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四月二日,《红色中华》第六十六期第六版,发表了一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消息,如《日军舰杀华北居民》《日军积极进攻平津中》《数十架日机猛攻石门寨等地》,并配发了《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漫画。画面中夹着公文包的"国联"和日本帝国主义演了一场吞刀子的"把戏",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的罪行,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了,让国联包庇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大白天下。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介绍原载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四日《红色中华》第八十五期第一版。该版刊发了署名然之、题为《拥护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配登了﹃加入共产党回答日本帝国主义进占平津与国民党出卖华北!﹄标语。《宣言》指出:﹃只有他(苏维埃中央政府)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民众自己的政权,只有他能够领导全中国民众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五月八日,《红色中华》第七十七期第一版,刊登一批日寇入侵华北的消息和《援助东北义勇军,拥护御侮救国会》的社论,并插入题为《来,把华北也出卖给你》的漫画,画面是一个手握匕首的日本浪人,企图从海上一脚跨入中国的大陆,一位国民党军阀伸手把日本  相似文献   

4.
<正>背景介绍1933年5月29日,《红色中华》第82期第1版,刊载了一批"纪念‘五卅’反对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文章,其中《日军三路进逼中国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一文中,插入赵品三画的漫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画面中的国民党亲手从象征中国的大西瓜上,切下"华北"奉送给脚踏木屐的日本帝国主义,旁边几个手握匕首的帝国主义分子,露出羡慕的目光,把国民党奴颜婢膝的丑态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5月29日《红色中华》第82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日军三路进逼中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报道,配登了"纪念‘五卅’反对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标语。报道指出:"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面前,国民党步步进行无耻的出卖与投降……从东三省的退出,直至目前的出卖平津,总计起来,中国领土已有四百万余方里,被国民党出卖了。"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介绍1934年7月25日,少共中央儿童局机关报《时刻准备着》第18期第18页刊登漫画《反对国民党把儿童送给帝国主义去毒死》,揭露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在吉林省某县毒杀儿童;国民党把半个中国送给日本,请日本帝国主义来屠杀中国群众。共产党号召全国民众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粉碎国民党的五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介绍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接着便把下一个进攻目标对准以承德为省会的热河省。1933年3月4日,日军川原挺进队占领承德,并向国民党华北当局送来"觉书",详细列出了日本提出的各项要求。国民党政府方面执行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对热河省的大片国土拱手相让。7月6日,何应钦和日本代表梅津美治郎签订协定,使中国丧失了河北及平津两市的大部主权。河北民众掀起  相似文献   

8.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攻城掠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之时,在其统治的“王道乐土”——古城开封,发生了一件让日寇震惊的特大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山陕甘会馆。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日本国内和日军上层,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次神秘刺杀事件背后是国共两方协同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上篇 1935年冬,日本帝国主义指使汉奸殷汝耕等进行“华北自治运动”,成立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使华北实际沦于日寇的手中。具有反帝传统的北平英勇的青年男女学生,为了挽救祖国和民族的危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高举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旗帜,勇敢地走出学校,奔向街头,喊出了响彻云霄、震动大地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侵略者滚出中国去!”,反对“防共自治”,要求团结抗战,为维护中华民族独立领土完整而斗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之所以有其伟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唤起了全国的民众,包括全国各地广大的学生群众奋起抗日,帮助国内团结的建立和抗战的发动,它不仅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而且在整个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辽西各地纷纷组建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给日寇以沉重打击。1932年1月15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关于满洲事变第三次宣言》,高度评价辽西抗日义勇军的辉煌战绩,其中提到:"锦州与各地广大群众自动武装起来组织义勇军、抗日军,驱逐了日军出义县、大虎山等地方,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滚出辽西……"这其中就包括民族抗日英雄马子丹率领的义勇军队伍。马子丹,锦州义县刘龙台镇刘东村  相似文献   

11.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5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沦陷。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1月4日马占山指挥江桥抗战,给日军沉重打击。1932年1月2 8日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3月9日溥仪到达长春,在关东军导演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相似文献   

12.
1942年4月29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为把华北作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对冀南抗日军民进行灭绝人性的血腥残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二九"铁壁合围大惨案.这一重大事件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对冀南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记载了冀南抗日军民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一举斩断日军的"铁壁"、冲破日寇重重包围的壮举,谱写下了反"扫荡"伟大胜利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介绍1933年3月13日,《红色中华》第65期刊载漫画《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揭露帝国主义在中国疯狂奴役剥削中国民众的凶恶嘴脸。  相似文献   

14.
1938年6月21日,日军攻占南澳岛。1939年6月21日,日军攻占汕头市,潮汕部分地区沦陷。地处广东省东端的饶平县沿海,是国防前线,也遭日寇铁蹄践踏。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日寇。出现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其中在民众中,影响最深的人物,是吴乌森。  相似文献   

15.
<正>背景介绍1933年3月13日,《红色中华》第65期刊载漫画《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揭露帝国主义在中国疯狂奴役剥削中国民众的凶恶嘴脸。  相似文献   

16.
1933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一笔血债,密山县邮政局长王宏斌遇害。1931年“九一人”事变,日寇侵占奉天(沈阳市)北大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秘电东北军统帅张学良,不难抵抗,把军队撤火山海关内去。东北军部分官兵,地方武装和广大民众,愤起反抗日冠侵略。如:李杜、马占山、王德林等纷纷组成东北义勇军,救国军阻击日军入侵。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延禄等同志,受党组织派遣,积极组织东北反日同盟军、东北抗日联军,联合一切抗日力量,与日寇作战。当时,中国的通讯联系很落后,李社、马占山、王德林军部各有一…  相似文献   

17.
永记日寇暴行廖正才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蒋介石仍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几百万国军节节败退,日军很快侵占了我国大片国土。1938年底,宜昌失守,日军前锋直达长江三峡的三斗坪,下川东成为临战前线。历为军事要塞的奉节...  相似文献   

18.
正背景介绍原载一九三年五月八日《红中华》第七十七第一版。该版发了《日满军侵沽源》《泺东日继续前进》《红反帝反国民党威》报道。报道出:﹃现在日军已经进迫到平津来了,国民党还是抵抗,相反的正压迫抗日士兵与义勇军,步步撤,把华北完全奉送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苏维埃中央政府领导之下,配合我们胜利的进攻,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5年12月1日《红色中华》第242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在国民党蒋介石的无耻出卖下华北已成为满洲国第二》的报道。报道指出:"自从国民党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所提出的八个条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的行动更加积极化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侵略和国民党蒋介石的无耻卖国!拥护工农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加入红军来,一同去打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去!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万岁!"  相似文献   

20.
1941年4月19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日本侵略军侵犯福建福州,登陆松下牛头湾强占长乐。日军残杀百姓,所到之处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日寇的兽性激起了长乐人民强烈的反抗。长乐人民英勇捍卫祖国、保卫家乡的抗日斗争事迹,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