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Ⅰ]十多年前,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在他那篇引起理论界关于生产关系定义问题争论的论文中,依据恩格斯的生产关系定义对斯大林的生产关系定义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斯大林的定义同恩格斯的定义“有两个不同点:第一个不同点是,恩格斯的定义中没有‘所有制’;第二个不同点是,斯大林的定义中没有‘交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克服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的弊端并在这些弊端的反面勾画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列宁、斯大林,尤其是斯大林依照当时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蓝图“按图施工”,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当成社会主义本质;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虽然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察觉并局部加以革新,但总体上仍然比照“苏联模式”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反思社会主义优越性为什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原因,认为关键是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他在新的参照系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3.
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一再把自己的世界观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马克思读过全部手稿)阐述的也正是这个世界观。”斯大林也说过:“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可以说:广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前,当“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时,恩格斯在英国伦敦的海格特公墓曾这样评价他:“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位令全世界劳动者尊敬和爱戴的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这一精神,我们摘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的部分论述。  相似文献   

6.
1920年代,斯大林入主苏俄权力中枢后,立即发现自己面临执政道义合法性的巨大挑战——一帮自卫将军纷纷撰写俄国内战史,所披露的史实对斯大林很不利。斯大林决定自己编一套《内战史》,给对手以批判和反击。他组建了几套班子编写,但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于是,斯大林想到了高尔基,想到他在编修《白海一波罗的海运河建筑史》中的创作能力,便选定由高尔基主编一套多卷本的《苏联国内战争史》。由高尔基挂帅,组成苏联建国后阵容最强大的写作班子,堪称苏俄文化史上一大奇观——“小说家主编历史”由此开场。  相似文献   

7.
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并坚决捍卫的哲学命题“对立面的斗争”,其实是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核心思想。他这样做是事出有因的。20世纪20年代、30年代苏联严重混淆社会和党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暴烈的手段搞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大清洗,由此,斯大林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必然持续出现“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现实,认为这是普遍的“发展规律”。“对立面的斗争”是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哲学升华。只要我们重温一次经典作家关于“矛盾”、“对立面”问题的论述,答案也就自然明晰了。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在众多的俄罗斯政治人物中,有一人尤其引人注目,他就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孙子迪朱加什维奇。他是斯大林的长子的长子。今年9月,他参加议会竞选,联合了强硬的俄共和其他三个极左党派,正式成立了“苏联斯大林集团”党,参加议会角逐。该党的章程称,将继续高举斯大林的旗帜,并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在政治制度中废除总统制;二,把权力还给人民;三,归还“窃取的财产”,在目前的情况下,即把所有财富、土地和工业收归国有,建立地方“苏维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管理俄罗斯。迪朱加什维奇表示,他不会用新的大清洗政策  相似文献   

9.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这部著作,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伟大思想变革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世界观,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有了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的思想条件,有了与国际资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得以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促进人类社会变革,推动人类历史前进。所以,在本世纪初,斯大林说得好:“谁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艰难困苦的历程,满怀深情地指出:要“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是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一部构思独特的《读懂领袖丛书》,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丛书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邢贲思先生一开始就明确规定了丛书写作宗旨:“我们编撰《读懂马克思》、《读懂恩格斯》、《读懂列宁》、《读懂斯大林》、《读懂毛泽东》、《读懂邓小平》系列丛书,目的就是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各级干部提供一个帮助他们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辅助性读物。”关于“读懂”二字,邢贲思先生解释说:“它不像过去出版过的一些读物,是对一些历史背景、名词概念、文章内容等进行诠释,而是力图从经典作家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贵刊2006年第10期刊载了金重远教授的“评‘斯大林向德乞和说’——兼与郑异凡先生商榷”一文,我读后想说几句。拙文标题写得很清楚,是“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打算对德媾和说辨析”,到金文却成为“向德乞和说”,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本中,为了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常引用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及其他名人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运用这些“名人语”,才能充分发挥这些引语的作用呢?我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运用课本中的“名人语”的。 (一)引语宕开法。即运用引语使学生将要研讨的问题展开,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如讲“物质是运动的”原理时,在明确了“运动”这个概念后,接着就提出:“恩格斯说,‘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课  相似文献   

14.
1935年,斯大林来到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首府苏呼米市,向新阿方斯修道院捐了很大一笔钱。斯大林问院里的修士们:“你们认识我吗?”“不。”“你们听说过斯大林吗?”“没听说过。”斯大林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分析“文化大革命”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的复杂社会历史原因时认为,“文化大革命”中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春秋》1995,(4)
他见过列宁和斯大林,访问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向世界报道了中国的敌后抗战,最后不幸血染沂蒙。他就是——「外国八路」汉斯·希伯。一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二日,他风尘仆仆,来到中共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师部驻地临沭县蛟龙湾村。蓝色的限珠,卷曲的头发,高大的身材,穿一套灰色八路军军装——他的外貌特别引人注目。热情,智慧,幽默,意志坚强而好思索——他给人留下极深极好的印象。他是第一个到山东抗日根据地来的外国记者。他是德国人,德国共产党党员,美国进步组织太平洋学会会员,国际知名的作家兼记者。他青年时期即从事新闻工作。到过苏联,见过列宁和斯大林。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未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说法,是列宁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论述“作了并非愿意的注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①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来研究列宁在引述思格斯的一段论述时所作的注释和列宁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否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列宁的引述和注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一)毛泽东论学习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  相似文献   

19.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始终坚定不移,领导苏联人民抗击入侵之敌,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统帅。同时,他忠实于反法西斯同盟,恪守所有承诺,从未背叛盟国而试图与德国单独媾和。有关斯大林曾向希特勒乞和的谣言,均源自“非斯大林化”。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主张修养的,在他们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使用过修养一词。例如,恩格斯说过,自然科学家应有“逻辑辩证法修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1页)。斯大林指出,一个工人干部,如果经验不足,“修养不够”,会常常跌跤(《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145页)。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9页)。周恩来同志也说过,作品的产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