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承老传统建设新西沟□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书记张高明我今年40岁,1978年任西沟村团总支书记,1984年任村委主任,后又兼任副支书、代理支书,前年村里成立党总支后任党总支书记。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想让西沟快速发展,让西沟人民尽快走向富裕,一...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在平顺县西沟村视察时指出:"西沟60多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缩影,特别是以李顺达、申纪兰为代表的西沟精神,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光大。"西沟——平顺县的一个小山村,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铸就了爱党爱国、刚正无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探索进取、无私奉  相似文献   

3.
红旗今更艳记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王新瑞段尧刚平顺县西沟村,五十年代曾因创建金星合作社,并孕育出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李顺达、申纪兰闻名全国。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西沟人民在党总支一班人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使西沟这面旗帜在...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00,(7)
初夏的西沟 ,绿意醉人。5月17日 ,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同志轻车简从 ,来到平顺县西沟村考察工作。他进山沟 ,下企业 ,到农户 ,详细了解情况。西沟 ,过去是太行山上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地方 ,而今这里的山绿了 ,民富了 ,百姓安居乐业。省委书记欣慰地笑了。他评价西沟村党组织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始终带领山区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力 ,始终坚持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宗旨 ,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是全省中高级干部和各级党组织学习的典范。山绿了 ,地肥了 ,西沟的…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04,(17)
申纪兰,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人。1951年任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几十年来,她始终如一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绿化荒山,完成荒山造林25000亩,使西沟山绿了、地肥了,环境变美了,把一个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了农林牧副工商全面发展的新西沟,成了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先后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改革开放以来,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建厂矿,办企业,经受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先后建成了铁合金厂、饮料厂、石料厂等村办企业和一大批外向型企业。2003年西沟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实现…  相似文献   

6.
宋玉清 《先锋队》2011,(8):12-13
平顺县西沟村,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家乡。近年来,西沟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西沟廉政教育基地为依托,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的春节刚过,正月初九至十一,中共长治市委扩大的中心组学习会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申纪兰的家乡平顺县西沟村召开。会前,市委书记吕日周要求每个市委常委在开会期间必须住老百姓家,吃老百姓饭,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正月初九,吕书记驱车第一个赶到西沟,住进了老党员张高明同志家,随后又看了十几户农民家。每到一处,吕书记总是问寒问暖,谈生产,讲打算,谋发展。他说:“西沟这几年确实有很大变化,人均收入已达到了2010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平顺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让平顺16万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我们不能等,不能靠。…  相似文献   

8.
曹新江 《先锋队》2012,(18):38-39
2011年7月,平顺县西沟村被确定为全国14个廉政文化建设联系点之一,这也是我省唯一的全国廉政文化建设联系点。今年,平顺县在学习推广西沟村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廉政文化建设。创建23个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今年以来,平顺县积极开展了县级廉政文化建设"八进"活动示范点的评选活动,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平纪发[2011]31号)和《关于对全县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平纪发[2012]2号)两个文件,在全县各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按照县委的安排,成立了平顺县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评审考核组,对全县12  相似文献   

9.
刘慧 《党史文汇》2023,(10):48-50
<正>李顺达(1915—1983),河南林县人,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书记,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十届中央委员。抗战时期,他先后担任西沟村民兵大队长和党支部书记。为克服日军“扫荡”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组织起农业生产互助组。1946年,他组织制定村5年经济恢复发展计划,推动全村农业生产的发展。1948年,平顺县人民政府授予他“劳动英雄”称号。  相似文献   

