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12月25日,在上海一处码头上,两个不大引人注目的中年男子登上了一艘开往香港的英国客轮,他们就是潘汉年和夏衍。抗战爆发后,潘汉年肩负党交给的重任,前往香港领导当地地下党开展工作,为我军民抗战提供情报、物资等多方面的支援。1941年底,日军攻陷香港前夕,他回到上海。抗战胜利后,他再赴香港,继续在香港从事统战、情报工作,为党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情报专家,神龙见尾不见首 抗战爆发初期,神州大地到处弥漫着硝烟烈火,笼罩着战争的阴  相似文献   

2.
潘汉年是一位具有非凡经历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二十年代后期,他活跃在上海文坛,受中共中央委派,推动组建并领导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三十年代初期,他转入中央特科工作,成为党的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三十年代中期,他是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的秘密使者。抗日战争时期,他活跃在香港、上海等敌后地区从事秘密情报活动,是情报工作首脑人物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他在香港从事统战工作和情报工作,为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潘汉年在香港,写下了他生命史…  相似文献   

3.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了停战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我的父母当时在上海中共代表团工作。10月,和谈工作被迫中止,大部分同志撤回解放区,有少数人派到香港。10月下旬,周恩来和钱之光同志找父亲谈话:他的新岗位是参加中共香港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继续搞工商统战,负责党内财政并参加党刊《群众》的编辑工作。10月29日,我父母离开上海去香港了。而我仍在上海。 1948年初,因生活困难,七叔和八姑就带奶奶和我来到了香港。  相似文献   

4.
人物简介:陆诒(1911-1997),生于江苏省上海县鲁汇镇(今属上海市闵行区),曾就读于上海私立民治新闻学院,1931年8月进上海《新闻报》画刊编辑室实习。历任上海《新闻报》、《大公报》记者,汉口、重庆《新华日报》编委、记者,上海《联合晚报》、《联合日报》编委、记者,香港国际新闻社主任,香港达德学院新闻专修班主任,香港《光明报》主编。他曾访问过国共两党高层人物、高级将领及各界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25日,潘汉年前往香港领导当地地下党开展工作,为我军民抗战提供情报、物质等多方面的支援.1941年底,日军攻陷香港前夕,他回到上海.抗战胜利后,他再赴香港,继续在香港从事统战、情报工作.1 在错综复杂的地下斗争中,潘汉年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情报工作才能.与他共过事的同志都记忆深刻:他总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场所.西装革履,他可以坐在高级咖啡馆雅座与国民党政要权贵频频举杯,谈笑风生,与香港各界名流、豪绅巨贾进行聚会;衣着朴素,他可以打扮成普通市民、黄包车夫、搬运工、小贩,出没于人群之中,毫不惹人眼目;镇定自若,他又能够参加记者招待会,甚至能旁若无人地驱车直入国民党  相似文献   

6.
原法租界马斯南路121号(即今卢湾区思南路87号),是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上海的寓所。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在香港、上海蓄须明志,拒绝为敌伪演出。他这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深为广大群众传颂和钦仰。著名剧作家田汉所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曾表示过他的一个心愿,要在1997年,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踏上这块祖国的土地。其实,邓小平起码曾四次去过香港。 第一次是在1920年9月。当时,他和83名四川籍的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于9月11日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船“鸯特莱蓬”号,经过3天的航  相似文献   

8.
凌德 《党史文苑》2014,(7):55-56
正邵逸夫,1907年生,祖籍宁波,生于上海,在家中排行老六。创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香港无线电视台(即TVB),打造出一个影视帝国,在香港被尊称为"六叔"。他热心慈善,资助的教育及医疗项目遍布世界各地。2014年1月7日,107岁的邵逸夫在香港家中安详离世。虽然拥有百亿身家,但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影视大亨和慈善家。两  相似文献   

9.
1941年11月香港沦陷前夕,因主张抗日反蒋而被迫避居香港的邹韬奋,在中共南方工委所派的乔冠华的接应下,安全撤离香港辗转到达上海。邹韬奋希望去抗日民主根据地考察敌后抗日斗争情况,中共上海市委也觉得邹韬奋是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人之一,留在上海风险太大。便遵照邹韬奋的意愿,安排他就近去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年11月底,邹韬奋抵达新四军第l师师部驻地东台县,受到第1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的热情欢迎。  相似文献   

