆画、帛画、简文古隶、金文鸟虫书等。在东湖之滨、文谷之畔,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众多楚国文物,记录了  相似文献   

9.
姚颖 《新东方》2009,(12):29-34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公开发表的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部著作。列宁曾在《国家与革命》中将《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并列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著作”。但是关于这部重要著作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前后出版与传播的过程,我们知之甚少,从而降低了对它的重视程度。十月革命前后,《哲学的贫困》在俄国的普及率极高,从1886年第一个俄译本出现到苏联时期多次重译与再版,无不体现着这部著作对苏联民众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戴铭 《协商论坛》2013,(9):49-50
两个国内“最权威”者何以聚焦《成语通检词典》 当前中国,文史领域最权威的出版机构莫过于中华书局,能够让中华书局出书,是许多文化人一生的梦想;传媒中最权威者莫过于《人民日报》,来自《人民日报》的文章,常常与国家的倡导相连。  相似文献   

11.
从第三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到现在已经两年了.两年来,我们的青年研究工作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其一、青年学科群的建设初具规模.全国第三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提出的学科群建设的任务有了很大的进展.已出版的有:《青年学》、《青年行为学》、《青年社会学》、《青年伦理学》、《共青团建设概论》、《共青团学》、《领导科学教程》(青年读本)等一批学科著作.《青年组织学》、《青年思想教育学》也将出版.这批学术著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吸收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理论.这批著作的出版,不仅是青年研究学科化的丰硕成果,而且使团校的教材建设进入了一个扎实发展的阶段.目前,我们还正在着手编写《中外青年比较》、《青年工作方法与技能》、  相似文献   

12.
政协海南省委主编的《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将典藏性与实用性、学术性与普及性集于一身,是近年来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巨大收获、一项精品工程. 近年来,对海南文化梳理较为出色的,一为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出版的《海南历史文化大系》,另一为2013年出版的《天涯文化丛书》.《海南历史文化大系》的编撰汇集了海南人文社科界精英,首次系统地梳理了海南历史文化,学术性很强;《天涯文化丛书》则偏重于通俗性,系统梳理三亚的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13.
单正平     
《新东方》2012,(3):F0002-F0002
单正平,现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艺学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兼任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学理论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出版著作1O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有:《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专著)、《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译著)、《膝盖下的思想》(随笔)、《闲话女人——迷你男权主义》(随笔)、《左右非东西》(随笔)等。在所研究领域的最有代表的思想观点是:  相似文献   

14.
楚文化和道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属于地域文化;道教文化则属于宗教文化。两者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楚文化对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形成于楚地的道家学术,给了道教文化以直接的理论支撑;二是《楚辞》给了道教文化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三是楚地的巫术文化,也给了道教文化以重大影响。可以说没有楚文化的特定文化模式,就没有现实中的道教文化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5.
<正>几年前,曾读过周积明先生的文章《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文中讲到:“文化史的独特思路在于:它自始至终关注的是,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探寻一个民族的文化性(包括民族的心理性格、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以及长期积淀的若干稳定的观念)是如何生成、积淀、整合、定型的?这种民族性又是怎样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使之表现出民族特色的?正因为如此,文化史研究的重心,理应在精神的物化或物化的精神,在民族精神的‘外显’和‘内隐’。”这篇文章对于文化史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给予了诸多方法论上的指导。几年后,由周积明教授主持编写的《湖北文化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正是在这种研究思路下集结而成的,为我们在文化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学人提供了一个可资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正>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文化的研究范围广阔、影响巨大,它对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由省群众文化学会杨奋生等同志主编的《荆楚文化金三角发展模式》一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湖北农村文化发展战略的专著,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荆楚文化金三角发展模式》是作者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观点为指导,为  相似文献   

17.
陈学璞 《当代广西》2009,(19):56-5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近期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文化研究丛书》,就是广西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宏大工程。从1998年至2006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文化、历史、民族、经济等方面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历时9年,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桂北文化研究》(吕余生主编)、《红水河文化研究》(唐正柱主编)、《环北部湾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西江文化研究》(李俊康主编)、《刘三姐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花山文化研究》(唐华主编)共六部著作,合计264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在陆续单本出版之后,又将这六本书汇编成《广西文化研究丛书》整体推出,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传播不但促使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使得文化的继承得以实现;而在促使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过程也就转化为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传播发展的历史。在当代社会中,对楚文化的传播,湖南走在湖北的前面,借鉴湖南的经验,促使湖北的楚文化传播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权力一直足社会和文化分析领域的一个中心话题。《文化与权力》从权力的角度叙述了文化研究的历史。该书论述了文化研究的性质和目的,评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从战后法国的米歇尔·福柯、20世纪70年代饷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到该领域在美国得到的巨大发展,再到当今人们对文化、政治和道德规范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九歌》在流传过程中的演变及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歌》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有一个从越文化到楚文化的演变历程。范文澜先生说:“(楚国)在广大国境内,有苗族华族和许多其他种族,居民相互间交流方化,产生以巫文化融合华夏文化为基本的楚文化。各种族也就在同一文化中大体融合了。”因此,探索《九歌》流传过程中的演变及中介,是寻找打开《九歌》迷宫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