10.
儿时就知道山西有个平顺县西沟村,就知道西沟有个李顺达,还有个申纪兰。后来,通过媒体对申纪兰有了更多的了解,十分崇敬这个全国著名的女劳模、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学习申纪兰,做合格党员》的文章,那时对申纪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段西沟村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西北15华里的丘陵地带,与常张、连西沟、圪坨、杜家庄、西庄等10个自然村一线式散落在县城西北一条狭长的大沟内.这里沟大壑多、树茂林密、荆棘丛生、芦苇成片,一条小河从西山涓涓流出,河水沿沟绕村穿过,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早在1936年,我党就开始了在这一带的建党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长子县委下辖五个区委,段西沟村便是一区区委所在地.抗战时期,江红恩、杜发堂、连成修、张进保等都领导过这个支部的工作.英勇的共产党人常建功烈士,1938年任区委书记时就经常住在段西沟村指挥抗日,并亲自领导了这个支部的工作.据有关资料记载,那时段西沟村已有男女党员18人,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当时,为了狠狠打击"扫荡"的敌人,区委根据上级指示,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在段西沟村、西庄等几个自然村里组建了一支人员精悍、装备精良、善于夜战近战的队伍,经常夜间行动,或化装进城侦察,或突袭敌人据点,或破坏敌人军事设施,曾一度吓得敌人不敢贸然向段西沟及周围村庄进攻.  相似文献   

12.
一 我们119团7连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于1937年8月1日在太原国民师范成立时的老连队之一.它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斗历程,参加大小战役战斗百余次.1937年12月9日,在老红军战士蔡爱卿中队长指挥下,伏击了从祁县到平遥路上的一个日军骑兵小队,敌小队长被击毙,其余大部被歼,初战告捷.1938年4月,日寇对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实施九路围攻"扫荡",7连在这次反"扫荡"作战中第一次活捉了一个日本军人,打击了日寇武士道的威风.  相似文献   

13.
正沁水县十里乡团里村是革命老区村,是当年八路军三八六旅七七二团驻地。是太岳区党委命名的"模范战斗村"。这里有一位革命战士叫原双成,原是周希汉将军的警卫和马夫。他既是特等功臣、人民英雄;也是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原双成生于1928年,住在团里村附近一个叫空西沟的小庄上。1943年秋后,日军"扫荡"东、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6,(10)
1940年后,日军加强了对苏北战场抗日力量的"扫荡",新四军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屡次打破日军"扫荡"。在这种情况下,日军针对新四军的作战特点,对"扫荡"战术进行调整跟进,但在实际运作中却陷入了三种无可避免的作战困境:战术失去体系化、战局失去主动权、战略失去灵活性,此类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民战争面前侵略战争必然失败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她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至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共和国成长的见证人。她有着太多光鲜的头衔与荣誉,但始终淡泊名利,一直不忘生养她的故乡——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多年来,她永葆劳动者本色,身不离西沟,心不离群众,不辞劳苦、殚精竭虑,一心想着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她就是申纪兰。2016年,她获得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相似文献   

16.
正在盂县坚持"无人区"工作1941年7月,北岳区党委分配我去盂县任县委副书记。8月5日,我到盂县就任。到盂县没几天,就赶上了日军的"大扫荡"。从抗战开始到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过5次较大规模的"扫荡"。第一次是在1938年秋。第二次是在1939年。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军在这年秋冬进行过两次报复性"扫荡"。1941年秋的第五次"扫荡",规模最大。这年8月13日到10月16日,华北日军及伪军7万多人,分十几路出动,在  相似文献   

17.
晓晋 《党史文汇》2000,(10):32-34
人们大都知道,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申纪兰是个老劳模,从50年代到今天,她成为新中国资历最长的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至第九届),历经纷繁复杂的政治风云,至今依旧"红旗"不倒,本色不改.但人们却未必了解,标志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重大推进的"男女同工同酬"的首倡者,正是申纪兰.  相似文献   

18.
静德 《党史文汇》2004,(4):31-33
1939年 面对日军的"扫荡"、顽固派的捣乱,刘伯承和邓小平以打虎拒狼战略,保卫根据地. 1939年元旦刚过,日军就集中了3万余兵力,分11路向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得到这一情报,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于1月12日召开在冀南地区的第129师、冀南军区和中共冀南区党委、冀南行政主任公署领导人联席会议,研究敌情,部署反"扫荡"作战.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奶奶杜怀兰1897年出生于莒县横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前横山村,她虽裹着小脚,行走不便,但充满极高的爱国热情。1941年后,日军对我横山抗日革命根据地频繁进行疯狂扫荡,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掠,无恶不作。滨海区党组织和八路军面对严峻形势,开展了以"前横山,后横山,一溜崮西青山前"为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20.
平顺县西沟村,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家乡。近年来,西沟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