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在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之际。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规划提出,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3年恢复重建刚刚完成,灾区发展振兴又提上重要议程。在最近召开的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工作现场会上,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灾后文化重建中,四川打破旧体制束缚进行产业重建,文化产业从重建到发展振兴,成为我省向世界交出的灾区重建答卷中的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调查局11月2l日至24日组织专家,对我省汶川地震灾区所处的龙门山地震带进行相关地质调查。调查旨在总结分析汶川特大地震的主要特点,并对地震灾区潜在震源区进行强震潜在危险性区划与预测,为将来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灾害提出建议,为地震灾区后续发展、防灾减灾、旅游发展与规划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确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率先振兴的一场旅游盛典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民委、贵州省宗教局主办,由江口县委、江口县人民政府、铜仁市旅游局等承办的"铜仁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2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风光迷人的梵净山太平河省级风景名胜区隆重举行。"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5.
资讯·蜀事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1个专项规划对外发布 7月20日,省政府网站正式对外发布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1个专项规划,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城乡住房建设、城镇体系建设、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重建、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修复、防灾减灾、土地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根据规划,在中央财政安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460亿元基础上,四川省将设立100亿元省财政重建基金支持灾区重建。  相似文献   

6.
随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扎实推进和现代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这也是旅游产业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趋势。兴国旅游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的繁荣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产品的深度化、多元化,为传统旅游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使兴国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宏观经济中还不甚引人注目的物流业,成功入选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给所有业界人士带来了惊喜。规划的出台和实施,无论对物流业应对当前危机,谋求长远发展,还是对扩大内需、振兴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此次振兴规划涉及的有关费税项目入手,分析了费税改革对国家物流产业整体振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之后,被迫重新洗牌的灾区产业,将以什么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经历过"经济地震"后得以新建的城市,用哪些产业支撑灾区的可持续发展?灾区老百姓住进好房子后,  相似文献   

9.
恰当的产业政策有助于推进重点产业发展,适时的产业政策有助于应对发展危机。从长远来看,国家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宁波临港产业提升发展与产业振兴规划指向密切相关,政策调整之时,也是相关行业此消彼长、重新洗牌的良机。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灾区,乡村旅游往往是最先恢复的产业,并纷纷成为当地经菥增长的新亮点,以现代农业、文化等多样化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都江堰市乡村旅游重建进行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1.
左应章  易峥  丰肖 《学习月刊》2009,(11):33-34
今年1月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为期3年的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同于以往的专项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它是一种产业政策引导,目的在于通过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应对危机保增长,又抓住机遇促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竞争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这对促进湖北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旅游具有必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旅游的焦点和轴心;旅游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化与旅游融合凸显产业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融合,我们既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创新的文化眼光,同样需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  相似文献   

14.
王炳江 《奋斗》2009,(1):54-55
近年来,我们依托兴凯湖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当壁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潜力,多元化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展示“神奇兴凯湖、魅力北大荒”的独特魅力。通过实施“旅游兴场”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确立了以兴凯湖风光为依托,以北大荒文化为底蕴,创建以观赏旅游和休闲度假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发展史反复证明,大城衰落往往根源于产业衰退,而大城崛起肇始于产业蝶变。金融危机在带给我们冲击的同时,也推动国内外产业转移,为重庆产业升级带来机遇,而国家扩大内需、产业振兴规划和赋予重庆的政策优势又给重庆带来跨越发展的巨大势能。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导致灾区大量基础设施被严重损毁,交通、电力、通信等系统大面积瘫痪,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娴  蒋兴勇 《当代贵州》2012,(28):32-3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缺乏内涵,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市场活力。按照国发2号文件的要求,致力于“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务院文件第一次以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来定位一个省的文化与旅游发展,这既为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平台,也为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造独特市场品牌,营造了良好环境。当前,“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时代要求。贵州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已成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都受到重创。290多万受灾群众的生活就业、灾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让成都面临了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于9月26日正式公布。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务院继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公布的第十一个重大产业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建立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是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