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月8日,在周恩来逝世34周年之际,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先生手写本《周氏家训》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周嵩尧在20世纪40年代初所写,当时日本军队占领扬州,周嵩尧避居乡间,将周家一些历史情况写出。这本家训由周嵩尧的嫡孙周华凯捐赠给周恩来故居,与同时捐赠的周恩来祖先容像一起成为故居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2.
正一2018年4月17日,在淮安恩来干部学院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而举办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征文颁奖仪式上,由我写作的《交往仅九天,友情跨世纪——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深厚情谊》一文获得二等奖。我上台领奖时,心情很激动,首先就想到,如果不是我的老哥、周恩来的侄儿周华章向我提供丰富而又珍贵的资料,我哪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周华章生于1929年。周华章的爷爷周嵩尧在《周氏渊源考》上记载,他给  相似文献   

3.
张谨 《党史文汇》2024,(1):42-44
<正>《周氏家训》是周恩来的六伯父周嵩尧的一本手写遗墨,是周家用以教育、训导家族后辈如何待人接物、修身养性的行为规范和警言戒律。此家训成书时间,根据周嵩尧的生平轨迹判断,当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日军占领扬州后他避居乡间创作而成。此时的周恩来已是一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周氏家训》对他的品格养成并无直接指导作用。然而,周嵩尧是近代周氏家族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是清光绪丁酉科举人,曾在清朝政府、北洋政府任过许多要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中央文史研究馆的首批馆员,  相似文献   

4.
《周末》1998年2月13日7版刊载了浙江仲向平的文章《周恩来的嫡亲表妹王去病》一文.其实王去病不是周恩来的嫡亲表妹,史实如下:其一,周恩来父亲一辈只有嫡亲兄弟四人,没有女性.1996年,周恩来大伯父的孙子、周恩来侄儿周华章同志曾寄给我一份他祖父周嵩尧写给总理办公室何谦秘书的一封专谈周恩来亲属的信.信中明确交待“总理没有胞姑母,也没有胞姐妹”.现在该信内容已收入党建读物和中国青年两出版社联合于1998年2月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一书.其二,据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同志写的周恩来的《姑母周桂珍和姑父王子余》一文说:“周桂珍(1873—1913)是周恩来大伯祖父周晋侯的女儿,按大排行,她应是周恩来的二姑母.”“ 1894年,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6月27日,周恩来侄儿、国防大学原政治部主任周尔均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作报告,展示了自己珍藏的一封邓颖超的亲笔信。邓颖超在1954年1月写给周尔均的这封信中提出"三个必须"。"三个必须"代表了周恩来、邓颖超对亲属的意见,今天读来,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嘱咐"同志侄"不要辜负共产党员称号周尔均的父亲周恩霔是周恩来的堂弟,1930年末至次年初,周恩来、邓颖超曾秘密住在周恩  相似文献   

6.
正伟人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而家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周恩来亲属周华凯向周恩来故居捐赠的《周氏家训》为人们研究周恩来成长轨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物资料。《周氏家训》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周华凯的祖父)在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10,(11):49-49
<正>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曾谈到,她的爸爸周恩寿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回淮安老家看看,而其原因是"伯伯在时,伯伯不准"。  相似文献   

8.
翻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周恩来年谱(18981949》,在“诞生”一节里写道:“祖籍浙江绍兴。祖父周殿魁曾任山阳县知事”。在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开头也写道:“到周恩来祖父周殿魁一辈时,他这一支家族就离开绍兴,迁到了淮安。”1946年9月,周恩来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时也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lop年8月2日,周恩来在京对部分亲属谈话时说:“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过花,号云门,字殿魁,这名字有封建思想,想中科举。”笔者手头还有一份《周氏家谱纪略)复印件,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后代…  相似文献   

