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毛泽东一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存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南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湖南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精神,始终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红色基因是不能抛弃的传统、不能丢掉的根本。遵义会议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形成了宝贵的革命文化成果,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肉相连,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付启元  谭志云 《唯实》2021,(1):28-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命脉。在建党百余年的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融入到建党精神的内涵中去,本质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具有必然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一系列核心理念的同时也就带上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烙印。新时代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纵向深入,让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持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7,(5)
<正>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  相似文献   

7.
《党建》2023,(9):38-40
<正>党的二十大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作出重要部署。江西作为文化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厚的省份,充分发挥资源能力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8.
李晔 《世纪桥》2016,(7):49-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诉求,携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赋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新的内涵与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9.
北大荒精神中“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奋斗品质。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北大荒精神诠释包括了甘洒热血、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敢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畏艰苦、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忧公忘私、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深入探究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北大荒精神的融合与互动,满足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推进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意见,为今后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近年来,台江区始终紧跟福州传统文化发展步伐,在保护、传承、发展上下功夫,商贾文化、民俗文化和闽水文化深入  相似文献   

11.
王建星 《世纪桥》2013,(9):49-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对中国人的民族特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社会进步发挥正面积极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思想路线、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基本制度等方面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从思想、制度、战略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在骨子里真正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哪一种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哪一种文化绵延不绝、气势磅礴?这就是中国创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以勇立潮头的超凡气概,倡导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文明价值。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一整套美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系统梳理传统文  相似文献   

13.
王建星 《世纪桥》2013,(12):49-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对中国人的民族特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社会进步发挥正面积极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思想路线、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基本制度等方面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从思想、制度、战略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在骨子里真正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5,(7)
本文分别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努力方向四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问题上的态度。这些论述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助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根,也是现代社会无法消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合,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最优良文化基因,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并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发扬。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文化精髓,使它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换,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亦是助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4,(23)
<正>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他们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厚的美学思想、理论和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深受儒家文化为主干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充分汲取毛泽东对儒家心性修养和民本思想的批评和继承等三个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思想文化源流,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思想精髓、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优质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既赓续传承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又合理融入彰显时代内涵的精神特质,以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话语表达为新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融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直接彰显出民族主体性、与时俱进性、开放包容性的鲜明底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指南;将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深刻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中的多维贡献,从而以其深邃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改变了文化的呈现方式、传递方式和转换方式,其所带来的整体性、系统性变革正重塑着整个社会,同时也作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必要且重要的。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从顶层政策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育及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协同用力。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步入国际化道路提供文化自信和民族性保障,避免文化交流中出现"失根"现象。因此,高校应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系统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通过景观建设、制度完善、精神凝练、品牌培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