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亮 《学习导报》2014,(21):52-52
近日,微信在转载一首打油诗:“收入不高假装富贵,文凭很高天天开会,加班加点吃苦受累,号称白领自我陶醉,涨点工资全民反对,遇到专家还说延退,除了这行啥都不会,外表光鲜心都操碎”——矫情的牢骚与抱怨,说明干部群体正产生不同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
王月 《党建文汇》2011,(3):33-33
社交焦虑,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状态。这个状态是人们并未觉得自己达到疾病的程度,但却无时无刻不被与人打交道的问题烦扰。一个保守且被广泛报道的数字是,中国每10人中约有1人或多或少有社交焦虑方面的困扰。社交焦虑,已成为当今世界继抑郁和酗酒之后排行第三位的精神健康问题,而在社会急剧前行的中国,可能受此波及更多。  相似文献   

3.
当下,人人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确,在社会道德问题上,有许多不和谐音符充斥着我们的视听: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的蝇头之利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诸如“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屡屡见诸报端,引起人们对健康问题的焦虑;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3):116-117
工作忙不完、家里事情多、电话不停响、心里扑通跳……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体会过焦虑的滋味。“三T公司”职场专家结合多种时间管理妙招,给出战胜职场焦虑的最新建议——  相似文献   

5.
35年前,小岗人为分地而冒险;35年后,小岗人又开始为土地集中焦虑起来。当下,小岗村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所未有的土地流转力度、全村五分之一的连片耕地已经流转给村办企业,剩下大部分的耕地也被纳入各种园区规划。  相似文献   

6.
刘岩 《党史博览》2012,(10):38-39,48
《党史博览》2011年第10期发表拙作《中国共产党点燃“全民抗战”烽火纪事》一文后,有读者提出:“共产党点燃的‘全民抗战’烽火,与卢沟桥燃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烽火是什么关系?”“在全民抗战付诸实践的源头,竖一座‘中国全民抗战纪念碑’,与卢沟桥抗战纪念标志有无冲突?”  相似文献   

7.
世上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你脚下正在走的这条. 当下社会的很多人,都是焦虑的.没有的想要,得到的不满足,在各种层面上挣扎,变得对生活不耐烦.但人和人之间在这一点上也是有区别的,就是能否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这种焦虑,能控制住的基本生活得都还不错,不能控制的人生就一团糟.在很大程度上说,控制住焦虑也就控制住了人生.  相似文献   

8.
“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工作”“马上有对象”……农历马年春节,“马上有”的拜年短信、做信、图片、视频火了起来。过年说点吉祥话,讨个好彩头,本就是世俗所及和人之常情。这些“马上有”尽管调侃色彩浓厚,但反映了人们在就业、住房、婚恋等方面的期待,也传递着人们快马加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细细品味当下流行的“马上体”,像是一个社会多棱镜: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多少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2011年,雾霾天气击中民众的“污染焦虑”;食品行业的新目标制定引发“食品安全焦虑”;“郭美美”事件和“河南宋基会”事件引发“公益焦虑”;“限堵令”与“出行难”带来“拥堵焦虑”……这些纠结与争议背后,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心态:“公共焦虑”。(《中国青年报》12月22日)那么,我们到底为何如此焦虑?  相似文献   

10.
并非神话     
屈戎 《党史文汇》2005,(10):53-54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很有一些人为中国现代化和政治民主进程的缓慢焦虑,焦虑之余,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办法之一,便是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据论者讲,市民社会原为中国本土所无,今之为用当从西方舶来。所谓“市民社会”及其功用,简言之,便是要求国家尽可能多的退出社会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1.
学会快乐     
盘龙轩 《党课》2014,(22):86-87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快乐的事儿,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郁闷”成了一种常见的情绪。不用说,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小到心情不畅,大到懈怠工作生活,时间一久,难免精神上会焦虑与烦躁。  相似文献   

12.
《党建文汇》2005,(2):14-14
一是“开门”与“关门”的关系。党组织的大门应当向所有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敞开,但不是说任何人不分世界观、不分信仰,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党员。这是区分我们党是“先锋队”.而不是“全民党”的界限。“全民党”概念,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赫鲁晓夫的“全民党”,二是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全民党”。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巩固,在苏联已经形成了人民紧密的、  相似文献   

13.
杨文波 《奋斗》2008,(1):50-51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依托“中国亚麻之乡”这块金字招牌,牢牢抓住亚麻产业工农关联大、劳动力密集、创业门槛低、既富民又富县的比较优势,举全县之力建设“中国亚麻城”,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做麻、全民创业、加快民众脱贫、财政解困的路子。经过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言青 《学习导报》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民众之所以对改革产生焦虑,实在是由于过去的一些改革给他们或多或少带来过伤害。就是在当下,伴随着各种相关改革而产生的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依然让相当数量的民众对改革心存余悸。  相似文献   

16.
言青 《新湘评论》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近代基督教传入引起中国文化焦虑,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存在文化势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具有深刻的差异,充满着张力。当今时代,中国在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热”与“基督教文化热”同时存在,如何看待、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仍然是令人焦虑的文化难题。  相似文献   

18.
慢能力缺乏症是指紧张焦虑的工作和生活情绪无法通过自身的调整得到缓解,致使精神时刻紧绷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卷入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却无法控制自己放慢脚步等。防治“慢能力缺乏症”,不妨试试以下招数。 拉开与“当下”的时间距离。建议偶尔远离“当下”,寻觅些有年头的老物事,沿着它们回溯到时间的彼端,展开一段别致的时光旅行,体验一下放逐自己的快乐悠闲。  相似文献   

19.
有个相声叫做《扔靴子》,说的是一位老人一直等待楼上的房客扔下第二只靴子,以至于一夜没睡。不必笑话这个老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类似的焦虑。  相似文献   

20.
又见换届病     
王春 《廉政瞭望》2011,(19):20-22
焦虑心理:保位争位都折腾 “肥缺。”正值换届期,川东某市的一名官员和记者谈到该市的财政局长位置正空缺时不由得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