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白巧云 《实践》2011,(4):32-32
通辽市科尔沁区位于著名的“玉米黄金带”,仅玉米种植面积就达100万亩,每年农作物秸秆达200多万吨。每到收获时节,这里的农家不仅“粮满仓”,秸秆也会“堆成山”,秸秆的综合利用就成为科尔沁区近年来主推的农业项目。  相似文献   

2.
雷景贵 《奋斗》2006,(5):38-39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制约,目前我省农村仍在延续着传统的生活用能方式,以农作物秸秆、薪柴为主,出现三个不良后果:一是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等措施难以实施。二是靠山吃山,掠柴毁林,使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自然灾害频生,生态环境恶化。三是农村卫生脏乱差的局面难以改变,影响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农民的身体健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开辟了一条很好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临泽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效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县”“国家园林县城”. “亮化”创造农村优美环境 临泽县把村社居民聚居区亮化工作作为全县着力推动的重点工作.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等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积极应用户用沼气、太阳能地源热供暖等节能器具与技术,综合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逐年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比例、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政     
<正>我省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明细来了为切实提升我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农业,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相关扶持政策:(一)秸秆还田作业补贴:1.秸秆全量还田作业补贴。  相似文献   

5.
正为引导农民在秋季通过实施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实现农作物秸秆禁烧,提升耕地地力,促进我省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近日,省政府决定对2016年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给予补助,标准为每亩20元。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补助对象,为采取翻埋和碎混两种还田方式进行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补助资金将下拨到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各县(市、区)根据2016年秋季验收合格的实际作业面积  相似文献   

6.
1994年,王占杰从部队复员回乡。之后从事过多个行业,积累了一些资金,后来他流转了200多亩地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2013年,他牵头成立了定州市禾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更有效地科学种田,合作社与定州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王占杰和专家团队综合考虑定州市水土和环境因素,因地制宜选择种植管理方案,坚持“有机肥+复混肥”的施肥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土地板结,同时推行“秸秆还田+深耕作业”耕种模式,最大程度保持土壤活性。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实践》2002,(2):23-23
昌图县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平原秸秆养牛示范县”、“中国豁鹅之乡”、“昌图黑猪”享誉全国。尤其是昌图具有地多、粮多,秸秆及副产物多的特点.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实施畜牧牵动战略,大力发展以肉牛、生猪、肉禽为主的畜牧韭生产,猪、牛、禽的饲养量均居金省乃至全国前列,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农作物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最普遍的方法,是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有18亿亩耕地,每年可生成8亿多吨秸秆,由于农作物秸秆利用不够,成为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秸秆最难处理的是水稻秸秆,尤其在北方地区,处理方式多是田间焚烧,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因此,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中之重。秸秆直接还田在南方比较普遍,如华南地区温度高,水分足,翻地后土壤含有的微生物可以直接起到较好的腐熟作用,为秸秆腐熟转化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四川成都及周边各地市州着力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做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经过多方配合,通力合作,秸秆禁烧和处理的新举措在各地渐次展开。每年5月,四川成都平原迎来冬油菜、小麦收割与水稻的插秧时节。平畴沃野间,满是抢收抢种的忙碌景象。然而伴随着小春的收获,大量秸秆产生。到大春耕种前,时间跨度最长只有1个月,小春秸秆必须为水稻插秧让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地焚烧秸秆成为各地农民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正据10月17日出版的《大河报》报道,记者驱车数百公里,辗转新乡获嘉县及辉县市等,发现多处村庄焚烧秸秆现象严重。尽管焚烧秸秆的危害人人皆知,但每到秋收季节,焚烧秸秆的火堆依然此起彼伏。对农民来说,除了焚烧,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拉回家,既占地方又毫无用处;堆在地头,影响下一季的耕种;一把火烧了,省心省力,又能获得一点好处——焚烧秸秆形成的草木灰,正是土地不可多得的肥料。  相似文献   

