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屡屡发生,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者,作者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还不完善,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从实务角度出发,结合案例与实践,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法律援助制度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以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国家亲权理念是世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基本理念。当亲权不能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时,就需要从国家亲权视角分析未成年人利益保护情况。据此,采取实证的方式进行探究,发现我国家事案件中存在国家亲权理念意识薄弱、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存在缺漏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加强国家亲权理念的认识、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以期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未成年人利益,为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工作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不公开审判制度制定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对完善我国未成年人不公开审判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有所启示,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陈娜 《法制博览》2015,(8):230+228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该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当今国情下其规定并不完善,本文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浅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以期为该制度的完善和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玉翠 《法制博览》2015,(6):238+237
对于任何国家,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进行分析,阐述了不同学者对未成年人监护的性质的认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佩佩 《法制博览》2015,(6):229+228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作为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长期探索的显著成果,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立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预防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感化未成年人方面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积极意义。但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法律层面上有了明确,但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解决。本文首先就当前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然后提出了完善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措施与建议,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的监护是监护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及其健康人格的养成和文化知识的获得,因此,应当重新审视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深刻检训其固有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完善进行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预防犯罪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也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包括监护制度在内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本文结合案例,对完善、监护制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设想,力图勾画出未来监护制度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存在羁押率高且羁押长期化现象显著、看守所分管分押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羁押处遇状况不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审前羁押制度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通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实行和推广相关先进工作制度、改革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条件、强化对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完善对未成年人的律师辩护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快速通道"、建立取保候审寄宿所、建立多元化羁押替代性措施,以及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等,来完善与创新未成年人审前羁押权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的现状而言,该领域仍存在很大的推进空间。我们从问题视角切入,对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运行现状展开实证分析与量化研究,结合现实制度运行问题的原因,基于制度分析的一般原理,对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展开原理层面的建构,通过回应实践层面的需求,对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提供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