10.
<正>贵池跃骄子姚依林,原名姚克广,祖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1917年9月6日出生于香港。姚依林在家中是"克"字辈,取名"克广","广"取意出生地点,也寄托着母亲对他的希望。他对在上海时曾借给他进步书籍的人——薏林印象深刻,所以在转移到冀东抗日根据地工作后,自改名为依林。姚依林幼年丧父,随母亲回内地后,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度过童年。1931年,14岁的姚依林在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时,九一八事变爆  相似文献   

11.
1977年4目24日,长沙省立医院的病房里,一位病入膏盲的老者喃喃自语:“我不是特务,我不是特务……”两滴浊泪淌过清瘦的面庞,他凄然地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他死后,妻子在他的墓前立了块无名碑,他的名字和他一起理到了地下。5年之后,党中央终于为他平反昭雪,公开恢复了名誊。20年后的今天,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之际,人们不禁又记起了他——1937年12月25日,在上海一处码头上,两个不大引人注目的中年男子,登上了一艘开往香港的英国客轮,他们就是播汉年和夏衍。潘汉年肩负党的重托,前往香港领导当地地下党开展工作,为我军民抗战…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7,(5)
周恩来论香港香港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针对大陆、香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全体中国人民极为关心的大事。对此,周恩来早就有所考虑。1957年4月28日,他在与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座谈会上作了重...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赴法国留学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怀抱着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了由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等90名中国学生,在上海登上了法国邮般“安特莱波”号,从而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万里征途。3天之后,邮船途中驶抵香港。当时船上一个名叫冯学宗的四川巴县学生,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记述了香港当时的情形和学生们的一些感觉。  相似文献   

14.
智慧粟裕     
《党史纵览》2002,(1):47-47
运书 鲁迅于1927年1月15日离开上海到达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并在广州开设北新书屋,以沟通南北书刊,活跃文化气氛。 后来,在离穗回沪时,鲁迅将全部书籍捆成10个箱子,准备运到上海。他于9月29日先到香港,当时香港海关检查甚严,要鲁迅到船舱打开箱子检查,鲁迅  相似文献   

15.
几天前的一个早上,上海的任先生一觉醒来,发现手机屏幕显示有两个凌晨2时许打进的电话。他立即回拨电话,谁知听筒里传出一段冗长的音乐后,一个机械女音称“这里是香港六合彩中心……”任先生马上挂机,但随即收到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提醒说手机欠费。他查询后得知,刚才回拨的那个电话竟然花了他100元话费。无独有偶,上周末黄先生在家上网至凌晨,忽然听到手机响了两声。黄先生回拨过去,哪知电子语音竟称是香港马会。黄先生立即挂断电话,随即查询话费,却得知已经被扣了50元话费。几位遭此类“未接来电”诈骗的上海市民反映,这些来电通常发生在…  相似文献   

16.
刘小清 《湘潮》2011,(12):34-37
1937年7月27日,避居日本10年之久的郭沫若秘密回国抵达上海。他很快便融入了整个民族的抗日洪流中,随后创办《救亡日报》。上海沦陷后,郭沫若经香港抵广州,并于次年元旦在广州复刊《救亡日报》。为了维持《救亡日报》的办报费用,郭沫若拟赴南洋一带募捐,但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况改变了他的行程。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以前,英军少将夏壳亲自选定九龙弥敦道172号二三楼为东江纵队驻港办事处。稍后,首任办事处主任袁庚上校将其移交给自上海撤至香港的乔冠华,是为新华社驻香港分社。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香港分社成了内地驻港最高机构。1990年初,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谈判的前台挂帅人物、诗人外交家周南来到香港皇后大道东387号,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至今已历7载有余,他是51年间历任社长中任期最长者。  相似文献   

18.
慕安 《党史文汇》2011,(6):45-48
华克之,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杰出战士。他早年是国民党左派,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他从事反蒋活动,并于1935年策划和主持了刺杀蒋介石的事件。1939年他进入潘汉年主持的党的情报系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潘汉年在香港和上海情报工作的得力助手,直到革命胜利。这期间他深入虎穴,出生人死,屡建奇功,对党的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学亮 《党史天地》2009,(10):43-48
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在中外反动派的镇压下失败。恽代英被迫转移至香港,从事艰苦的白区斗争。他组织有关人员寻找接待广州起义后疏散在港的同志,将他们安全转移到上海或其他地方,保存下这批革命骨干。同时,他继续负责编辑广东省委的《红旗》杂志。  相似文献   

20.
留下l%     
话不说尽,事不做尽,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2001年7月的一天,他从上海匆忙回到香港,邀请朋友在九龙旺角一家酒吧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正值酒酣时,来了三个彪形大汉,挥舞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