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作为警察“秀才”,我曾参与过许多重特大案件的采访,亲眼目睹了警察的酸甜苦辣。很多朋友对我说:当警察真神气,手里拿着“哇哇叫”,腰里别着盒子炮,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哩。闻及此言,只落个苦笑。看来,知为警艰辛者只有警察自己。  相似文献   

2.
我乘坐的采访车行驶在光洁如镜的长安街时,路边的玉兰正含苞。作为警察的我,采访警察已轻车熟路,然而这次采访,却使我感到一种艰难,尽管被采访者的事迹比我历次的采访对象都丰厚,都传奇,但我却感到周围有一种难以述说的羁绊,一种上不了台面的阻力。他叫刘爱民,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刑警队特情组组长。刘爱民这几年破获的疑难案件成摞,抓获的被通缉要犯众多,他的勇敢令当过刑警的我瞠目结舌,他的传奇故事使他的名字在他那个地区的人中耳熟能详,他应该能担得起“警界英雄”这个重量级荣誉,然而他身边许多人都觉得,“英雄”这个…  相似文献   

3.
在深圳这个流火的七月里,凡遇到有人有意无意地对我说,“你的笔下出两个英烈了,一个陈建刚、一个刘新征”时,我总是条件反射般急忙制止:“千万别说了,我情愿不写。”真的,我确实是“不愿意”写英烈,尤其是不愿意写周边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我本身就是警察,我采访、报道过许多警察,我太了解基层警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只祈愿我那些日夜战斗在打击犯罪第一线、本来就忠孝难以两全、就十二分辛苦与危险同在的战友们,包括陈建刚、刘新征都好好的活着,为父母、为家人、为自己、也为国家。哪怕工作很累、很苦、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5.
我多次采访过警察,我常常饶有兴趣地用一种理性的目光观察警察,探索他们特有的精神风貌,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冷静思索着“警察形象”这个名词丰富的含义。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每当我耳闻目睹社会上一些人对警察的冷淡、指责与非议,心中总感到有几分忧虑、几分不安…… 我非常赞赏一位哲人对警察的评价:警察如同大厦底层的顶梁柱,看着障眼,走起路来碍事,但  相似文献   

6.
以《英雄无悔》享誉警坛内外,被称为“警察形象先生”、“万人迷”的濮存听日前在广州演出话剧《雷雨》期间,就警察印象、警察文化、警察自身安全等问题接受了本刊特派记者的独家采访。记者:您饰演了《英雄无悔》的男主角,又主持过许多公安系统的文艺晚会、参加过公安系统的诗歌朗诵会、先进事迹演讲会等,接触了许许多多真正的警察,那么,您对警察的印象怎样呢?濮存听:在和平年代,公安战线是最重要的战线之一。“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这是周总理的话。就我接触和了解的情况看,这个队伍的主体真的是很了不起的,政治观念、法…  相似文献   

7.
F省去年年底鉴于当地车匪路霸猖獗,民愤鼎沸,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严惩车匪路霸的规定。其中有“对持枪、持械或其它危险品负隅顽抗的车匪路霸,可以使用武器甚至将其当场击毙”。极大地震慑了车匪路霸,点燃了除暴安良的正义之火。 春运期间,该省公安厅领导出于对打击车匪路霸工作的重视,与省、市领导到省长途客运站检查时,特别提醒旅客们说:“上了一辆车,就要同舟共济,要让车匪路霸进不来,出不去,跑不掉。”并旗帜鲜明地回答旅客们说:“为了制止犯罪,打死打伤车匪路霸,属正当防卫行为,司乘人员及旅客不负任  相似文献   

8.
过“关”     
日前,笔者去某县公安局采访,问起英模老孙,得知他“水” (出事 )了。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一个特大车匪路霸犯罪团伙被围困在一片棉花地里,面对手持利刃的匪首,老孙置生死于度外,奋不顾身扑上前去,虽然身中数刀,肠子被挑断,但他仍死死地抱住歹徒,为后续战友赢得了时间,使猖獗一时、危害一方的车匪路霸被一网打尽,为当地群众除了一害。老孙因此成为赫赫有名的英雄,后来被授予二级英模称号。这样一位英勇无畏的勇士,有什么东西能让他“水”呢 ?仔细问后才知道,原来在处理一起卖淫嫖娼案件中,他不仅接受了一方当事人的贿赂…  相似文献   

