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江西华安针织总厂扭亏情况调查刘新民江西华安针织总厂是1993年8月由南昌针织厂兼并江西针织总厂组建而成的我市国有针织重点企业。兼并以前,南针和江针都由于班子软弱、决策失误、管理松懈、加之外销市场受阻,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两厂累计亏损近5000万元,...  相似文献   

2.
1995年9月,老河口市委、市政府为加大亏损企业扭亏力度.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决定在四家市属企业试行“一长两厂”领导制度,即让管理严格、经营有方、效益较好的大进针织有限责任公司和光华组合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分别兼任第二毛纺针织内衣厂和环空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亏损企业的法人代表。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调查。一、试行企业“一长两厂”领导制度后的效果1、适应了现代企业朝集团化发展的需要。大进针织有限责任公司是市第一针织内衣厂同韩国一家企业于1994年组成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针织(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对原来的外贸分公司实行改制,于2000年1月1日组建成立了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贸公司)外贸公司由上海针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印染针织厂、上海针织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凯达房地产经营公司出资,投资额分别为7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外贸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公司制运作,实施“五个同步”,即企业改制同步实行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同步建立党组织、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公司即与日本郡是株式会社以补偿贸易的方式进行了合作,成为中国第一批与外企合作的国有企业之一。后来我们又与日方进行了商品贸易合作和股份制合作,使我们与日本企业的合作领域扩大并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选择日本郡是株式会社为合作对象,是因为她是世界第三大针织企业,以技术先进、质量上乘、管理水平高而闻名于世,素有“弹力之王”美称,在日本针织产品市场有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5.
1999年,我们针织公司的思研会工作正是根据中央文件的这一精神,在集约调整、解困中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鹅”牌汗衫、背心,许多人的心中会唤起久违的记忆。曾几何时,“鹅”牌产品家喻户晓,畅销全国,并连续几十年出口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等海外市场。作为“鹅”牌产品的生产厂,上海五和针织二厂是一家创建于1924年的老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五和针织二厂未能及时调整策略,生产经营连年亏损,最终陷入绝境。据相关审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1月31日,五和针织二厂资产总额2,  相似文献   

7.
南通东升长毛绒制品有限公司位于长江下游、东濒黄海的沿海开放城市——南通市如东县城。东升公司前身是如东县针织总厂。1991年,如东县针织总厂与台商林先生、曾先生、许先生合资,总投资5O0万美元,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兴建了东升公司。从此,东升人在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恒山先生的带领下,告别了旧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手抓开发,一手抓市场,积极在企业中推行各种改革新举措,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创业之路。逆水行舟奋发争先企业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公司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  相似文献   

8.
《前沿》1997,(8)
内蒙古迎展体育服装用品(集团)公司现有集团成员单位18家,除天津纺织学院和上海纺织印染研究所外,其他16家鸡为针织面料编织、成衣辅助加工企业,年具备50万件成衣,25万双鞋及部分面料的生产能力。核心企业迎晨体育服装用品(集团)公司是在原乌兰浩特市针织厂基础上成立的,于1992年4月在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现有职工1400人。近年来,在国内针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连上新台阶,1994年以来,产值利税每年以50%和121%的幅度递增,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名列自治区同行业首位。企业先后获自治区轻纺工业先进企…  相似文献   

9.
转换机制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梅庭松昆明市石林针织有限责任公司依靠科技进步,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全国纺织行业处于低谷的困难情况下,抓住机遇,转变观念,稳中求进,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3年服装产量达320万件,超过设计能力。产值319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李关定 《今日浙江》2008,(16):21-22
象山素有“中国针织名城”之称。年初以来,受宏观综合因素,特别是汇率、利率、出口退税率和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三率两价”变动的影响,针织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县委、县政府全面分析形势,认真研究对策,搭建平台,创新举措,政企联动,共渡难关,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做优针织产业。今年上半年,实现针织业产值33.5亿元、利润0.94万元,分别增长7.2%和6%。  相似文献   

