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路径,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3.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法治逐步取代人治成为现代国家的治理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在推进法治进程时,必须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具体组织结构。依法治国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着眼点,也是法治社会建立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顺应时代要求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该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需要从地方法治建设实践成效来观察,通过深入调研寻找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才能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观点转化为地方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才能把其宏伟壮阔的蓝图构想转化为地方法治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比喻成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鸟之两翼"和"车之双轮",要求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一项长期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将全面依法治国置于"四个全面"之中,来全面协同推进,特别要注重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法治与改革、法治与效率、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  相似文献   

8.
严密法治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体系,体现了法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践行严密法治观,加快完善生态法治体系,须实现科学立法严密化、严格执法针对化、公正司法权威化、法治监督实效化、党内法规完善化、全民守法自觉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重要命题,在理论意义上进一步拓宽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涵,也标志我国法治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攻坚阶段。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不仅应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探求法治国家建设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核心要求上,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统筹推进国家具体工作领域的法治化、国内工作和涉外工作的法治化、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法治化等。在重点任务上,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处理好本国法治传统与借鉴他国法治经验之间的关系,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最终形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良效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阐述,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和基本思路。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作的说明,深刻阐释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等10个方面的重点问题、重大举措、重要要求,为我们学习领会、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提供了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彰显了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决心,而建设法治政府则是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核心。根据法治政府的概念和基本内涵以及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指出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法治是治理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治国理政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根本保证是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筑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和国家治理理念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基于法治的历史发展脉络回顾近代中国引进法治之艰难,反思依法治国与西方法治之区别,重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从而对于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进行追本溯源地探讨,对于法治的价值、内涵、历史沿革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当代中国法治思想在法治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尊法为逻辑起点,以公正为核心内容,以为民为落脚点和归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展现的鲜明的价值旨归。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软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认识软法和国家治理的关系?本刊专访了著名法学家罗豪才教授。记者:您长期致力于软法研究,是"软法之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您从事软法研究的动因是什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过程中,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6.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着重思考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路径。习近平同志就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梳理和深刻领悟其思想脉络,不难发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立体化路径:政治方向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抓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工作布局是坚持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推进方式是坚持改革与法治协同发展;重点对象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  相似文献   

17.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全面"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号角,而对于依法治国应当如何全面推进的问题,全会所给出的明确解答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十分丰富,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也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者的共同推进;既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也要保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间的协调统一。唯有如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出有力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是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宣示和重大决策,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公平正义是核心;坚持整体推进、系统发展是方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深刻的法学原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凸显出我国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国家观念为出发点,对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作出论断,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理论铺垫。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关于法制与道德建设的观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关于法制与道德建设的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论述、科学发展观关于法治与道德协调发展的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走向良法善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对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践行“走在前列”要求,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积极建设者、坚定捍卫者、自觉遵守者,切实发挥检察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应有的职能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