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  剪宏伟  朱宏亮 《法制博览》2023,(24):121-123
骨盆骨折是法医学鉴定中较为常见的损伤,骨盆环的受力较为复杂,在站立位与坐位时受力不同。目前伤残等级鉴定中将骨盆骨折分为四型,损伤程度鉴定中分为三型。骨盆损伤的应力分为外旋力、侧方挤压力(内旋力)、垂直剪力三种,以及前述三种应力的两种以上混合,这些力均可威胁到骨盆环的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等。在鉴定工作中需针对鉴定标准规范要求,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验方法,谨慎评价骨盆骨折后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畸形愈合程度,客观、公正地出具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2.
陈昌赤 《法制博览》2024,(12):108-110
随着法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锁骨与肩关节损伤鉴定逐渐成为司法鉴定中的内容之一。本文对锁骨与肩关节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深入分析了其主要的损伤类型及其在法医鉴定中的意义。借助现代影像学技术,如X线、MRI和CT,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同时,功能与病理评估也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损伤信息。但在鉴定过程中,仍然存在多种挑战,特别是随着新技术如3D打印、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如何确保鉴定的准确性与公正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总体而言,本文强调了精确的法医鉴定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以及新技术在提高鉴定质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田佳佳 《法制博览》2024,(10):97-99
椎体骨折占位是指椎体骨折后,骨片错位、移位或压迫周围组织的情况,不仅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考虑损伤的时间因素、可能的外力作用方式等因素,以综合判断占位的形成过程和原因,而分析自身和外力原因造成的因果关系对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审理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一例椎体骨折占位的损伤鉴定案例,全面分析了案中被鉴定人的损伤程度及损伤主要原因,旨在为该类型的鉴定案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余坤 《法制博览》2024,(2):87-89
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需要具体了解损伤原因、伤情严重程度、伤情所致不良后果,进而为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着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展开讨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在具体了解案情、病史的基础上,进行法医学鉴定,得出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5.
李彦霖 《法制博览》2024,(7):112-114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随之逐年增长。交通事故的频发不仅会造成伤者人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还会给伤者带来严重的精神损害。伤者为了获取治疗期间各项赔偿金额,需要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法医临床鉴定作为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的重点机构,其伤残鉴定结果关系到受伤者后续的赔偿数额,对伤者提起诉讼至关重要。文章以1例交通事故致右眼损伤的伤残鉴定为例,根据伤员的受伤程度及治疗情况,结合现行伤残鉴定标准进行分析,为伤者提供公平、公正的伤残等级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脾破裂是指人体脏器的损伤,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外力因素对脾造成的伤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法医的鉴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难。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对外伤性脾破裂与外力作用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及对脾的损伤程度的评定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傅博  郭佳琪  杨天潼 《法制博览》2023,(25):109-111
目的:分析10例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致瘫的成因、损伤特点,在法医临床鉴定过程中的要点。方法:对于2017年至2020年笔者执业司法鉴定所收案的10例儿童脊髓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方式、损伤特点及后期恢复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此10名5~7岁儿童均为女孩,其中9名为胸髓损伤,1名为颈髓损伤。9名儿童自诉在下腰过程中摔倒,1名儿童自诉为下腰起身过程中颈部着地。结果:10例儿童脊髓损伤原因,均为无骨折型脊髓损伤,因脊柱过伸有关,且多为脊髓完全性损伤,损伤程度较重,后果严重,在法医临床鉴定中进行鉴别诊断,因果分析。  相似文献   

8.
杜欣欣 《法制博览》2024,(10):100-102
目的:通过分析扼颈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情况,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18年6月22日至2020年6月22日期间扼颈损伤被鉴定人8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登记、归纳所有参选案件的性质、被害人临床症状以及鉴定结论等资料,探究扼颈损伤法医临床鉴定情况。结果:颈部扼伤的加害人一般为青壮年男性,且加害人的身上存抵抗伤。被害者的临床体征以及症状主要为眼部窒息征象、喉部挫伤;被害者的颈部存在扼痕。结论:扼颈损伤造成的损伤主要为轻微伤以及轻伤。在开展鉴定工作时,应用规范化鉴定标准能提升鉴定结果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9.
蔡焱伊 《法制博览》2023,(17):99-101
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以及损伤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究,促进法医鉴定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采取医学数据统计方法,选取了上海润家司法鉴定中心2019年1月-2021年3月这段时期,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98例伤残评定案例展开详细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得知,在本次研究的98例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当中,有44例经过法医临床学鉴定构成了伤残,在研究对象当中所占的比例为44.9%,按照国家《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鉴定标准得知,从整体来看,本研究的98例案例当中,大部分为9级以及10级的轻度伤残。在损伤特征方面,本次研究的98例案例当中,大部分呈现出瘢痕和色素沉着的情况,再就是呈现出牙齿缺失及折断的特征。结论:通过分析得知,在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案例当中,呈现出较高的伤残率,不过主要为轻度伤残,大部分患者的伤残度不高。此外,在颌面部牙齿损伤当中,主要是依据牙齿缺失及折断的数量以及程度来进行评定的,不过基本上评残级别都不高。  相似文献   

10.
肋骨骨折是法医鉴定工作中常见的损伤,各类意外事故、肢体冲突、摔碰等外伤均可造成肋骨骨折。法医鉴定中,明确外伤导致的肋骨骨折根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求,经常关乎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的等级确定,笔者结合工作经历,分享了关于肋骨骨折的成伤机制、法医学鉴定方法等内容,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