11.
阴剑锋  黄晓青  蒙珺 《当代贵州》2011,(27):I0002-I0002
南北合作 粮安天下 8月14日,有“东北粮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北大荒集团所属各管局、农场场长一行近百人,走进“高原磷都”——贵州开磷集团参观考察,共商合作大计。在参观了息烽磷煤化工基地和开阳矿肥基地之后,开磷集团和北大荒集团举行了主题为《粮食安全——共同的使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临泽县积极顺应农民群众“富而思洁、富而思美”的理念,全面开展“城乡清洁卫生大行动”,深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有效改变农村卫生脏乱差的现象,营造了村容整洁的人居环境。近年来,该县抢抓项目机遇,通过整合资金、试点推广、整村推进等方式,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推广户用沼气、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房、地源热供暖等节能器具、技术,全面推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应用,全县新建光电产业园区1座,建成小型水电站11座,农村以电代燃料入户率24.3%,沼气能源入户率36.7%,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用户普及率分别达36%和67%。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项目,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等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居民点柴草清理整治,彻底改变了“耕地靠牛、点灯靠油”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让广大群众过上了“做饭不用柴,采暖不用煤”、“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舒适生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四川成都及周边各地市州着力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做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经过多方配合,通力合作,秸秆禁烧和处理的新举措在各地渐次展开。每年5月,四川成都平原迎来冬油菜、小麦收割与水稻的插秧时节。平畴沃野间,满是抢收抢种的忙碌景象。然而伴随着"小春"的收获,大量秸秆产生。到大春耕种前,时间跨度最长只有1个月,小春秸秆必须为水稻插秧让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地焚烧秸秆成为各地农民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安乐之州     
鲁人勇 《共产党人》2005,(21):47-47
今同心县东北、罗山东麓,有座古老的城镇——韦州。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汉代至南北朝是匈奴族,唐代是吐谷浑,五代至西夏是党项族,近现代是回族。当地的一位百岁老人回忆说,从清末到民国年间,这里的居民都不靠种田度日,而是以“拉骆驼”谋生:“要吃隔省粮,必得买高帮。”隔省粮是甘肃陇东及陕西关中之粮;高帮本是宁夏黄河中行驶的一种木帆船,因船帮较高,故名,这里用来借指沙漠之舟骆驼。  相似文献   

15.
不为“小家”为“大家”——记平凉市四十里铺镇吴岳村党支部书记卢定华安文忠卢定华是平凉市252个村支书中唯一的女性。这位泼辣、朴实、厚道的农村女性,在吴老沟这块黄土地上,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一心一意走致富奔小康之路,使全村人均产粮、人均纯收入由1...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面临全球粮食危机,印度贫困省份比哈尔邦的官员近日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节粮办法——将鼠肉纳入民众日常食谱,这样既能解决穷人的吃饭问题,又能消灭鼠害,保护粮食。  相似文献   

17.
<正>秋收过后,自走式旋耕机穿行破浪,金黄的秸秆化作肥料,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广袤的田野上,秸秆打包机轰鸣不停,捆捆金黄鱼贯而出,前往电厂化成炽热、生成“绿电”,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加工车间内,颗粒压缩机、草料粉碎机等大小机器正满负荷运转,千万秸秆变成颗粒、草料……在黑土地上,原为收获余物的作物秸秆,在时代科技的加持下衍生出丰富价值,曾经的“生态包袱”正逐渐转变成“绿色财富”。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8,(5):43-43
实现村庄环境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蓟县县委、县政府部署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五比三创一考评”活动的重要要求。为此,上仓镇程家庄村两委班子先后筹资280多万元,完成了自来水管网入户,兴建了秸秆气化站,实现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美化的目标。2006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几个村干部垫资12万元,修通了第二条出村水泥路,方便了群众出行,得到了群众的赞扬。面对已有的成绩,他们并没有满足,在“五比三创一考评”活动中,他们对照“比村容环境整洁有一个好举措”的内容要求,积极研究建立村容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以粮为纲”年代,粮食管理可谓村庄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粮政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力约束着生产大队粮食的收支流转;村庄在遵章管理的同时,也存在“小账粮”“户换粮”的不间断运作、“大队粮”的灵活调剂。这些构成了一个生产大队立体鲜活的粮食管理情境,体现了国家粮政末端的运行实况。通过梳理还原集体化时期一个村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粮食管理脉络,可弥补现有基层粮政研究中的某些不足,还可对“工占农利”作出有别以往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每年因为秸秆焚烧造成的灾害和意外事故非常多,每年损失都在几十亿上百亿元,尽管出台很多政策法规限制秸秆焚烧行为,但都因无法根本帮农民解决问题,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