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研究中国革命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农民运动及农民运动理论。在我党历史上,许多农民领袖同时又是农民理论家。他们一边领导着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一边进行着有关农民运动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彭湃就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的党。党的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腐败问题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反腐倡廉建设作了全面、深入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反腐败机构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发动群众开展反对腐败运动等,取得了重要成效。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既取得了重要成效,也产生了一些失误,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五卅运动促使中共积极探索军事问题,并在理论认识上取得了新提高:对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始注重开展兵运工作和加强分化、利用军阀部队;重视武装工农,从而对民众运动与军事运动的结合作进一步探索。在实践探索上出现了新突破:在深刻总结五卅运动的经验教训后,中共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组织、建设工人武装和农民武装方面取得很大进步。这一时期,党在军事问题上的提高和突破,是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共产国际推动的结果。厘清这段历史,对完整地理解中共军事历史,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许多同志研究了农民问题,并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对农民问题作过许多理论贡献,其中毛泽东是最杰出的代表。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特别是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尤为重要。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马、恩、列、斯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出发,作过许多论述,归纳起来,大约有三个方面:第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我认为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以1927年7月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划线,在其以前,主要是1925——1927年,为早期思想形成阶段;在其以后,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思想逐渐成熟阶段。本文仅就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思想作些粗浅探讨。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25年“五卅”运动以前,毛泽东早就注意联系中国实际研究一些农民问题,对农民运动开始关注;“五卅”运动以后,毛泽东开始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并认真深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6.
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由早期党团员组织领导的农民运动,主要领导者沈定一是当时探索乡村革命的主要先进知识分子之一。衙前农民运动的组织领导者在理论上对此前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进行了继承发展,更可贵的是开始了新式乡村革命的实践。目前没有资料显示中共一大对其发生影响,它有别于中共一大的工作重点,在乡村革命的组织、动员模式,乡村革命的经济政治目标和斗争方式上都作了开拓性的探索。不足是忽视乡村党组织建设、武装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理论和实践脱节等。  相似文献   

7.
邓荣元 《广东党史》2006,(4):43-48,60
1922年至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南部的广东农民英勇地开展了一场反对地主豪绅、军阀官僚的革命运动。这场农民运动有力地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为大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奠定了基础。领导广东农民运动的是一群年青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初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后,便勇敢地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阮啸仙  相似文献   

8.
万兴华 《党史文苑》2004,(12):20-21
方志敏是大革命时候江西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开展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铜仁工程性缺水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具有代表性。2006年8月,水利部和贵州省政府决定在铜仁开展全国第一个市级水利扶贫试点,探索水利在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的有效途径。经过2005~2010年和2011~2015年两轮10年持续不断地开展水利扶贫,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探索水管体制改革、创新水利扶贫模式,水利扶贫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态改善、小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工程防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改革包括两个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改革;一是调整和建立新的所有制结构。对这些问题,邓小平不但继承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和设想,而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公有制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1920年代,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在其家乡衙前镇筹划了一场以消灭私有制,实现无压迫、无剥削社会为理想的农民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革命斗争,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滥觞。在这场农民运动中,沈定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农民的实际问题,并用它指导农民运动,使衙前农民运动在思想上、组织上和领导上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斗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彭建伟 《广东党史》2016,(11):44-49
彭湃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开创性地提出很多具有前瞻性的革命思想,并付诸于实践。本文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农民武装问题、农民政权建设问题、土地革命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等方面阐述彭湃的前瞻思想,有助于探求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中国农民运动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农民造城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形成高潮。这个造城运动是在冲破传统体制和政策的束缚下形成的。它动员了全国2亿以上的农业劳动力,涉及6亿以上的农民,遍及全国31个省市,从两个主要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罗其芳 《党史文苑》2004,4(2):35-37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解决,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认识到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认为解决中国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的关键,农民是中国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基本和决定因素,并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开展农民运动,制定土地革命路线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自中共三大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后,就一直致力于农民运动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他先后在广州和武昌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八七会议以后,他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过程中创造的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理论和实践,为全国各地特别是为鄂豫皖的武装割据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经验借鉴.在长征途中、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不仅对来自大别山的将领给予信任与重用,而且始终关注和指导着大别山的革命斗争,使大别山这面鲜红的旗帜更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6.
合江县对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三个方面63个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4%的农民对基层开展政治理论宣传比较关心,希望增强这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80%的农民希望政治理论宣传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喜欢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纯理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袁晓磊 《世纪桥》2020,(3):42-45
澎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早期形成的农运思想,为他在后来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海陆丰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领导海陆丰地区进行农民运动,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其他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在认真分析农民对于革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后,围绕农民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据阶级分析、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群众路线等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工农联盟教育为内容,把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农民协会、讲习所和农民运动全过程,助推了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黎 《探索》2004,(3):140-142
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三农”工作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农民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了如何保护农民的生存发展、财产、土地承包、社会保障和民主等权益的具体对策建议 ,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1970年开始,韩国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修建桥梁、改善道路设施;二是建造新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三是实施农村改水、改电、改气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推广高产水稻品种,促使农业增效;五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作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韩国新村运动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城乡经济实现同步发展.2004年,韩国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0.94.韩国开展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和肯定,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先后有130多个国家派出人员参观、学习.韩国的新村运动,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如下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