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当年,新华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连续报道,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进程。近日,笔者查阅了中共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刊载的新华社报道,梳理出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许多细节。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改编。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国民  相似文献   

4.
况到北平和平解放,人们会想到傅作义。毛泽东也总是说,北平和平解放,傅先生立了大功。 傅作义,原任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天津解放后,他接受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双方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率20万守军撤出北平市区接受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从此,傅作义走上人民的道路,成为毛泽东众多党外朋友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70周年     
《湘潮》2019,(2)
正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1月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解放天津。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东北野战军随即进入北平接管防务。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仪式。至此,  相似文献   

6.
李自华 《前线》2009,(2):54-56
2009年1月31日,是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这座文化古城,平津战役总前委与傅作义的代表进行了三次谈判。最终,傅作义顺应时代的潮流,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如今,每每谈到北平和平解放,谈到60年前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与和”的较量,人们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傅作义,想到那些为和平解放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呼吁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周进  伍佳 《北京党史》2009,(2):29-30
一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将军接受北平和平解放协议。1月31日。北平国民党军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入城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北平的和平解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60年前的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古都和平解放。2009年1月19日,北京档案馆展出"北平和平解放史料展"。展厅内,4位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刘厚同、何思源、傅冬菊、阎又文置于显著位置。4位功臣中,阎又文最鲜为人知。傅作义的机要秘书1936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院的阎又文投笔从戎,在傅作义处担任文书,  相似文献   

9.
1949年1月31日,北平正式宣告和平解放。原国民党的傅作义将军从国家、民族的大义出发,毅然接受我军的和谈条件,率部起义,走和平改编的道路,使北平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终于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一) 促使傅作义走和平谈判道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从1946年7月开始到1948年11月,经过两年多的作战,大大削弱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彻底解放,淮海战役也已打响,蒋军的几个主力兵团濒临覆灭,傅作义所指挥的华北战场正面临着华北、东北人  相似文献   

10.
祁建 《党建》2009,(8):60-60
2009年1月31日是北平和平解放60年纪念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城接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11.
解放天津     
解放天津(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李宪科解放天津是平津战役中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关键一仗。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反攻。当时,国民党在华北地区还保留了44个师约50多万人的兵力,由傅作义指挥,以继续支撑华北地区残局,掩护长江...  相似文献   

12.
[故事]毛泽东委傅作义以重任,并对他高度信任,通过充分肯定他的义举,使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傅作义先生是率领50余万官兵到人民阵营中的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1949年1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备件.毛泽东高度地称赞了这一义举为人民立下了大功.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接受和平条件,率部出城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31日双方圆满完成交接。2月21日,陶铸去傅作义处告知毛泽东要接见他和邓宝珊,并允许带随员一人。对于傅作义与毛泽东的这次会面,诸书所记各不相同,有必要做一考证,订正某些书所记之讹。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下卷记述:“2月23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邓宝珊。”①在他主编的《周恩来传》中却为:“2月22日,傅作义和邓宝珊乘飞机从北平抵达石家庄,再乘吉普车来到西柏坡,周恩来先接见他”,“当天下午,毛泽东、朱德会见傅作义”。②而王克俊的《北平和平解…  相似文献   

14.
60年前,中国共产党巧妙地将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灵活地运用统一战线策略,迫使傅作义同意接受改编,最终和平解放北平,确保古都安然无恙,成为新中国成立的一个完美开端。古都名城呼唤和平解放战争时期,济南能打。沈阳能打,为什么北平不能打?在天津,当时也有人倡议和平运动,但没有成功。为什么北平的和平却实现了?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月31日,驻守北平的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撤退完毕,人民解放军进城接管防务,这座历尽沧桑的文明古都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就在这一天,新华通讯社广播了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于1月16日致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的一件公函,即《林彪、罗荣桓为敦促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致傅作义函》。此公函又被称为通牒。这件通牒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有以下三点:(一)列举几年来傅作义执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剿匪戡乱”的命令,率领所部向华北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现又退守平津,据城抵抗,使两市人民受尽痛苦。(二)阐明人民解放军顾念平津两市几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数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五里桥谈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与傅作义代表进行的一次重要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了《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为和平解放北平奠定了基础。谈判是1949年1月中旬在河北省通县五里桥村(现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五里桥村)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李芸生  五一 《党风建设》2002,(4):20-20,18
天津解放后,傅作义的北平守军25万人完全陷入绝境。傅作义在我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和北平开明人士的敦促下,表示愿意接受我党我军提出的条件,立即派副司令邓宝珊到我平津前线司令部洽谈。1949年1月21日,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22日,北平守军开始撤出市区,进至我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相似文献   

18.
探讨北平和平解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沈战役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方面对傅作义将军进行了多方的争取,傅作义虽表接受和谈,但长时间犹豫动摇,直到1949年1月中旬才决心下接受和平改编。是什么原因促使傅作义最后下决心的呢?目前史学界看法是: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这对尚在犹豫中的傅作义是致命一击”,“16日我平津前线司令部以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的名义,向傅作义总部发出了最后通牒,……傅作义随后派其全权代表邓宝珊来了”,经过谈判达成了初步协议。“邓宝珊回去以后,很快有了回音。傅作义最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将军召集所统率的高级将领开会,宣布了他与解放军平津前线联合司令部达成的《北平和平解放实施办法》即14条协议。1月31日,解放军举行盛大人城式。至此,北平这座古老的名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翻开了它历史的新篇章。傅作义将军能够决心脱离蒋介石反动集团,转到依靠共产党、毛主席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夙愿,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傅作义将军身边工作的河东同乡好友的规劝、策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和平奔忙的社任2杜任之,万荣县城关镇七庄村人,幼年时在曲沃县高小读书,受“五四”运动影响,接受新文化,思…  相似文献   

20.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淮海战役之后.在华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决战。这一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发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4天。战役中我军对华北之敌实施战略、战役分割包围,分别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北平守敌接受和平改编;绥远国民党军举行起义。华北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战役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