11.
上海针织(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调整型的集团公司。1998年,公司曾经是一个群体性矛盾集中的大户,不仅在纺织系统名列第一,在工业系统也是挂号的单位:困难企业多,困难职工多,欠债黑洞多,官司追索多,突发事件苗子多。  相似文献   

12.
<正>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简称环宇公司)是一家生产全棉针织服装的非公企业,现有党员58人。公司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营造企业文化、凝聚发展合力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在河南省委组织部35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搞好纺织工业生产和调整工作的通知国发[1994]57号(一九九四年十月七日)今年以来,由于上年度棉花减产,棉花流通领域秩序混乱,棉花及纱、坯布价格暴涨,致使大中城市国有棉纺企业原料紧缺的矛盾相当突出,针织、复制、印染等后道纺织工业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巴春燕开发黄河滩获得成功□新乡市新华区委统战部新乡市新华区商会会员巴春燕,不恋城市,甘愿吃苦,将“家”搬到延津县东吴墩村,在该村承包300亩黄河滩,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已取得明显成效。巴春燕今年35岁,原是新乡市纺织针织公司下属企业的一名职工,因企业...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10,(10):2-3
嵊州地处古越腹地.历史上盛产蚕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嵊州已有领带服饰、丝针织服装、真丝家纺生产企业1900多家,形成以真丝为原料的纺织产业集群.先后被命名为"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4,(4):51-52
武汉爱帝集团是湖北暨华中地区最大的服装企业,目前位居全国针织行业前三甲。2003年,以胡爱娣为董事长的武汉爱帝集团发展全面提速:销售额提前突破4亿元,年出口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超过“三枪”、“宜尔爽”等全国知名品牌,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出口创汇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时代主人》2006,(8):F0003-F0003
南昌盛兴制衣有限公司地处南昌市昌东工业园,是江西省内一家集织布、漂染、印花、成衣加工、纺织品进出口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占地100亩,生产厂房面积25000平方米。公司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各种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各种专业技术设备800多台。产品覆盖高中档T恤衫、内衣内裤、针织童装、针织时装等几十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南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公司创外汇730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近400万美元,外贸公司代理结算330万美元)。公司被评为省、市重点民营企业,并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区先进企业、纳税大户。  相似文献   

18.
《山东人大工作》2007,(2):F0004-F0004
即发集团始建于1955年,前身是一个档案手工业合作社。现有41个子公司,1万余名员工,资产总额25亿元,已与包括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6家外国公司举办了20多个合资企业,形成了发制品、针织服装、梭织服装与布料、房地产、设计包装等完善的研发。  相似文献   

19.
见到皇甫蓬泽时,他正在车间里检验产品,完全没有人们印象中的厂长、经理形象。他今年49岁,中等身材,满脸的皱纹印着他创业的艰辛。皇甫1970年高中毕业后,到当时的国营大企业商丘针织内衣厂做了一名车间工人。由于他积极好学,厂里派他到天津学习技术。学成归来...  相似文献   

20.
泰和工业园区第一、第二期于2001年启动建设,总规划面积10000亩,审核批准规划面积7500亩,已建成4500亩。目前已建成以泰和大道为主干,以井冈山大道、罗湖大道、文沿大道为支撑的环形路网,园区供水、电力、电讯、排污、绿化等设施日臻完善。2005年2月,为进一步拓展工业园区范围,顺应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潮流,我县又将位于泰和火车站北侧,毗邻泰和工业园第二期的泰和垦殖场的部分国有土地纳入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园区第三期——泰和创业园进行开发建设。到2006年底,创业园已完成1032亩工业用地的“四通一平”,落户企业24家。金泰环保、原野板鸡、永泰交通设施、金惠粗铜加工等4家企业已投产。所有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税收4000万元。到2006年底,工业园区一、二、三期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2.2亿元,企业总数达151家,投产企业116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98家,投资5000万以上企业21家。初步形成了以玉华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以半边天药业为主的医药化工业、以生物谷为主的食品业、以一伟针织为主的针织服装业、以合力泰为主的电子业、以群了电工为主的机电业等六大板块。2006年,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1亿元,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上交税金7260万元,园区企业就业人数达1.57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