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局多措并举维护民族团结和谐。一是开展少数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汉族村大联谊活动,13对少数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汉族村签订以“共同繁荣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协议书,相邻村干部定期互访,共商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统一战线》2011,(11):71-71
河南省宝丰县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做好民族调研工作。一是印发了《宝丰县民族工作调研提纲》,提出具体要求。二是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到清真寺和少数民族群众聚居村,就清真寺管理、基础建设情况;少数民族群众聚居村特色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有何建议;少数民族群众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柘城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努力提高农村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2009年,全县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少数民族群众30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种养能手、经营能手、能工巧匠,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加强少数民族聚居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李芳  王芳莉 《人民论坛》2015,(8):224-225
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政治责任,是共享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团结的需要,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文章以新疆兵团第九师团结农场为研究对象,从团结农场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对团结农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省政府关于加强我省民族经济发展的通知豫政〔1994〕27号(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一日)我省有50个少数民族,人口102万人,分布在各个县(市、区),主要聚居的地方有3个市辖回族区,20个回族乡(镇)和900个少数民族人口在70%以上的聚居村。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6.
漯河市五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市百强村党支部今年以来,回城县城关镇北街村党支部、召陵镇前油李村党支部、常村党支部、归西村党支部和临领县繁城回族镇东街村党支部等五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党支部,积极带领回汉群众发展民族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统一战线》2007,(11):25-25
2007年,河南省新乡市开展了市直单位和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聚居乡、聚居村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市民政局、电业局、人防办等十几家单位纷纷成立帮扶工作组。  相似文献   

8.
安县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安文去年以来,安县县委统战部把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关心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为了帮助少数民族聚居的塔水镇油坊村二组扩大瘦牛育肥规模,县委统战部和民宗办...  相似文献   

9.
我省推广在少数民族聚居村镇建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近年来,我省一些少数民族聚居村、慎自发成立了“民族团结促进会”,设立“民族团结联络员”,对协调民族关系,及时化解矛盾,促进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好作用。去年下半年,省民委在全省范围推广了这一成功作法。该会...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筠连县委统战部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坚持开好“两个会”。坚持每季召开一次统战工作联系会和向党外人士通报情况会。二是着力抓好“两项落实”。主动跟踪重点投资项目的落实和深入了解工程建设情况,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狠抓了对口帮扶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工作,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新乡市把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作为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问题和困难的“总钥匙”.因地制宜,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投入。一是重点帮扶,政府主导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江苏省灌南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实施“四个一”帮扶工程,即: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与一个民企对结、一个部门帮扶、一名干部驻点、建立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叶县是少数民族人口大县,全县共有30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1.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回族1.2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3.2%,有1个回族乡,9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38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村。近年来,叶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完善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了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省叶县紧紧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三项措施,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举办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培训班,在重点乡镇民族宗教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中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等活动,提升广大干部的履职能力。二是强力维护稳定。完善县、乡、村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网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妥善处置民族宗教领域的各类问题。深入开展“四争创”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宗教和谐。三是突出政策扶持。2009年8月,出台了《中共叶县县委、叶县人民政府关于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配套出台了《关于民族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制定了37个县直单位对3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对口帮扶规划,并将帮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自文件实施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少数民族聚居村发展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叶县有29个少数民族,3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1个回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万多人,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一直都从事牛羊饲养业,在当地已经成为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肆意放养牛羊,致使牛羊啃青问题普遍存在,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商丘市委统战部采取积极措施服务少数民族聚居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是送科技,开展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少数民族群众科学技术培训班,向少数民族传授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全市已形成一批立体套种、温室大棚、特色养殖发展致富的新型少数民族专业村。二是促民富,加大帮扶力度。  相似文献   

17.
我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0.9万,占总人口的6.3%;其中蒙古族8.4万人,占总人口的4.9%,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7%;回族1.92万,占总人口的176%;其他少数民族5890人,占总人口的5%。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边境两个旗、牧区27个苏木镇和散杂居在农村一些村社。回族主要聚居在农区一些村、社。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散居在农区。一、民族工作开展情况1、深入托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仆的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村各…  相似文献   

18.
贵州和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山川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本文建立贵州和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城市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计量模型,对贵州和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32个城市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以此能更好地促进这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我国多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开展八比八看竞赛活动促进民族工作健康发展南阳县统战部梁同生南阳县共有22个少数民族,2500多人,其中大部分聚居在11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根据我县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这一特点,我们从93年开始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了以“八比八看”为主要内容的双文明竞...  相似文献   

20.
唐丽芬 《今日民族》2016,(10):70-71
正石林彝族自治县常住人口25.8万,县内居住着汉、彝、苗、壮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4%。其中,壮族主要聚居在鹿阜街道麦地庄村委会小滑坡村,共106户346人。苗族主要聚居在鹿阜街道螺蛳塘村委会大塘子村、大可乡岩子脚村委会树密寨村、圭山镇小圭山村委会糯斗村,共259户89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