9.
郭红敏 《党史文汇》2011,(10):52-55
鼓励侄子周荣庆到基层锻炼 周恩来兄弟三人,周恩溥比周恩来小一岁,周恩寿比周恩来小6岁。周恩溥生有一子,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知道他俩弟弟事的人不多。周恩溥字博宇,乳名“和尚”,长大后跟随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事。1944年在山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46岁。周恩寿出生后因皮肤稍黑一些,家里人给他起了乳名“小黑子”,学名恩寿。1921年考入南开学校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在北京去世。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有个嫡亲表妹叫万贞。万贞原名万芳贞,是周恩来十八舅万立鉁的女儿。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二月十九日生于江苏清河县城(今清江浦区),比周恩来小一岁。其母周氏是周恩来的堂大姑母、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胞姐。1904年冬,周恩来和两个弟弟随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回到清江浦外婆家居住。在那里,他常和表妹万贞、万怀芝及表哥万叙生一起游戏玩耍。万贞因为肤色稍黑一些,就取乳名"黑妹",而周恩来的三弟周同  相似文献   

11.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更是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 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了。” 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802房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 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传有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美谈。周恩来作为一代伟人,对他所有的亲属要求都很严,但也绝非是“六亲不认”。建国初,周恩来就曾亲聘自己的六伯父周嵩尧先生为中央文史馆的首批馆员。周嵩尧谱名贻良,后更名嵩尧,字峋之,号薰士,晚年改号芝叟。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八日(公元1873年7月17日)生于淮安,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二伯祖周骏昂的第三子,在周家大排行六,所以周恩来一直亲切地喊他六伯父。据已故淮安(今楚州———下同)名士丁志安先生1982年夏天在镇江绍宗藏书楼对笔者说,在周家迁淮安的诸多兄弟子侄中,“以峋老…  相似文献   

14.
在周恩来的六伯父周嵩尧的后代家中,珍藏着一幅周恩来和周嵩尧两代人手迹的珍贵题词。跨越历史的云烟,探究这一文物的来由,它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正"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春日偶成》,周恩来)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病逝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五医院,享年78岁。"十里长街送总理",正是人民群众对这位共和国总理沉痛地悼念和深切地缅怀。周恩来作为卓越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也是一位有情怀的"诗人"。周恩来为刘志丹陵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  相似文献   

16.
16集电视片《伟人周恩来》的第14集《亲属们的诉说》一节中多次出现记者对周保章同志的采访.周保章(题图右一)是周恩来的侄儿.周保章的曾祖父,即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原是绍兴师爷,后来当过淮安知县.周贻谦是周殿魁的3子、周保章的祖父.他就是把周恩来带出家乡,走向东北,从而改变了周恩来人生、政治命运的三伯父.周贻能是周殿魁的7子、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谦只有一子周恩彦.周贻能有3子,周恩来居长.周恩彦有孩子3男2女.周恩来没有子女.周恩来习惯地被他的后辈们称做七伯,外人还以为周恩来是排行在七,其实,七伯之称是缘于他的父亲.按家乡习俗也称邓颖超为七妈.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坚持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影响和带动了家庭、亲属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成为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体现了人民公仆的本色。他虽身居高位,但对自己的亲属要求非常严格,制定了数条家规: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我们支付;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我们代付;不许请客送礼;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特有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等。但是,在周恩来众多的亲属中,周嵩尧是惟一“破例”被周恩来安排工作的亲属。周嵩尧,周恩来的六伯…  相似文献   

18.
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恶化,癌细胞转移,身体明显消瘦。为了不使党和国家的大权落入“四人帮”手中,周恩来拖着重病之躯,仍然夜以继日地忙碌着。5829日,周恩采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泽东,这是他最后一次走进毛泽东的书房。  相似文献   

19.
正1971年1月29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客人时提起了自己当年留学日本时的经历。他说:"我是1917年9月到1919年4月在日本,有一年半时间。我住的地方比较多,换来换去。"据笔者考证,当年周恩来在东京短短一年半,"换来换去"竟达八处之多,这在留日学生中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的亲生父亲周贻能,字懋臣,后更名劭纲,系云门公次子,在周家同辈兄弟中大排行七。他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874年7月11日)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驸马巷周家。据他的堂兄周嵩尧的中举资料记载,他是“国学生”、“主事衔”。“国学生”是清政府规定的最高学位.“主事”则是官阶,正六品。但周贻能却只有学位、官阶而没有任到相应的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