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9月10日,毛泽东在位于江西铜鼓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驻地——肖家祠召开了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并对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编制和兵力配置重新作了统一调整,铜鼓成为了秋收起义的发起地和  相似文献   

2.
秋收起义前 虎口巧脱险1927年8月30日,毛泽东从板仓来到长沙,参加了湖南省常委会议,当晚乘车从长沙出发到达江西安源。他向这里的负责人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改组的经过以及关于准备发动秋收起义的情况,宣布了省委关于建立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的决定。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组织召开了部署秋收起义军事行动的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决定将部队改编  相似文献   

3.
秋收起义     
《湘潮》2020,(2)
正图片说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立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总方针,并派毛泽东、彭公达回长沙改组湖南省委,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制定秋收起义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气氛下。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和彭公达受中央委派回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全权负责改组湖南省委,由彭公达任省委书记。1927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当年34岁的毛泽东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和安源军事会议的部署,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和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亲临铜鼓领导和发动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史的际遇把铜鼓推到革命风暴的中心,使铜鼓与毛泽东联系在一起,并见证了毛泽东从9月  相似文献   

6.
信子 《党建文汇》2001,(8):45-45
南昌起义时。部队的军旗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号。“八七”会议、湖南新省委第一次会议后。毛泽东到安源张家湾召开地方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在研究秋收起义时。宣布参加秋收起义的各路武装统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上毛泽东向余洒度布置做军旗的任务。会后。余洒度、钟文璋、参谋处长陈树华、参谋何长工等讨论做旗之事。参考苏联战旗的式样。确定了军旗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7,(9)
正"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创造性地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用工农武装、暴力革命的枪炮声,唤醒了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意识、新理论、新精神,开创了由大革命失败向土地革命艰难转变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朱志雄  李正宇 《湘潮》2018,(2):43-45
1927年8月7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后,中共中央委任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指定彭公达为新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派遣两人回湖南传达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具体执行中共中央制订的《湘鄂粤赣秋收暴动大纲》相关计划,发动秋收暴动。1927年8月中下旬,毛泽东等人在长沙北门外沈家大屋等地数次开会,进行中共湖南省委改组及秋收起义策划,史称"沈家大屋会议"。  相似文献   

9.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13,(8):48-49
金手指我军第一面军旗是如何诞生的我军的创立,始于南昌起义。但当时南昌起义部队没有自己的军旗,用的是"左派国民党"的旗号,整编后的部队仍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会后,党中央派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负责改组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0.
“邓毛谢古” 邓小平和毛泽东是在“八七”会议上认识的。邓小平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和会务工作。时任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党组织负责人的毛泽东,应招参加了“八七”会议。这时,毛泽东34岁,在政治上已相当成熟了。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发言,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给当时做会议记录的邓小平印象很深。会后,毛泽东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邓小平随党中央移驻上海,担任中央秘书长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湘赣边界重峦叠嶂、绵亘起伏的崇山峻岭中,原始森林遮天蔽地。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在这里演绎了一场震撼神州的金秋狂飚。长沙运筹决策,确定秋收起义重要纲领1927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平静的一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时间,神州大地血雨腥风。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光辉思想,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制定了"湘鄂赣粤四省秋收暴动计划"。会后,毛泽东被任命为中央特派员,只身赴湖南组织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2.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举起屠刀,向曾经是战友、同志的中国共产党人砍去。一时腥风血雨、哀鸿遍野,中国革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 8月1日,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向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决定建立真正的革命军队,以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无耻叛变与血腥屠杀。 依照“八七”会议精神,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由于当时的目标是攻占城市,在敌我力量极端悬殊的情况下,相继失败了。坚持下来的主要是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  相似文献   

13.
1927年8月中旬,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受命前往湖南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毛泽东是八七会议以后第一位被中央派出去组织秋收起义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其主要任务是贯彻八七会议所规定的“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曾经作出在湘鄂粤赣4省实行秋收暴动的决定.因此,毛泽东的具体任务就是组织和领导湖南的秋收暴动.事实上,在此4省中,农民武装力量和群众基础最好的乃是湖南,也唯有湖南最有可能发动这项斗争,并且成为南方诸省秋收暴动的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4.
一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3个儿子. 毛泽东于1927年8月7日,秘密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后,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动身,前往部署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然后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那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领兵参加秋收起义正当卢德铭从武汉返修水,并与毛泽东取得联系期间,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改组了湖南省委,传达贯彻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进行秋收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1927年9月初,毛泽东从长沙乘火车到株洲,部署了工作后来到安源张家湾,主持召开了暴动前夕的军事会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将集结在修水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和创阳的农军、鄂南崇阳与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工人纠察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毛泽东、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  相似文献   

16.
1927年8 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这一番号。“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  相似文献   

17.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八七会议后,主持中央工作的溜秋白征求刚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的意见,希望他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却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几天后,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到了长抄。这年9月,毛泽东与湖南省委一起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次起义原本想进攻长沙,但由于当时敌强我…  相似文献   

18.
<正>1927年9月爆发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直接领导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斗争,而纪实这一历史事件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生前没有公开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19.
正90年前,在秋收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在莲花城南宾兴馆召集的前委会议,作出了放弃退往湘南而转兵井冈山的决策。引兵井冈,转入农村,揭开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应当说,莲花决策是中国革命发展另辟蹊径的新起点,是实现党的战略重点转移的决定性一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秋收起义受挫,文家市决议退兵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20.
淮驹 《党史博采》2006,(9):20-23
幼小的生命在敌人的阴谋下得以脱身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三个儿子。毛泽东于1927年8月7日,秘密参加了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后,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动身,前往安源部署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然后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那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坚持井冈山斗争,杨开慧则根据党的安排,带着三个孩子由武昌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活动。国民党反动派恨死了毛泽东,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悬赏大洋一千块“捉拿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群众的掩护下,杨开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