9.
六年前,我和如月写过一本《中国当代警官的倾诉》。 当时风风火火跑过很多公安机关,热热闹闹交了很多警察朋友,沸沸扬扬收过很多读者来信,便自以为有了一份“警察缘”。有位热情的高级警官夸奖我:“你是咱们公安自己的作家!”我也就云里雾里地感到非常受用。 后来才知道,满不是那么回事。 今年四月,我们一行三人到景德镇采访。采访结束,主人执意派了一辆丰田取道九江送我们回南昌。那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酒过三巡,谈腐败、骂警察就成为一个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说得我这个当警察的有点坐不住。我说大家说的事能不能具体点,我帮你们查一查,要不然你们也太冤了。听说我是警察,大家都哑了,我追问再三,原来他们所说的“故事”是道听途说来的。我并不是想为警察辩护,但这种无中生有或者添油加醋的“误骂”,实在令警察有点冤枉。“误骂”构不成犯罪,我们只好听之任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警与民之间有隔阂,老百姓对警察有看法。张金柱这样的警察虽然是极个别的,但还是有;山西潞城那样的交警,驾驶…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警察杨启荣张成俊不止一位当警察的朋友对我说:“西影路派出所的杨启荣,是个真正的警察!”当我和这位中等个头,瘦削身材,举止干练,眉宇间透着坚毅和敏锐的汉子成了朋友,脑子里装满他的故事以后,我便品出了“真正的警察”这句话的含义。干了10年警察,究竟...  相似文献   

12.
<正>采访时间:2006年9月14日采访地点:诸置市店口镇派出所采访对象:邓九洲,二级警督,选派来诸暨前的头衔是江西永丰县藤田公安分周局长初来乍到打响第一炮我是2004年10月28日从江西来店口镇派出所报到的,11月1日开始正式工作。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叫黎敬孝的江西籍小伙子。在我上任后不久,黎敬孝找到了我,开门见山地说:“你是江西来的警察?”“是的”。“你要为我们江西人出口气,否则我咽不下这口气。”“怎么了,慢慢说”。“我打工的店口五金厂老板欠我工资。”  相似文献   

13.
当警察的滋味李应春干了七八年警察,总算尝出点滋味来。这滋味甜甜的带一点酸涩,像含一枚橄榄。记得当初从宣传部门“跳槽”时,有朋友说我是冲着警察待遇高,嫌贫爱富,另求新“欢”。其实当时我除了知道警察发制服队,根本不知道还有个“民警工资”,只是在人事局拿调...  相似文献   

14.
寂寞中的欢乐李应春说警察职业寂寞有点不符合实际。可我算个什么警察?我是个有枪不能背、有警服不常穿的警察。是警察机关文件中偶尔道及的“公安文秘人员”。这“文秘”两个字界定了我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同时也把我最初从警的那一腔热情湮灭大半。因此,当了6年警察,...  相似文献   

15.
采访:安顿采访时间:1998年间月9日1:30PM采访地点:北京中粮广场五福茶艺馆姓名:默言性别:男年龄:24岁曾做过警察,现为某外资公司行政助理一共打过四次电话,才终于和地约好见面的时间,不是因为什,而是因为实在想不好应该怎样面对这个在电话里反复说“离开了自己最爱的一切”的小伙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又是一个生离死别的故事将要从一个男人的口中讲出来。说真话,我需要准备,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然而我们终于还是见面了,他在最后一次的电话中说,他将告诉我他“曾经多么深爱过”他的职业。语调中夹杂了便咽。我们在一个他熟…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到某地出差,在行进的公路上,猛然看到一大幅标语,上书“全民动员,打击车匪路霸”几个大字。起初我并未在意,继而一  相似文献   

17.
说来惭愧,自己在作品中写过很多警察,但真正同警察打交道的情况好像一次也没有碰到过。书中有关警察的故事,几乎全都是采访来的。一直到了写《十面埋伏》时,才算正儿巴经地同警察打过一回交道。   那是一次解救人质行动。因为我在采访时曾向他们夸过海口,下一次如果有什么惊险任务时,一定叫上我,也好让我见识见识体验体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那次解救行动他们真的叫上了我。   大概是觉得新奇,当时我想也没想一口就答应了。等到了车上,看到刑警队员手里明晃晃的武器时,才渐渐意识到这可不是什么新鲜好玩的事情。出发…  相似文献   

18.
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铁路刑警郑州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处长王仲刚被人们称为“风流警探”,其原因有二:一是因王仲刚作为一名刑警,在近30年的刑侦生涯中所破获的大案要案使他成为警界一个知名人物,“5·10”专案、“4·01”专案、中原战役、铁鹰行动、“1·31”专案、京广列车大爆炸案、400余万元特大诈骗案、“6·29”杀警抢枪抢劫珠宝行案中的神奇英勇为他赢来的十余枚集体、个人一、二、三等功的勋章,把他的警察生涯点缀得分外绚烂。他率领的郑州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威震敌胆,曾以打掉号称“南下支队”的车匪路霸“东北虎…  相似文献   

19.
走路问警察     
走路问警察小时候总是听大人们说:“破柴破小头,走路问老头。”我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这种人生经验,出远门需要问路总是问那些年纪大一些的人。那时候警察不多,实践证明这句话有道理。现在我把这句话改动了两个字用以教育我的孩子:“破柴破小头,走路问警察。”这也是我...  相似文献   

20.
警察,你是国家形象■百家言■○高克芬我是警察。警察就该有警察的样儿。工作干得好不好属能力问题,但自尊自重不可少———穿着这身衣裳,我就是“国家”。若穿便衣办私事,我被人打了,别埋怨,不是我欠揍就是小子无能;但我要扮上警察,就不允许你对我不恭,不能叫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